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重磅押题卷(中外重大改革与创新专题)部编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重磅押题卷(中外重大改革与创新专题)部编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四 中外重大改革与创新
中外各国都把改革作为国家强盛的重要推动力,其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梳理中外的改革模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中外改革,有助于厘清改革这一重大主题,从而加深复习的效果。本专题在中考中也常出现,要高度重视。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日本大化改新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公元前356年
494年
645年
18世纪初
目的
富国强兵
巩固统治
打击贵族,实现中央集权
富国强兵
主要
内容
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人管理;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禁止私斗;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
迁都洛阳;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
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
建立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贵族必须为军队或国家服务;派遣留学生,创建科学院,开办新式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影响
秦国国力大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项目
中国的戊戌变法
日本的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罗斯福新政
时间
1898年6—9月
1868年
1861年
1933年
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明治天皇
亚历山大二世
罗斯福
意义
作用
要求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1.它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社会发展。
1861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
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不能拯救中国
善于学习、吸收他国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改革是强国富国之路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改革要适合国情,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坚强自信
启示
1.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2.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项目
中国改革开放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78年以后
1921—1928年
1928—1953年
1953—1964年
1985—1991年
代表
人物
邓小平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
背景
“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弊端
工业落后;战胜法西斯的需要
调整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做法
政治、经济处于危机前的困境
主要
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和雇佣劳动;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型企业;按劳取酬
经济上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完全指令性计划;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经济:提高农业经营投资,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外交: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党制向多党制过渡
结果

影响
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在改革中腾飞
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恢复,巩固工农联盟
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但也付出沉重代价
揭开改革序幕,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
社会混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苏联解体
本专题要求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备考,才能更好地加深对中外改革的认识。在复习备考中,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自古以来,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于什么?制度,明君,改革的举措,还是改革的潮流?二是改革涉及利益的调整,使哪些人获益?通过理解性记忆各国改革的要点,就能在较深层次上把握复习的有效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史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历史上,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
A.北魏孝文帝  B.金太祖  C.康熙帝  D.元世祖
3.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这个“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4.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体现了变法( )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5.著名学者费孝通曾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代旧有阶级的社会差别。”以下史实能准确证明“第二个梦想”实现的是( )
A.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
C.在广大农村开展“人人均等”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辽宁大连
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于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1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 000万。”下列成功应对并缓解这场危机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华夫托运动 C.卡德纳斯改革  D.彼得一世改革
11.某同学围绕改革的主题整理了一组复习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C.大化改新没有改变日本社会的性质
D.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对近代俄、日两国的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农奴制
B.俄国1861年改革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13.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
14.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题14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题14表 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
国家
苏联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年增长率
24.3%
17%
9.4%
7.1%
4.3%
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C.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
15.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的是( )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列宁的改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强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二、非选择题
16.闭关自守导致愚昧落后,选择开放,就是选择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
材料二 清朝大多数官僚认为“夷人”侵略中国,“焚毁圆明园”,“当不忘雪耻复仇,岂能师事夷人?”少数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营工业企业,一度迅速发展,但由于技术薄弱,在90年代被英国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198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逐渐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向世界。吉利集团立足本土,自创汽车品牌;2004年,吉利在香港上市;21世纪初,通过一系列跨国收购掌握了汽车核心技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家工厂,整车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4.8万辆,同比增长63%。
(1)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的什么措施?(2分)
(2)材料一、二中,中日两国的近代化探索结构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加以分析。(4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吉利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三家企业不同命运的对比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2分)
17.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摘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经济成分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摘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场运动?同一时期,俄国进行的改革与中国这场运动的结果有什么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次会议?中国农村在“新的伟大革命”中实行什么制度?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1988年我国设立哪个经济特区?(6分)
(4)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
18.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题18图是1929—1945年美国的失业率
 题18图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1)材料一中的魏主指谁?他“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作用?(4分)
(3)哪一历史事件导致材料三图中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美国政府为应对这一事件实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是什么?(4分)
(4)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中体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两个典型事例。20世纪90年代哪一举措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3分)
参考答案
专题四 中外重大改革与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BAD 5-10 BBDDA  11-15 CCBBB 
二、非选择题
16.
(1)措施: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2)联系: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分析:日本成功,中国失败,究其原因在于对外国科技的态度和政府的支持与否。(分析合理即可)
(3)自强不息;利用上市机会,扩大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如“一带一路”倡议等。(言之有理即可)
(4)发奋图强;企业要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运动:洋务运动。
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最终成功,洋务运动失败。
(2)1952年我国个体经济占主导地位,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
(4)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等。
18.
(1)魏主指北魏孝文帝。
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2)运动:洋务运动。
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事件:经济大危机。
改革:罗斯福新政。
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事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或“大包干”);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举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