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27张ppt)+音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27张ppt)+音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点击图片播放
目标导航
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和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
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掌握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典型事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红军前四次反“围剿”。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2.战略转移。
1933年秋,蒋介石调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原因:
(2)开始: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3)受挫:
红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只剩下三万多人。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已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
(4)抉择:
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3.遵义会议。
(1)会议举行时间:
1935年1月
(2)会议主要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会议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关史事:
二、过雪山草地
1.背景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
2.艰难征程
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相关史事: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长30余丈,铁索上铺着木板。红军到达泸定桥时,敌人已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只剩下13条光溜溜的铁索。红军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抓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进攻,后面的战士边爬边铺桥板。对岸守桥的敌人被红军的猛烈攻击吓呆了,他们燃起大火,企图阻止红军前进。突击队员冲过火海,击溃敌人,占领了对岸桥头。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长征结束: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长征
召开遵义会议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挽救了中国革命
转折
胜利
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北上抗日
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C
随堂练习
雪皑皑,野茫茫,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而在这无数艰难险阻中,最难的还是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是(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河
D.强渡大渡河
B
3.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强渡大渡河
D.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D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