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 爱 我 家》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七年级)2006.1.5《我爱我家》教师课前准备歌曲《让爱住我家》: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她,爱就是付出,让爱不缺乏;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以此调动课堂气氛)导语:伴随着老师刚刚唱的这首歌,我们一同走进——我爱我家,共同品味来自家的温暖。板书:我爱我家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家是那么美好,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用一种水果来形容一下家的感觉: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有的人把家比喻成橘子,每一瓣橘子是一个家庭成员,家的感觉是酸酸甜甜的;有的人比喻成是西瓜,甜甜美美的、红红火火,还有的比喻成是苹果,愿每天都是平安幸福的……(简单评价学生的发言)家的感觉酸酸甜甜,在家里我们吃到最可口的饭菜,得到最体贴的关怀。那么在父母的身边我们都学会了什么?从我们刚刚降生……(生答)说话、走路、生活技能等13年的光景,一路走来,一直都有爸爸妈妈关心照顾着我们,家的温暖、亲情给了我们最深最美的回忆。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个flash动画《猫》(用多媒体播放)(建议停顿2分钟,因为孩子们正想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陪自己长大的。要给他们点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深入他们的心灵。)哪位同学给大家讲讲来自家的亲情故事?同学们说了很多,有的说在自己生病时父母一直守侯在身边,整晚都不睡觉;还有的说自己的妈妈把好吃的都留给自己……其中有位同学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在他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爷爷、奶奶对自己并不是很好,不像其他的同学的爷爷、奶奶那样疼爱自己,也不给自己好吃的。所以对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好感。终于有一天,他的爷爷去世了,在学校的他接到了这个消息并没有怎么伤心,可是回到了家,正要吃晚饭,他的奶奶来了,拿了一篮子的好吃的东西。他不解,这时,奶奶开口了:孩子,其实爷爷奶奶都很疼爱你,这不,这是你爷爷每到节日时给你准备的礼物,还有你爱吃的东西。他之所以没在当时就给你吃是因为他不想太娇惯、溺爱你,想让你自立自强……还没等奶奶的话说完,孩子早已泪流成河,他恨自己不理解他们的苦心。在守灵的那几天他天天都要对爷爷说很多忏悔的话,请爷爷原谅他……讲故事的孩子讲的很动情,把全班的孩子都带入情景之中。有很多的孩子都流下了眼泪。我也很感动。借这个机会说了几句:真心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份记忆放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用我们的心守护好这份来自父母的爱,来自家的温情。家给我们的感觉是甜甜的,但也常常伴有酸酸的味道,也就是说我们和父母之间还有很多不同,存在很多的差异,同学们可以想想看都有哪些不同?父母喜欢什么?而我们又喜欢什么?同学们会从电视节目、喜欢的衣服等等做比较。同学们刚刚说了这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引发很多的矛盾,给我们带来不少烦恼和痛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就这样产生了,代沟是不是就不可逾越了呢?其实代沟是可以填平的,我们还可以在代沟上建一座彩虹天桥,通往父母心灵的最深处,和父母作到心心相通,成为最好的朋友。那么我们该怎样填平代沟呢?假如我们遇到父母唠叨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有的人说不听,当耳旁风。有的人说认真听……听到孩子们说的这些话,其实多少也是理解他们的,毕竟自己也是从这个时候走过来的,只是现在对父母的爱认识更深刻了,所以就简单做了个小结:通常父母的唠叨有两点,一点是你没把事情做好,比如说做作业时拖拖拉拉,父母会唠叨。但假想你要是把作业做好的话父母的唠叨自然就会减少了。另一点就是出门的时候父母总是不放心,几乎每天都对你说过马路要小心等等的话,让你感觉很烦。其实父母怎样唠叨都还是为了你好,那是他们爱你的表现。(孩子们都表示赞同)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就该证明给父母看,尽量做好每件事,让父母放心,最主要的是要多和父母沟通,都说沟通是理解的桥梁,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填平代沟。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它记载在一个老人赡养院的墙壁上: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檫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有一天,我老得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虽然我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也会一并忘记。孩子,你记得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问题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哼着你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只是想继续沉醉在这醉人的回忆里!孩子,现在我常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会弄赃衣服,梳头时手还会不停的抖,请你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因为只要和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温暖涌上我的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愿你永远记得,当有一天,我失去了你的关爱,我的最后人生,将在永远的黑暗里逝去。一段文字过后,孩子们再次被打动也许你会觉得这段文字平淡老旧,不够打动你。但是,我更愿相信,你会以从未有过的虔诚的心去体会,去领悟,和我一起。(学生很受感染,建议停顿2分钟时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写过这样一首《燕诗》:生齐读教材上的《燕诗》我想知道我们的同学对哪一句的感触最深?又是为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我对这句感触很深,父母为孩子不辞辛劳;“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它是说孩子长大了就离开父母了,再也不惦记家了……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作为鸟类的小燕子尚且有如此对父母强烈的爱,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呢?下面我想做个小采访:你为父母做过什么?父母又为你做过什么?(生谈):父母天天为我做饭,而我只做过很少的劳动……我们发现这个爱的天平总是失衡的,到这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要为我们的父母做点什么?(生谈)帮父母做家务,不让父母操心……说了很多,但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赐予你血和肉,给予你悲和欢,从不承诺,但你时时拥有的,那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亲人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天的小事做起,相信在我们的家里爱会更多、更长久。用我们的行动去爱我们的家吧!升华:同样的我们的班级也是一个家,我们要爱我们共同的家——七年四班[课后反思]这节课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既然是情感教育课就要让孩子真正的去投入自己的情感,继而感染他们。我想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对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这节课应用了一个FLASH动画和墙壁上的故事,非常感人。建议每个人都看一看,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净化。还有就是孩子们对家进行比喻这个环节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在这里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对家的认识也更深刻。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提高自己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