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基础
十一届
三中全会
政治路线
重心转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伟大的历史转折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强国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为什么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和影响;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回忆所学知识,思考改革以前农村实行的是什么体制?这种体制有什么特点?
特点: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体制:人民公社
依据材料分析人民公社化体制有何弊端?
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弊端:吃大锅饭,收入少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1、背景: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讨论)
第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不脱贫,就是大多数人没脱贫;                    
第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第三,人民公社制度造成农业发展缓慢。
(1)
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春风送暖启新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直接原因: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安徽:“乞丐大省”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
——改革前的凤阳《花鼓词》
1978年以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是有名的贫困村。改革前的安徽还被称为“乞丐大省”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农村改革的最初形式——“分田到户”
1、时间、地点: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2、标志: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3、方式/特点: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4、基础:土地公有制;
5、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把土地借给农民经营,
盈利和亏损都自己负责
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保证土地是国家、集体的
主要形式: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大包干(gān),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生死状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
大家都打了鸡血一样,天没亮就出去劳作了。
第一年秋收,小岗生产队喜获丰收,首次向国家交售余粮。
一年就越过了“温饱线”,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
1980年,粮丰猪肥。
d推广: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一、旧体制的突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已达93%。
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带来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
110口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
115口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
思考:以上数据说明小岗村改革效果如何?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4次变化?
4.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农村开始,国家把土地借给农民)
1.1950—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有土地所有权)
2.1953—1956年,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3.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共产风,平均分配)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了,怎么办?
兴办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业)——
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采取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结合教材及以下材料,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如何改革呢?
1、原因:
2、展开: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②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措施:①所有制形式:
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改革前:单一公有制
改革后: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措施:②管理体制:
改革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公有制的前提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改革前的国有企业:政企不分
改革开放前的某一年,上海的天气很热,某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购买降温设备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劳动积极性不高
企业没有自主权
措施:③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改革前:“分蛋糕”平均分配
改革后: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单元
增强企业活力
中心环节:
国有企业






管得太多太死
给企业松绑
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
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
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积极性
按劳
分配
影响: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改革成就:
我国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第三单元
4.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一、旧体制的突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016年年营业额突破千亿,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海尔集团连续十三年蝉联家电行业第一品牌。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2、发展:
3、作用:
1992年,中共十四大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第三单元
2.意义:
①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当今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归纳总结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
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十四大)
材料研读: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
2.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要按国家统一进行,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3.国民经济按行政区划和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4.受公社化平均分配影响,积极性不高,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结果
1、1979年底,包产到户,还只是个别地方尝试,比重占全国9%。到1984年底,比重增加至95%以上。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

A.是农民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2、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政企分开
B.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牛刀小试
3.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4.1980年~1982年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D
5.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6.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
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