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怎样移动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3、会做杠杆原理的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4、能够举例说明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杠杆作用的实验。
教学难点:探究杠杆作用的实验。
时间安排:共1课时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螺丝刀、钳子、核桃夹、剪子、杠杆尺、钩码、铁架台。
2、学生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尺、铁架台、钩码。
记录单、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野外的一块大石头。
在生活中,常常要搬动巨石,比如这块,你有什么办法吗?
2、出示图片,讲解:可以用手搬,用手搬不动时,就用棍子撬,这种方法很有效。从图中知道,这种用来撬东西的工具叫杠杆。(板书:杠杆)相传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就用它搬动巨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移动巨石的秘密。(板书课题:怎样移动重物)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作用。
1、提问:那么什么叫杠杆呢?
杠杆就是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支点”在杠杆上,既然是杠杆就一定有支点。那么图中什么地方是支点呢?谁能说一说?
每组都有一个杠杆装置,找一找,哪儿是支点?
2、讲述:支点就是支撑点,杠杆可以围绕支点转动。在杠杆上,除了支点,还有两个点也很重要,是哪两点呢?
引导学生观察、回答。
讲述:这三点就是杠杆的三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作用点:施加动力的点。
阻力作用点:承受阻力的点。
3、讲述:现在我们就体验一下,杠杆这种既简单又神奇的机械。现在杠杆尺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可以调节这个螺丝,使它保持平衡。
我将两个钩码作为重物,挂在杠杆尺的左端,还平衡吗?
教师手动,使之平衡。
4、提问:请指出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板书: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5、讲述:在杠杆尺的不同地方用力,让它保持平衡。体验有什么感觉?
6、学生体验后汇报:距离支点越近,越费力。
7、讲述:现在要求也挂两个钩码,让其平衡,大家试一试。
8、实验后汇报并小结:杠杆尺的两端挂同样多的钩码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也相等,杠杆尺才能保持平衡。
9、提问:如果在杠杆尺的两端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那还能保持平衡吗?
10、讲述: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杠杆的作用。
(1)、出示:温馨提示。
(2)、出示:记录表。
1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2、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把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相比较,把所用的力与重物相比较,归归类,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9、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借助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10、出示图片并小结:杠杆的作用,接着板书。
11、教师演示并深入。杠杆能提升重物。省力时,被抬起得低,用时比较长;费力时,被抬起得高,用时比较短。这一点,暂时了解一下,待日后深入研究。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讲述:杠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2、出示图片:起钉锤、瓶起子。分析杠杆三要素。
3、看书5页:三个例子。说出支点、力点、重点。
4、出示杠杆实例的图片。
5、谁还能举个例子?
思考:钓鱼竿和镊子是费力杠杆,为什么还要用呢?
5、出示图片:此人有取胜的机会吗?
6、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7、当堂检测。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怎样移动重物
大于
省力
杠杆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小于
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费力
等于
不省力不费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