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导学案(知识框架无答案,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导学案(知识框架无答案,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理解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时空观念
认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
史料实证
通过文献资料记载,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和平发展的具体问题
历史解释
运用文献资料,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家国情怀
了解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主要途径,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难点: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微观聚焦——基础梳理】
一、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1.确立依据:
(1)二战后,
(2)联合国
(3)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
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
的面貌。
(4)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5)进入
21
世纪,
2.和平发展的关系
(1)含义:和平是指
发展是指
(2)关系: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1)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和平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例如二战后
(2)
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

争夺等日趋激烈。
(4)

政治依然存在。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共同发展:
1.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
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
2.新的治理机制:
(1)全球层面:1999年
(2)地区层面:2001年
2009年
2015年
3.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中国高举
的旗帜,坚持在
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
的新型国际关系。
(2)中国倡导构建
,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①依据:a.基于中国
b.源自中华文明
c.中国为
d.为了
②具体措施(行动):
a.2013年提出建设
倡议。原则:
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
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b.2014年中国设立
2015年12月,
c.2019年5月5日
提供精神支撑
【限时检测】
1.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中(  )
A.动荡不安的局势不再存在
B.发达国家主宰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C.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事务中无发言权
2.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施压,以期实现其政权更迭。西方大国也以“保护的责任”自诩,干涉中东,使其陷入长期战火。这些现象说明(  )
A.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
B.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
C.叙利亚内战加剧了国际的紧张局势
D.美国干涉开始导致地区力量失衡
3.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文明趋于单调
B.结盟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多极化趋势避免了文明间的冲突
D.和谐共生的文明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4.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
A.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B.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
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
5.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双方握手致意,这是在任的朝美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及握手。对这次会晤的正确解读是(  )
A.说明美国已不再是超级大国
B.新加坡主导了世界形势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D.标志两极格局正式解体
6.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这说明(  )
A.文明类型的多样性发展
B.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加剧
C.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增强
D.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7.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他这是在强调全球化(  )
A.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
B.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C.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D.给全人类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
8.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头号敌人
9.虽然国际贷款和援助大量进入,但非洲仍有33个国家被联合国核准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框架加速搭建后,严重困扰非洲发展的战乱问题部分得到有效调解,非洲的贫困率也从1996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50.4%。这说明非洲(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特征
B.联合自强推动社会发展
C.区域集团改善经济秩序
D.政治合作提升国际地位
10.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
11.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12.如图是一幅关于全球化的漫画,名为《远处的断头台已经准备就绪》。对此漫画的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逐渐形成,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全球互动只会越来越剧烈,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与民族来讲,文化全球化则可能成为强势国家推行其国家意志的一个手段。……近两年来,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冲突、分配不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摘编自韩雅楠《论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主权面临限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地区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民族国家在申请加入或想得到援助、贷款时,就不得不接受其强制性的有时甚至是苛刻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将部分主权移交了出去。面对急于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动辄以阻碍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创造便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当前新的有生命力的技术大多被主要的工业化国家掌握,发达国家权力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权力越来越小。技术侵略、技术殖民、技术霸权等政治欺压现象也会相应而生,使强势国家有机会压榨、胁迫弱势国家,限制和削弱弱势国家的主权。在理论上,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了国家主权过时论,对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立场横加干涉和无理指责。
——摘编自戴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矛盾析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逆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2分)
【重点阐释】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反映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看法。
2.
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融合包容。
3.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注和追求世界大同的奋斗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意识。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C
6.C
7.C
8.B
9.B
10.B
11.A
12.选B 漫画描绘了“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较量,反映出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纠葛和理念分歧,这对全球性治理体系的完善提出迫切要求,故B项正确。
13.
(1)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弊端:贫困、冲突、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影响: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发达国家推行国家意志的手段;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2)挑战与冲击:国际组织作用增强使民族国家权力出现流失;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形成了“胁迫”;经济知识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3)对策: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发展教育,进行科技创新。
14.(1)发达国家地位削弱但仍占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等。
(2)不同之处:欧洲:推行种族优越论(或推行霸权主义、实行强权政治)。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原因:欧洲: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征服世界的能力增强;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增强了欧洲列强经济实力;欧洲中心论的盛行。
中国:儒家“和天下”的历史传统;邓小平和平外交理念的延续;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确立
B.全球性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C.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潮流
D.全球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