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西方文明之源—罗马文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西方文明之源—罗马文明

资源简介

第三课 西方文明之源——罗马文明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商的霸主;斯巴达克起义,基督教的创立
2.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及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民主意识,辩证看问题的意识,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国际意识。斯巴达克起义动摇了罗马奴隶制的统治,说明在奴隶社会,奴隶起义是打击奴隶主统治, 推动奴隶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罗马共和国与保民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他们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动革命提供了解放的旗帜和思想武器。
新课教学
一、共和国与保民官
1.古代罗马的起源
罗马城的传说——七丘之城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年
最初,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执政官都由贵族担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着统治实权——它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介绍:束棒——法西斯
3.保民官——世界政治史的创举
二、剑与火的编年史
1.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
公元前5世纪之公元前3世纪,罗马军队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接着,罗马为争得地中海霸权,又同迦太基展开了长期争霸,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2.罗马奴隶制的发展
3.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
坚持战斗10余年之久,是“古代历史上被压迫阶级最光辉的斗争。斯巴达克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三、耶稣基督的故事
1.背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奴隶灾难深重,多次起来反抗,多以失败而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便渴望有人来拯救他们,这便出现早期的基督教。
2.产生:公元一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3.性质的变化
基督教早期是一个反对富人和罗马统治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基督教教人忍耐苦难,实际上是反对人民的斗争,正是这一点为统治阶级所利用,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成为罗马奴隶主统治人民的工具。
罗马奴隶主改变对基督教的态度的原因有三:一是虽然大力镇压,基督教却依旧广泛传播。二是一些富人、官吏也纷纷加入教会,并且逐渐把持教会的领导权,。三是教义中提倡的驯服、忍耐、阶级调和,具有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
小结:
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确实是西方古典文化的珠穆朗玛峰。但还要认识的是,古希腊、古罗马奴隶的生产劳动,为古希腊,古罗马高度发达的文化奠定物质基础。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