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曾吸纳了不少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升华。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中华文化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理解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平时的影视剧,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层次较浅。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运用历史照片、视频、史料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利用相关地图、照片和视频,学习中西文化交流史,了解中华文化对韩国、朝鲜、日本及欧洲等国影响,感悟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在交流与碰撞中,中华文化也吸收融合了异域他邦文化的优秀成份,实现了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教学重点难点】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特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以韩国申遗事件导入,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思考。以佛教为切入点,通过传统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了解中国文化对东亚三国在文字?、 思想意识(儒教、 佛教) 、 社会组织(律令制度) 、 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等影响,尤其是对欧洲文化及推动欧洲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中的意义。体会农耕文明时代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文化自信。耶稣会士来华后遭禁透视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存在冲突。在工业文明下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中国文化在阵痛中走向新生。
【教学过程】
导入:2005年韩国“_?±?é???????????_”被_è????????????§??????????_宣布为“_????±?????¤????é?????è?¨é????§???è?¨???_”,在网络上引起的热烈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对此次事件的看法,进而思考。
梁启超说“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在晋唐间,这是粗略的说法。事实上,这次文化交汇,应当追溯到汉代。如果说秦以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起源于发展期,那么从汉代开始,便进入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所谓外来文化,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来是南亚次大陆文化。不过后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深刻的多
新课:
一、农耕时代的交汇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载:“_?¤????_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_??????_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 尽管佛教初传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学,存在很大的冲突。比方“剃度、出家、离俗、清规戒律……”与儒家倡导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但南北朝时期社会黑暗、战乱频发、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人们思考人生、思考生死,希望有一种新的精神家园能够皈依,以此削减战争所带来的苦难。佛教智慧和普度众生的精神,迎合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社会开始广泛接纳与吸收佛教,佛教迅速传播。杜牧有是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佛教也是在不断翻译和解释之中,加入了这一思想系统,并使之开始彰显它的系统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强盛的时期,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繁荣,中西文化融合,中国化佛教开始走上了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呈现出鼎盛兴旺的局面。在发展过程中,佛教始终坚持着中国化的方向。禅宗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宋明时期,儒学家开始用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意理,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理学出现,形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体系。尤其是朱熹的思想,还流传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对佛教中国化作了精辟而深刻的阐述:“佛教产生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指导学生从宗教信仰、文学、绘画、建筑、习俗、汉字等方面思考。
通过遣唐使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及欧洲的影响。。
文字 习俗 服饰 文学 哲学 绘画 历法 建筑 饮食 制度 技术 音乐
日本











朝鲜半岛











越南











欧洲











中国文化在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往中,形成了由中国文化向周边流动为主的态势。这一态势既形成了以中国文化特别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即习惯上所说的“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东边是朝鲜、日本,东南是越南及其以南、以东的东南亚国家,太平洋构成它的海洋界限;西南越过内、外蒙古大草原直达西伯利亚大森林,东北到达外兴安岭内外,高山大漠构成它的陆地界线。中国文化在不断吸收异域优秀文化的同时,不仅使中华文化表现出兼容并蓄的巨大包容性,也是中华文明得以经久不衰。
指导学生思考: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还远播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在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同时,中国文化也深深影响了欧洲的上层社会生活。浓烈的“中国风”在欧洲上流社会广泛流行。
??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他们在给中国人带来欧洲宗教神学的同时,也将近代的世界观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李约瑟对“这种交流作为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仍然是永垂不朽的”。
长期处于文化高地,中国人逐渐养成自足、自满的心理,形成自豪与自大相交织的心态。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担负着“宣教化与海外诸番国,导从礼义,变其夷习”的任务,就足以证明。
二、工业时代的碰撞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佛朗兹博厄斯)。单向度的交流局面,使中国文化难以经常获得更加的资源补充,随着历史的发展便呈现动力衰减的趋势。正当中国社会出现停滞征象的时候,16世纪后半期,欧洲传教士到了中国,他们从正在崛起的欧洲带来了西方文化,地处亚欧大陆板块东西端的两个文明开始了直接的接触。传教士携带欧洲文化来到中国,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本是一个吸纳新的养分以滋养自己的机会。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很不相同的两个文明之间,都没有真正读懂对方,交流和对华就变成了碰撞和冲突,一场由“礼仪”问题所引发的争论,终止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明清两代,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巨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驱逐传教士,封闭国门时,欧亚大陆的西段,新兴的资本主义迎来了工业革命。工业先进的西方绝不肯放过如此巨大的一个商品销售地、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马戛尔尼)。拒绝通商,使得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从鸦片战争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战争的西方”向“坚持农业和官僚政治的中国”发起全面挑战。就形式来说,有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而所有这些形式的挑战实际上都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危机。?
“中国民族,从出世以来,轰轰烈烈,从未遇见敌手。现在他忽逢劲敌,对于他自己的前途,很无把握,所以急于把他自己既往的成绩,及他的敌人的既往的成绩,比较一下”(鲁迅)。从林则徐、魏源开始的学习西方“活期、养兵、练兵”之法,到李鸿章等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民族文化的自大心理一目了然。
三、艰难的文化转型
洋务运动时期倡导的“中体西用” , 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这就不自觉地把中国文化引向了近代化。?大量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 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译介西学的高潮。冲击和动摇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从洋务派中脱离出来的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在物质层面, 而且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以康有为、 梁起超为代表的维新派。 他们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康有为的理论特点是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企图用“托古改制” 的方法来变革现实, 他所宣扬的儒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是一种“儒表西里” 的新儒学。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不能完全从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中脱胎出来。
20世纪初党革命思潮逐渐取代维新改良思潮而成为时代的主潮,孙中山、邹容、陈天华等都是用鲜明的语言来表达资产阶级的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国民性改造归根结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活动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妇女解放的潮流、 白话文运动等,要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对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至
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至此,转型中的中国文化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形式上走向独立。
小结
再回到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这件事上来,有专家说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别国认同,这不是坏事。美国的人类学家佛朗兹博厄斯说: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愈多。
反观中国的端午节,如果没有2005年的那种韩国申遗端午节的风波,它应该和其他许多中国节日一样是平淡无奇的,更不会像今天这样拥有一个独立的法定假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以何种态度对待他国的文化呢?或许费正清先生的意见,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_?¤?????¤§???_”.
【教学评价设计】
能从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观察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结合地图分析从世界文明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对周边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体会及中华文化近代转型的艰难。
【教学反思】
????对教材理解不深,教学目标把握上,不是很准确。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学生活动较少,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