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 (知识点+习题)(原卷板 答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 (知识点+习题)(原卷板 答案版)

资源简介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禅让制
1、内容:相传在皇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表现:尧舜禹的传说是禅让制的具体体现。
知识点二:分封制
含义
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对象
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
①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知识点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①中央:皇帝制度的创立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置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①这套政治制度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②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知识点四: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
1、汉朝:刺史制度
①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强化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表现: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隋唐:三省六部制
内容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作用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三省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点五: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之下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5、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知识点六:元朝的行省制度
1、行省制度
(1)背景: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措施:①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②在地方: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2.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原则: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
①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如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②对西藏的管辖:蒙古贵族招降吐蕃,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③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3)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知识点七:明朝强化皇权
1.朱元璋强化皇权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2)措施:①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②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③“厂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特点: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4)作用: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形式: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
(3)危害: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知识点八: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2)过程
①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③乾隆时期,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3)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①含义: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
②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
【核心素养】
1、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严格的等级制度??
?
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①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专题训练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
1.(2019·江苏苏州)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著,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四。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答案:(1)制度:分封制(或封建制)。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表现:实行皇帝制(或设立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统领的中央政权机构)和郡县制(或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
(3)原因: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
职能:讨论国是并提出建议;记录旨意,起草谕旨。
认识: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以巩固统治为目的。
2.(2019·湖南娄底)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斯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四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
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观察材料一,图1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2、图3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3)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4)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答案:(1)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很大。
(3)安史之乱、重文轻武。
(4)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领袖、设置管理机构等;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5)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
3.(2019·湖北荆门)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把部分组成,成为“八股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弊端,隋朝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样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制度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标准:品行(或孝廉、品德也可)。
(2)制度:科举制。措施: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意义: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答对一点即可)
(3)变化:实行八股取士。影响:脱离实际,禁锢思想;选出的人都是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答一点即可)
(4)由推举到考试选拔的转变。
4.(2019·江西模拟)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时空观念】
(1)图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历史解释】
(2)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唯物史观】
(3)材料二中汉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什么积极作用?
【史料实证】
(4)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家国情怀】
(5)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秦朝
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
(3)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政府的问题
(4)明朝:明太祖废丞相
(明成祖设内阁或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统治)
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乾隆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5)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③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PAGE

-
1
-


9
页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禅让制
1、内容:相传在皇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表现:尧舜禹的传说是禅让制的具体体现。
知识点二:分封制
含义
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对象
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
①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知识点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①中央:皇帝制度的创立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置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①这套政治制度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②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知识点四: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
1、汉朝:刺史制度
①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强化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表现: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隋唐:三省六部制
内容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作用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三省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点五: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之下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5、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知识点六:元朝的行省制度
1、行省制度
(1)背景: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措施:①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②在地方: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2.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原则: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
①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如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②对西藏的管辖:蒙古贵族招降吐蕃,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③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3)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知识点七:明朝强化皇权
1.朱元璋强化皇权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2)措施:①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②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③“厂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特点: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4)作用: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形式: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
(3)危害: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知识点八: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2)过程
①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③乾隆时期,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3)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①含义: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
②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
【核心素养】
1、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严格的等级制度??
?
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①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专题训练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
1.(2019·江苏苏州)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著,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四。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2.(2019·湖南娄底)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斯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四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
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观察材料一,图1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2、图3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3)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4)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3.(2019·湖北荆门)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把部分组成,成为“八股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弊端,隋朝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样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制度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2019·江西模拟)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时空观念】
(1)图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历史解释】
(2)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唯物史观】
(3)材料二中汉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什么积极作用?
【史料实证】
(4)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家国情怀】
(5)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PAGE

-
1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