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资源简介

社会优质课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教 学 设 计
江山实验中学 社政组
2004年10月3日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传承的空间联系,以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内对外的交通线-------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兴衰史,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上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开始开辟的,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到唐代丝绸之路进入它的繁荣时期,这条是陆上古代丝绸之路(是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是联系欧、亚、非的陆上交通国际商道,把古代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另外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扬州、泉州、珠海 --(经马六甲)-- 欧洲,现代的欧亚大陆桥开通,都再次地证明了区域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线,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对巩固统一和促进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应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在隋朝也需要化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虽然现在没有以前哪样繁荣,但经过我们的重新认识,又重新焕发出青春,继续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学目标:
通过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走向演示,了解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概貌。
通过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演化分析,了解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并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能正确地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通过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讨论分析,学习全面地、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教学流程整体框架
学与教的过程:
导入:
[课件演示]:现在的主要交通工具图片:
[教师提问]:如果十一国庆黄金周我们出行的话,我们将会用到哪些交通工具和通讯的手段,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举手发言
[教师小结]:主要: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轮船……是一个立体的交通网;通讯手段主要有:手机、电话、电视机、电脑…….是一个即时即通的通讯网。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古代的两条重要交通要道。
[课件演示]:古代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条交通要道叫做“丝绸之路”呢?
[学生回答]这是因为丝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国人因丝绸开始知道中国,因喜爱中国的丝绸而想了解中国,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所以这条商路也因中国丝织品享有的盛誉在被称为“丝绸之路”
[教师提问]:那么,这条路是如何形成的呢?
[教师讲述]下面就来作一个简单介绍。据考证,古代中国是唯一掌握了种桑、养蚕和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商代以后到战国这段时期,中国的丝织品已经辗转贩运到中亚和印度一带。西汉时期,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以西的通道更加便利,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联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此以后,中西交通日渐发达。强盛的西汉政府对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很重视。两汉政府在西域还专门任命官吏,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并保护商旅往来,这个官职就是西域都护。
[教师提问]:这条路线是怎样走的呢
[学生回答]学生据图回答
[教师讲述] 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横贯东西方的交通道路。
[教师提问]这条交通线上东西方的主要贸易物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回答
[教师提问]“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据书回答
[教师归纳]确实,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许多生产技术,经过这条交通线西传:“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许多外国货物由此进入中国。佛教后来也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达入中国。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了。
[教师提问]在这条交通线上主要城市有哪些?
[学生回答] 回答
[教师归纳]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教师过渡]中国与西方的联系,除了丝绸之路以外,也在南方通过海路发生。
[教师讲述]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度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欧洲。与茫茫沙海、驼铃叮铛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史料记载,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州,而欧州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课件展示]欧亚大陆桥
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洲际铁路--新欧亚大陆桥,它东起中国的日照港、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经过30多个国家,全长一万一千公里。这是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一条贯通东西方的黄金大道,是二十一世纪欧亚经济交流的大动脉。有人预言,在二十一世纪,这条铁路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从亚洲到欧洲,在铁路周边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地带----陆桥经济带。
[教师讲述]前面我们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开辟,一方面能够促进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一条路繁荣了沿途地区的经济。
[过渡]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状阶梯状分布,河流基本上是自西向东流,而且我们知道我国的资源南北分布不平衡,在现代可以通过铁路、公路、轮船等运输来完成,而在古代,南北的物资主要靠陆路运输,运输大宗货物就显得十分困难,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在北方,为了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请你想一想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展示]课件演示:京杭大运河
[做一做]学生完成课本中的作业
[教师讲述]我们可以把运河概括为“三点四段五河六省”它们分别指的是?
[学生回答]学生据图回答
[教师小结](教师据图画)即:三点是涿郡(北)、余杭(南)、洛阳(中心),四段是从北到南运河的顺序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江南河,六省是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教师提问]开通这条线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隋开凿运河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还为了方便隋炀帝游江南。
[过渡]为了开通大运河,隋炀帝征发了300万民工,历时六年才完成。由于隋炀帝的暴政使隋朝迅速灭亡,故历史上对大运河的开凿,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们先来听听古人的见解。
[活动]评一评 (分小组讨论)
《汴 水》 胡 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直进船》 李敬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汴河怀古 》 皮 日 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三位诗人分别表示的观点
[学生回答]回答
[教师提问]大运河为什么会在历史上产生如此深运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注意引导:运河在今天都在发挥重要作用。皮日休:至今千里赖清波
繁荣的都会:扬州
[展示]今天运河的一些图片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小结,
教学提纲:
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对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京杭大运河:促进我国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课堂拓展:
辨一辨:你觉得对吗
在即将全面施工的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将穿越京杭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从扬州下属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和即将兴建的宝应站抽江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工程江苏段中有相当长的渠段是利用古代运河修整、疏浚、拓宽后输水,工程沿线将穿过江苏省历史文化遗存埋藏十分密集的扬州、淮安,运河两岸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因此肯定将受到影响。当现代文明与古文明碰撞时,京杭大运河会有怎样的结局呢?答案是京杭大运河以服从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为主。
议一议:
我们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她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北邻 安徽,省内与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衢州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北宗:山东曲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围棋源于中国,相传围棋之根则在衢州烂柯山,有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等风景名胜,但是我们却是浙江欠发达地区,为了加快我们衢州经济的发展,
请你谈谈应如何开发挖掘我们的经济潜力。
衢州市初中社会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PAGE
9
江山实验中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