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17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科技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17课时)

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观察的学问》(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图片和实物的观察,明白什么是观察以及观察的方法。
通过演示和指导,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世界。
团体合作,共同提高。
激发兴趣,初步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体验活动。
教学准备
一些有关测试观察力的图片。
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前置性学习。
教学过程
1,奇思妙想,我来观看!
(1)师: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而事实上,世界上的人的确有智力的区别,不过,不要以为智商高就能有好的作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当的,之所以有些人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有耐力,毅力,还有,就是敏锐的观察力。可爱的孩子们,你有一双清澈而犀利的眼睛吗?让老师来考考你吧!
这是美国智力趣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
图中有辆公共汽车,有A和B两个汽车站。
问: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车站?
(2)学生分组交流和讨论,并且让每个小组来说出答案,并且要说说自己寻找出答案的依据。
(3)教师公布答案,并点评各个小组的表现。
答案:
汽车驶往A方向。因为图中的公共汽车面向你的一面没有车门,因此根据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车门总是在车头的右手方向,推断出公共汽车驶往A方向。图中虽然设置的情境是在美国,但是中美国家的规则是一样的,都靠右侧行驶。
师总结:什么是观察?你怎么观察的?你知道哪些观察方法?(板书)观是看,察是想。我们观察问题,不仅仅应该知道事物是这样,而且必须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的,有了观察,便开始有了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如果我们把观察比作蜜蜂采花粉,那么思维等心理活动就好比将花粉酿成蜜,没有花粉就酿不出蜂蜜。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所以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师:刚2,火眼金睛,我来寻找!
才已经牛刀小试了,现在,就让我们(板书)进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行观察,老师给你几幅图片,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1)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
在这幅图片中你找到了各种鱼的什么特点?
观察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和训练,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行成和发展起来的。
  (提高观察能力的首要,还是要从我们身边作起。在看一个事物时,除了仔细的去看之外,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这个事物是这么回事,不要忽视任何一件小事,往往小事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秘密,如果我们不仔细的观察,也许就将这个秘密永远的隐藏了。)
小组交流,因为金鱼的种类很相似,所以要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来描述。
这个环节可以3,拨云见日,我来述说!
增加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嬉笑中完成,注意图片在使用前应该处理好。
学生们在观看图片的时候一定很兴奋,注意课堂纪律,并引导学生抓住了特点,才能找到答案。
4,豁然开朗,我来点评!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们来表达。分组来进行,自主选择主题,并且组织出书面材料,说说你观察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如某个同学,某个老师,学校环境,父母等,注意知道学生一定抓住特点,描述的时候要注意顺序。)
各小组展示,并且点评。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多鼓励。
5,再接再厉,我来实践!
总结本课,并且拓展。
师:观察,是需要坚持的,需要长期的做。更需要观察的时候,尽力的去思考。那么我们来真正的实践一下吧:来一篇观察日记。
这个环节设计成家庭作业的形式,在爸妈的帮助下,(也可以独立完成,主要考虑学生年龄小,文字储存量小)自己种植一粒黄豆或者花生,记录十天左右的观察日记,选择好的登在班报上。
板书:观察的学问
什么是观察?你怎么观察的?你知道哪些观察方法
观是看,察是想。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观察,是需要坚持的,需要长期的做。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学会提问题》(总第2课时)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初步会就课本的内容提出问题,会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现象提出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提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初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知道问题的由来,了解问题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初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本课重难点:
重点:提出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提出问题。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提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学生准备:
(1)课前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收集善于提出问题的案例。
(2)通过查阅资料或采访等方式,了解提问题的方法。
(3)带好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备课上观察。
教师准备:
(1)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提问题的方法和典型案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活动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学生的实践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及提出的问题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化、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鼓励小组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实践情境: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观校园,记录下发现的问题。
2、小组交流问题
3、引出课题:
师:有的小组提出来不少问题,但有的小组只提出了几个问题,怎样学会提出问题?怎样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提问的知识。(板书课题----学会提问)
(二)学习与探究
1、交流共享:
⑴学生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名人善于发现问题的案例,课上教师组织学习交流。 ⑵学生交流名人善于发现问题的品质。
学生交流后,老师总结:
这些名人都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使他们取得了后来的成就。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品质,学会提出问题。
2、自主探究:
⑴教师利用学生观察校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问题从哪里来”“提出问题的方法有哪些”?“怎样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提出问题的方法。
常用的提出问题的方法:
有规律引发的思考;根据对比得出的发现;遇到困难引发的思考
顺着问题的方向追问;在常规中发生的意外
(三)实践体验,深化认识。
师:学习了常用的提出问题的方法,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1、实践体验: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文具或可以方便携带的小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将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1)观察一件文具,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
(2)观察一只小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交流总结
(1)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提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深化所学知识。
(2)学生交流倾听,总结收获。
教师小结: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同一件事物或事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的问题,每一个问题会用到不同的方法;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问题。同学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总结与交流、评价
1、总结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提出问题,你有那些体验?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新的问题?快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学生交流体验和收获,并提出新的问题。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学习了提问的学问,希望大家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以后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2、多元评价
评价标准:从学生的实践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及提出的问题等进行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提出问题的知识,同学们收获真是不少。现在我们来评选出今天的“提问大王”,比一比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谁提的问题最好。
(五)拓展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提出问题的方法,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我们的校园,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把你的问题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学会提出问题
常用的提出问题的方法:
?有规律引发的思考
?根据对比得出的发现
?遇到困难引发的思考
顺着问题的方向追问
在常规中发生的意外
主题一 我们都是好朋友
第1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
2.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
3.了解交友重在真诚。
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歌曲 引入主题
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 为什么?
3.那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
(对于学生交友观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要鼓励学生说真话。)
4.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有了真正的朋友,我们的生活才变得绚丽多姿。
5.出示课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二:大话朋友 感悟友谊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2.学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教师抓住闪光点,对彼此真诚、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加以
表扬)。
5.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三:个案诊断 指导交友
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
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
(不守信用、气量狭小、妒忌别人、斤斤计较)
3.学生交流: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为什么呢?
4.小组讨论: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5.指导交友。学儿歌《交朋友》。
活动四:学习故事 深化内涵
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
2.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
3.思考: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
4.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5.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第2课时 朋友相处有学问(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友谊意味着责任。
2.能正确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收获 获取经验
1.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觉得什么是好朋友?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2.学生自由回答。(关心、尊重、宽容、真诚、感恩、帮助……)
3.下面齐颂儿歌《找朋友》
4.过渡: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朋友,是前进征途上的奠基石。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朋友关系呢?
活动二:情景辨析 深化认识
1.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
情景一:当朋友失约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二:与朋友吵架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三:朋友要你帮他出气时该怎么办?
情景四:朋友要你帮他作弊怎么办?
2.小小组讨论辨析。
活动三:联系实际 指导行为
1.小组讨论: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与朋友的关系。
2.出示小品:《责任》
3.讨论:为什么大家愿意和小品中的小迎交朋友?
4.学生畅谈:如何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尽一份责任。
5.小结:交友重在真诚,友谊意味着责任,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
活动四:信息共享 提升发展
1.媒体展示:《伟大的友谊》
2.思考:他们的友谊贵在何处?从中我们懂得些什么道理?
3.展示交流:名人谈朋友。
4.写上心理话,设计交友卡。
5.设计一棵友谊树,互动交友。
活动五:总结评价
如果说友谊是棵长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甘泉;如果说友谊是朵开不败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升起的太阳。同学们,让我们把好朋友的知心话记在心里,让友谊的帆船在我们的人生长河里乘风破浪地远航!
第3课时 做个礼物送朋友(总第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经了解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朋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基础上,懂得尊敬、关心、包容他人,会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和祝愿,促进良好的人格形成。
2、通过制作贺卡等礼物送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3、在制作贺卡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在互动交流中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各种贺卡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平时是如何相处的,想做个什么样的贺卡送给朋友。
2、教师用课件出示各种贺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巧妙导入课题。
(二)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1、观察想步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平日的观察,也可以现场拆开老师准备的贺卡,总结制作贺卡的步骤。
步骤:(1)材料准备;(2)构思设想;(3)动手制作;(4)装饰贺卡;
(5)写祝福语;(6)完成作品。
2、创意大比拼。根据不同节日、不同性格的朋友,设计自己心中的精美贺卡。可以先在卡纸上勾画出草图,也可以直接动手制作,并根据需要写上不同的祝福语。
3、总结说方法。贺卡制作完毕,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4、表扬与鼓励。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制作贺卡的步骤和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汇报交流
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制作意图,并对作品作出评价。
2、大家分享快乐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3、引导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整、加工、美化。
4、举行朋友互赠礼物活动。
5、畅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四)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贺卡,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主题2 多姿多彩的叶子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叶子》是山东科技技术版《综合实践》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二个主题。叶子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不经意间学生就会发现叶子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春到冬,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叶子,也有着不同的生长规律。本课以“多姿多彩的叶子”为活动主题,师生共同走进多姿多彩的叶子世界,一起观察、研究、发现、制作??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叶子入手,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通过开展调查,从叶子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落叶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类活动,初步掌握观察分类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叶子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叶子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引发学生喜欢花草树木的同时,去注意它们的叶子,知道关于叶子的知识;学做叶子标本,制作叶贴画,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展示作品,找出优点和不足。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叶子有初步的认识及了解,由于小学生很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通过引导,学生能对植物的叶子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对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比较和分类;查阅有关标本的资
料的能力不足,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能巧妙地利用一些材料,制作出比较规范、具有美感的标本;学生对叶子的观察越来越细致,对叶子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兴趣,特别是通过制作叶子标本,已经能够初步意识到大自然中的叶子经过巧妙制作,还能为我们的生活添姿添彩。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叶子的不同形状和特点,制作出风格独特、兴盛新颖的叶贴画。在设计本课时,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创造的活动,让实践过程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二、建议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叶子大集会》(总第6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分类知道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树叶的形状特点、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活动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研究叶的兴趣,提高发现美培养爱护环境,关注身边的自然物象,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本课重难点:
重点:探究调查的树叶的形状特点、落叶情况等。
难点:植物为什么会落叶,感受叶也是有生命的,了解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搜集一些叶子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叶子的资料,课上组织交流搜集到的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叶子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叶子探究的兴趣,进而更亲近和喜欢大自然。
学法建议:课前布置间接调查——通过询问或查阅书籍等方式获得关于叶子的初步资料;指导观察叶子,了解叶子,指导分类。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植物的叶子若干。
2、学具准备:各种各样的叶子、记录表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对收集植物叶子的种类、数量、叶子形状描述准确程度及落叶情况的观察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
见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去了公园,在那里发现了一群大自然美的精灵,今天我把这一组美景带到了课堂上。瞧,美吗?(课件出示叶子图)
2、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叶子,你能来展示下自己搜集的叶子吗?(小组内展示,提示:说说是什么植物的叶子,说说它的颜色、样子有什么特点?在哪里采集的?)
师:这么多叶子,真是多姿多彩,这节课,一起来观察研究植物的叶子,希望能对它们有更多了解。 (出示课题——叶子大集会)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欣赏与交流展示,学生发现叶子的样子
种类很多,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已经把教育的目标变成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二)学习与探究(叶子分分看)。
1、个人分:
按下列要求,学生个人分课前收集到的叶子。(出示课件)
①、数一数,你共有几片叶子?
②、按自己的方式分一分,这里面共有几种植物的叶?
边分边做好记录,并将结果放在展示卡纸上。(播放轻音乐:在水中央MP3)
预设1:按形状分,有几种。
预设2:按大小分,有几种。
预设3:按颜色分,有几种。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动手分叶子。
生活动结束后,用实物投影分别展示学生的几种分类方法。
小结: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分类方法也很多,有按形状分,大小分,颜色分等。
2、明确分类标准
师:出示学生收集到的四片大小及颜色不同的同一种叶子, 让学生观察、汇报、讨论、交流辩论。
师:到底以什么标准分类,才能把同一种叶子分在一起呢?请大家继续观察分类结果,再动手分一分。
师生活动:发现以形状为标准,形状是否相同就决定了这些叶是
不是同一种植物的叶。
小结:是的,给叶子分类的方法很多,只有按形状来分,才能把同一种叶子分在一起。
3、小组分。
师:分一分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植物的叶?
生活动并汇报分类结果。
引申:同一种叶还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活动:观察发现同一种叶除了形状相同以外,还有许多相似之处。
预设:叶片上有一根根的条纹,正反面颜色不同??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所以,我们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植物的叶,我们主要看叶的形状,叶的边缘,叶的表面情况等等。
(三) 实践与体验:观察叶的相同结构。
过渡:有人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你同意吗?这么多的叶子它们身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下面我们来探究叶的结构。
生依次拿出一片完整的叶子,仔细观察,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完成下表:
①观察、汇报。(师板书)
小结:可见一片完整的叶子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
②自我介绍叶的相同结构。
了解叶的生命特征及生长过程
出示带有不同时期生长情况的叶子的枝条。
活动一:
(1)观察同一根枝条上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并做好记录。
(2)生汇报。
(3)板书:叶芽、嫩叶、长大的叶、老叶、枯叶
活动二:
出示一根枝条,生根据叶的大小,颜色的不同说出它们各是什么阶段的叶子。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探索,我们知道叶是有生命的,他的一生经历了生长、发育、衰老、最后死亡,这就是一片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观察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技能,让孩子把目光放在细微之处,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获得对叶的全新认识。在观察实践中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分享,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总结交流,评价调查结果。
1、游戏——给叶子找家
以小组为单位,在带有枝条的贴板上贴树叶。
要求:①、对照叶子的生长过程;②、注意小组的分工与合作;③教师巡视引导。
展示游戏结果。
生活动:发现叶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选择叶在枝条上的位置也不同。
2、小结:叶子是有生命的,不管人还是叶子一生很短暂,所以 我们有理由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也要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如果没有特殊的作用,我们就不要去摘植物的叶。
(设计意图:游戏——给叶子找家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叶的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充满童趣。)
(五)拓展与创新。
1、叶子多么美丽,生命多么短暂,你想把手中的叶子永远地留住吗?有什么好办法呢?
2、引导学生了解能把叶子留下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对叶的喜爱之情,转化为具体行动,了解做叶子标本的办法,为下节课的教学做下铺垫。)
八、板书设计
植物的叶
叶的结构 叶片 (叶脉) 叶柄
叶的生长变化 叶芽——嫩叶——长大的叶——老叶——枯叶
第二课时《学做叶子标本》(总第7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对植物的叶子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对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比较和分类;能巧妙地利用一些材料,制作出比较规范、具有美感的标本。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有条理地整理标本;能从其他渠道查阅有关标本的资料。知道生物中立的多样性,生物个体具有差异性;了解标本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能认真细致、耐心地制作标本;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能够吸取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珍爱动植物的生命。
本课重难点:
重点:叶子标本的制作。
难点:标本的采集原则。
二、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搜集一些叶子标本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叶子的标本资料,课上组织交流搜集到的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叶子标本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标本探究的兴趣,进而更亲近和喜欢大自然。
学法建议:通过询问或查阅书籍等方式获得制作标本资料,学做叶子标本。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植物的叶子及标本若干。采集桶(可用塑料袋代替)、枝剪、绳子、标本夹、标签、吸水纸(旧报纸即可)、透明胶带、台纸、透明纸等。
学具准备:各种各样的叶子、采集桶(可用塑料袋代替)、枝剪、绳子、标本夹、标签、吸水纸(旧报纸即可)、透明胶带、台纸、透明纸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采集的叶片是否完整;制作标本的操作步骤,认真态度、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叶子用她的美装点着大地,秋天来了,叶子要离开了,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永远留下呢?
2、交流课前了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制作叶子标本的兴趣,转化为具体行动,进行叶子标本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进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学习与探究
学习植物标本的制作
1、了解植物标本的用途:
1).教师展示做好的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说明“台纸”的概念。
2).提问:你们哪里见到过植物标本?它们有哪些用途?
3).小组讨论并列举植物标本的实际用途。
2、标本的采集:
探究1:准备工作
1).每个小组分配采集和植物工具,讨论各自的用途
2).请学生回答和解答
3).总结:
采集箱:临时存放植物
标本夹:压制标本
枝剪:剪断树枝或者难以折断的器官
粗绳:用于捆扎标本夹
铁锨:用于挖掘植物的地下部分(采集叶片暂时不用,可以不准备,只作为了解。)
4).说说:除了老师所给的工具,还需要哪些工具?
探究2:采集方法:
1).小组讨论:
①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采集呢?
②采集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保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而又达
到研究的目的呢?
③采集之后,为什么要给植物花生标签?如何注意安全呢?
2).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归纳总结。
①尽可能地采集形状或颜色具有代表性的叶片。 ②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的叶,不采变态的、有病
的叶片。
③保护好所采集的叶片。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叶片
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④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
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⑤注意安全。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中采集。
(三) 实践与体验
标本的制作:
1、师示范,边提问,请学生思考:
(1)为什么要压制标本?
(2)为什么要选用报纸?
(3)为什么要勤换报纸?
2、请学生积极思考并尝试操作将标本夹捆好。
3、标本夹需要放置在什么地方?
A.阳光明媚B.阴凉通风处
(设计意图:制作标本是一个“科学味”很浓的过程,课前让学生了解关于标本制作的知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课前的了解对于制作标本而言是远远不够的,综合实践活动也离不开必要的教,这里所教的正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指导学生学习叶子的采集、压制、存放等方法,正是教在了学生学习的困难点上。)
标本的保存
1、将做好的标本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将标本做好。
2、提问:标签的书写,哪些信息应该写上呢?
3、展示标签的书写方式:
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学习与探究环节,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制作一个优美的叶子标本你有什么诀窍?评价一下你或同桌的作品。
先自己思考,再分小组讨论
问题设置:
(1)采集标本的原则
(2)制作植物标本的基本步骤。
(设计意图:是学生对制作标本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基本制作技术的自我检验。)
(五)拓展与创新
1、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的采集工具、采集方法和制作标本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受益匪浅。对于这节课一些操作方法的知识,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如果你不同意书上的做法,那就自己尝试一下!
2、回家请大家参照书本的制作,尝试利用“浸制法”制作叶子标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八、板书设计
学做叶子标本
制作叶的标本的五个步骤:采集、压制、上台纸、固定和贴标签。
九、参考资料:
《植物标本制作过程》视频
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0NTg0MzIw.html
第三课时《叶贴画的制作》(总第8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制作叶贴画,掌握其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根据叶子的不同特点,制作出风格独特、形式新颖的叶贴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与他人合作,逐步培养合作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从观察研 究叶子到留意身边的其他事物,不断增强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积极观察与思考的意识。
本课重难点:
重点:探根据叶子的形状,制作风格独特、形式新颖的叶贴画。 难点:设计叶贴画,并粘贴到位。
二、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多为学生提供欣赏美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叶贴画作品和大自然的美。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秋天的脚步,采集树叶和纪录秋天的美丽。用多媒体展现优秀作品,体现浓郁的金秋特征和气氛。在进行树叶拼贴时,指导学生要反复思考,选择最适合的树叶拼贴出最佳的造型。并可适当添加、粘贴。
学法建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像力丰富,学习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欣赏秋天的景色和优秀的拼贴画,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热情。而课前的树叶收集让他们感到了乐趣,并且又体验了选择和欣赏了解树叶的过程。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采集将近二十种树叶,并制成多媒体图片。
3、纸、彩笔、剪刀、树叶、双面胶。
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由家长带领观察树并采集七至八种不同形状的秋叶。
2、准备纸、彩笔、剪刀、树叶、双面胶。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不同风格、形式新颖、独特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从观察事物,积极思考,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等方面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叶子多么美丽,我们已经把它们做成标本永远留下了,
同学们看看这些叶子做成了什么?
2、欣赏各种不同风格、形式新颖的叶贴画。(课件展示)同学们愿不愿意也用叶子做成美丽的图画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学习与探究。
1、探究制作步骤:你知道“树叶粘贴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学生观察范作,说说看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看,是为了解学情,为下面“于有
疑处而教”打下基础。)
2、简单了解各种叶子的形状及作用:
3、师示范并讲解:
(1)构思设计画面。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5)给自己的作品作最后修整、点缀,取名字。
(设计意图:教师的现场范作感染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明确制作的过程,指导学生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美丽的图画。)
(三) 实践与体验。(播放轻音乐:在水中央MP3)
1、学生构思:说说你打算用捡来的树叶拼什么?
2、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完成拼贴作品。
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树叶拼贴作品。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本组的作品,进行介绍。
2、学生进行点评,指出优点,缺点。
3、教师总结点评,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绘画奖和最佳合作奖。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交流,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动手实践的成功感。)
(五)拓展与创新。
1、其实,用叶子做的艺术品种类还有很多,比如叶拓画。
出示幻灯图片(简单介绍叶拓画的制作):
2、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叶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装点出更美丽的画面。
八、板书设计
留住秋天——树叶贴画
构思 绘图
选叶 压制
粘贴 修整 点缀
九、参考资料:
《树叶贴画》视频
主题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过整理书桌、书包、房间及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努力成为爱生活、爱劳动、讲卫生、讲效率的小主人。
3、情感和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活动物品等
教学法:活动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
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
教学过程:
1、走进教室细准备
同学们都有许多学习用品,在不同的时间我们应该怎样整理学习用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我们先从课前准备开始吧。
学生按习惯准备上课需要的学习用品,并摆放整齐。
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作指导,或请表现优秀的学生给同学们做示范。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来检查同学们的准备情况,看看桌面是否整洁,物品摆放是否便于使用,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家再次调整。
2、放学装包须仔细
想一想:今天有哪些学科的作业,或自己想学习哪些内容,需要把哪些学习用品带回家?
做一做:根据自己的需要整理书包。把学习同一科所用的课本、作业本或其他学习用品放在一起,分类整理并一一放入书包。
试一试:计时找学习用品。指定同一种学习用品,看谁找的准,拿出来得快。 根据刚才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
3、完成作业再整理
摆一摆:把写作业用到的学习用品都摆在适当的位置。
收一收:作业完成后,再把学习用品分类整理,并一一放入书包。 查一查:作业是否齐全,第二天上课所需要的书本和文具是否齐全。
4、整理用品议收获
同学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天天做、年年做、坚持做下去,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自己在整理学习用品时总结的小窍门,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通过大家的交流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课时(总第10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播放背景音乐《男儿当自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都不算是好汉。”
师生对话,引出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生活赛场
1、活动要求:
1) 随机抽取3—5名学生参与活动
2) 比赛项目:叠衣服、叠被子。
3) 时间:3—5分钟。
4) 评选办法: 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质量最好者获胜
5) 奖励:生活自立奖
活动评价:谁做得最好?
2、(生活小记者)采访:***同学,首先向你表示祝贺,祝你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胜利。那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现在的感受怎样?你能谈一下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采访:看到别人获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
教师小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活赛场,以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熟知的经验,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利于知识的提炼。)
3、合作探究:
1)、在现阶段,自立有何表现?
2)、自立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代表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说明:采访、小组合作探究是两种生生交流、互助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
学生阅读材料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
学生谈阅读材料后的心理感受。
思考:
1)、日本的少年为什么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
2)、为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我们应该如何做?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四、生活过关
创设情景:
1、学校要组织鼓号队训练,可妈妈担心参加鼓号队训练会影响学习,不让小雷参加,这让小雷感到很为难。他该怎样作呢?
2、小明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而这时同桌恰恰做了出来,小明应该……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五、成长日记
学生结合提示完成成长日记
生生交流
六、拓展作业——生活方案
主题:今天我远行
指导:根据远行前、远行中所需准备,写好方案。
第三课时(总第1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时间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合理安排时间。
二、小组交流。
1、你知道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能做些什么吗?
2、怎样珍惜时间?
3、你有作息时间吗?如果有,照它做了吗?
三、活动
一分钟游戏。
1、同桌游戏,计时一分钟,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做数学题、画画、踢毽子)
汇报自己完成的活动,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2、集体游戏。
老师计时一分钟,学生写字。交流自己的感受。
3、让学生仔细观察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交流安排内容。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四、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1、指名背有关时间的格言。
2、展示资料。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研究与讨论
(1)想想自己每天早晨起来都做了哪些事情?怎样安排的才能从容到达学校而不迟到?
(2)想一想那几件事可以同时做,怎样安排更合理。
(3)为自己设计一个放学后的作息时间表,组内交流,互提意见和建议。
4、收获与总结。
你科学的安排了早上和放学后的作息,把你利用时间的经验和体会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总结
指名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主题四 趣味折纸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纸的造型艺术与折纸工艺。
2、学会折纸的方法与步骤。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折纸基本方法和步骤的掌握。
难点:学会识图,用废旧纸张折纸飞机和天鹅。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各色彩纸、 剪刀、胶棒
第一课时(总第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折纸工艺初了解:
教师问学生三个问题:1.你了解折纸吗?
2.你喜欢折纸吗?
3.你会折纸吗?
4.你喜欢折什么?
大家一起讨论对折纸的看法想法,以及对折纸的了解程度。
(二) 看图猜物,折纸工艺再了解:
通过图片分别展示千纸鹤,小螃蟹,小狗狗,向日葵,枫叶这五种植物或动物,然后让同学们举手发言,猜这些图案都代表什么动物或者植物,猜对了,就把相应的折纸作品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三) 简单讲解折纸的由来,概念以及意义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发源于中国,折纸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四) 导入今天的课题:制作小皇冠
先向同学们展示小皇冠的成品以及图片,然后一步一步指导并教大家制作小皇冠。
(五) 成果展示
小朋友除了制作皇冠以外,还可以再皇冠上增加自己的DIY创作。让小朋友以自愿的原则,把他们的作品交到讲台上进行展示,并由大家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二课时(总第1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或视频资料,看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包括天鹅的身体特点、制作天鹅的方法和材料等。
二、学习与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把折好的天鹅拆一拆、看一看、议一议。阅读有关折纸资料,并试着自己折一折。
教师留心观察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并演示两种折法,讲解注意事项。学生边听讲解边看演示,了解造型特点和技法、步骤,练习小三角形的折法以及如何插制成型。
1、多媒体展示天鹅折纸步骤图。
2、读一读:折纸有很多小技巧。
(1)要理解折纸图例中使用的符号和学会基本的折纸方法。刚开始折纸选择边长15厘米左右的纸比较好,等熟练以后尝试使用大小不
一的纸。另外,有的可以使用正反不同颜色的纸,以便确认作品的内外。
(2)折纸是重要的一点是折叠要精确。边角尽量做到仔细对齐,这样的作品才会工整、美观。折痕要制作的非常明显,用指尖在折叠处来回划几次,以便于后面的操作。
三、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实践,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完成任务较好、较快的同学帮助动手较慢的同学。
教师巡回指导,对大胆富有个性的设计给予鼓励,对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每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台上。大家来评一评,选出作品折的最好的小组,评选出班级里最漂亮的一只天鹅,并介绍一下是怎样折的,说说成功的经验。
五、拓展与创新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灵巧的小手试着折出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多彩泥艺》教学设计
主题概述性设计内容
主题内容分析
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泥艺反应我国不同地区的风俗及审美情趣,具有率真和质朴的艺术品质。泥塑和泥巴都是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材料,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而且彩泥的色彩十分丰富,容易塑形,易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所以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制彩泥和制作多种生动有趣的泥塑作品,走进泥塑世界,激发探究的兴趣,掌握泥塑工艺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体验到劳动的可贵和快乐,培养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兴趣。
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自制彩泥,了解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学会制作彩泥的步骤和方法。
(2)综合运用泥塑的基本方法,制作各种泥塑作品,熟练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泥艺制作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体会不同材料对制作的要求。
(2)在制作泥塑过程中,学会使用生活中常用的牙签、小刀等工具,处理泥塑作品的细部,养成做事细心、耐心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泥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并从劳动中体会到乐趣。
(2) 在活动中激发对传统泥塑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欣赏中国传统泥塑艺术,养成细心、耐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彩泥的步骤和方法;熟练运用泥塑的基本技巧,制作各种漂亮的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难点: 体会不同材料对制作的要求;利用自制彩泥进行创意制作。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
分课时设计内容
教材分析
彩泥和泥巴都是学生们熟悉而感兴趣的材料,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而且彩泥的色彩丰富,容易塑形,易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多彩泥艺》这一主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制彩泥和制作多种生动有趣的泥塑作品,走进泥塑世界,激发探究的兴趣,掌握泥塑工艺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体验到劳动的可贵与快乐,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趣。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五个教学环节。遵循了问题引入——学习实践——体验感受——提升拓展的学习认知规律。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与体验”环节安排了“自制彩泥”“聪明的乌龟”“漂亮的大公鸡”三个实践活动,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自制彩泥,了解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泥艺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了解泥艺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学会使用基本的手工工具,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真正体验动手的乐趣,发展学生实践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意识,而且具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对研究问题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对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如何改掉坏习惯还没有深入思考过,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习惯的认识,知道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性,发展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初步领会制作彩泥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查资料等认识彩泥制作过程,学会使用基本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彩泥制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树立合理利用身边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的彩泥制作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难点:运用简单的原料制作出漂亮的彩泥。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法建议:
1、课的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泥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丽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从而引出本课课题《自制彩泥》。
2、学习方法:利用学案导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观察体验、比较分析初步领会自制彩泥的材料要求,以及自制彩泥的一般程序。最后小组合作,制作不同色彩的彩泥。
3.动手实践。在学生充分领会彩泥制作的一般程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简单的原料进行自制彩泥。如:面粉等。
4.作品展示。在学生完成自制彩泥后,可鼓励学生利用自制的彩泥进行简单的创作,以体会泥塑作品对制作材料的特殊要求。为下一步改进彩泥制作方法提供依据。
5.课堂小结: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进一步去尝试创新,利用各种简单的原料制作出漂亮的彩泥。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通过对各种泥塑工艺品做细致的观察,认识泥塑制作基本材料的特性。
2、利用导学案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小组合作完成彩泥的制作过程。
3、交流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彩泥制作配方。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
教学环境: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
媒体设计:利用ppt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低碳生活的文字、图片等资源,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制彩泥(总第1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初步领会制作彩泥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查资料等认识彩泥制作过程,学会使用基本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彩泥制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树立合理利用身边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的彩泥制作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难点:运用简单的原料制作出漂亮的彩泥。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1、课的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泥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丽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从而引出本课课题《自制彩泥》。
2、学习方法:利用学案导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观察体验、比较分析初步领会自制彩泥的材料要求,以及自制彩泥的一般程序。最后小组合作,制作不同色彩的彩泥。
3.动手实践。在学生充分领会彩泥制作的一般程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简单的原料进行自制彩泥。如:面粉等。
4.作品展示。在学生完成自制彩泥后,可鼓励学生利用自制的彩泥进行简单的创作,以体会泥塑作品对制作材料的特殊要求。为下一步改进彩泥制作方法提供依据。
5.课堂小结: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进一步去尝试创新,利用各种简单的原料制作出漂亮的彩泥。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通过对各种泥塑工艺品做细致的观察,认识泥塑制作基本材料的特性。
2、利用导学案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小组合作完成彩泥的制作过程。
3、交流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彩泥制作配方。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学资源建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泥塑作品的图片。
学具准备:导学案;面粉、明矾、食用色素、防腐粉、盐、食用油、热水、小盆、竹筷等制作材料。
教学环境建议: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制作彩泥的速度、彩泥的可用程度、制作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注重学生在学习探究实践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关注对学习实践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别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多元性以及开放性与自我评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7分钟)
学习指导语:小朋友们,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来了!你喜欢哪一个?仔细看一看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习指导语:这些都是用彩泥或泥巴做的装饰品,喜欢吗?想不想自己也有一件这样的作品呢?
学习指导语: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天津“泥人张”的泥人作品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不,老师带来几件他的作品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泥人张作品)。他的作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里。
学习指导语:喜欢玩泥巴的人还有很多,我们枣庄市薛城区也有这么一个村子,那里的人酷爱泥塑,老师也带来了他们的一些作品,请大家欣赏:
课件继续出示资料卡:
小结:泥塑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学案中有老师为大家搜集的关于泥塑发展历史的资料,大家可以从中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学习指导语:现在为了方便小朋友们制作,有人制作了一种新的材料——彩泥。这些彩泥色彩多样,彩泥干了以后加适量的水可以恢复柔软,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很环保,可以随心所欲地捏你想捏的东西。
课堂小结:平时我们用的彩泥,商店里就可以买到,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自己制作彩泥。想不想跟老师学呢?让我们一起来做出有自我个性的彩泥吧!
学习与探究(10分钟)
学习指导语:自制彩泥之前,我们需要先来了解彩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自制彩泥的步骤是什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制作彩泥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将你所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小组讨论,拿出最佳方案,填写在学案中的表格里。
自制彩泥
所用材料
?
?
?
制作步骤
?
?
?
?
?
?
?
注意事项
?
?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听取学生汇报,择优选择几种方案用投影展示
?
自? 制? 彩?? 泥
我所用材料
面粉2杯,盐1杯,食用色素1/8杯,食用油1/2杯,凉开水1.5杯。
我的
制作
步骤
1、将盐用水化开,与其他原材料同时搅拌均匀,入锅蒸20分钟蒸熟出锅。
2、融色。将面团揉成若干小团,每一团挤入几滴水彩颜料,或揉或搓,颜色均匀就行了。
注 意
事 项
刚揉好的面团,颜色不会这么鲜亮,有些暗,用保鲜膜包起来,它自己发酵融合之后就变成色泽鲜亮的彩泥啦。
?
自? 制? 彩?? 泥
我所用材料
400g面粉、200g盐、2勺防腐粉(防腐粉就是白矾)
我的
制作
步骤
1、以上材料在一个容器内混合
2、1/2升烧开的水、3勺油、1勺食用色素在一个碗内搅拌均匀
3、将第二步的混合液拌入第一步的面粉混合物里,搅拌直到泥状物还是微温为止,然后用手揉捏成面团。
注 意
事 项
如果面团太湿的话,可以再放些面粉。
此泥要一直放在带盖的塑料盒内密闭保存。
学习指导语:大家都很用心搜集了很多彩泥的制作方法,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与制作彩泥的步骤(课件出示)
①读一读以上制作步骤。
②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怎么做出来。
课堂小结:掌握了彩泥的制作方法步骤,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出具有个性的彩泥了。
(三)实践与体验(13分钟)
学习指导语: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制作彩泥。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共同完成彩泥的制作。(课件出示)
教师巡回指点纠正,对操作正确熟练小组成员分工细致,完成较快的给予肯定,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鼓励和指点。及时发现解决出现的困难障碍,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学习指导语:我们要多做几种不同颜色的彩泥,以便于制作色彩绚丽的泥塑作品。小组内可以分工制作,大家在做事的时候,只要细心用心,就一定能够将事情善始善终顺利完成。
学习指导语: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做得很认真,并且制作出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彩泥,下面我们用自制的彩泥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好不好?你想做个什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学生作品,看一看,有没有你中意的,自己试试能不能做出来。
?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予以提示
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这双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学会了制作彩泥,再加上我们的认真、努力,你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有趣的泥塑作品。
(四)总结与交流(5分钟)
学习指导语:经过大家的合作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来欣赏评价一下吧。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实践活动课,你认为自己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全面表现,注重对学生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拓展与创新(5分钟)
制造出精美的彩泥是我们制作泥塑形象的开始,那么泥塑作品创作有哪些基本的方法呢?需要什么基本工具呢?
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
七、板书设计
自制彩泥
古老艺术
材料准备?????? 制作过程???? 个性彩泥
?
第二课时 聪明的乌龟(总第14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泥塑的基本技法,熟练掌握抟、揿扁、搓、接合、捏合等方法。制作聪明的乌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泥艺制作,学会使用生活中常用的牙签、小刀等工具,处理泥塑作品的细部,养成做事细心、耐心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对传统泥塑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的泥艺制作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难点:揉、抟、捏、压、粘、剪等各种方法的搭配及实际灵活使用。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1、课的导入:采用故事引入,以丰富、生动的动画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方法:本课适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动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泥塑的基本技法,发现窍门。同时也有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相互评价。
3、动手实践: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抟、揿扁、搓、接合、捏合等。指导学生注意抟要用力均匀,两手左右来回旋转抟成一个结实的泥球。揿扁是指用两手均匀地把泥球压成扁状。搓是做泥条用的方法,粗细要适当。接合、捏合要与身体结合牢固。再熟练掌握后能创作出更多的泥塑作品。
4、作品展评: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目的是让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创作的乐趣。
5、注意的问题:注意爱护桌面,不要把桌子划破。同时要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学法建议:
本课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手工制作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为自己创作奠定基础。倡导学生做中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而美化装饰,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小乌龟。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学资源建议:
教具准备:“聪明的乌龟”动画故事、多媒体课件、泥塑技法图解
学具准备:彩泥或橡皮泥、剪刀、竹签、拨子、盘子等。
教学环境建议: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制作泥塑作品的基本技法熟练程度、泥塑作品的美观、制作作品的认真态度、创新、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学习指导语:小朋友们,听过“聪明的乌龟”这个故事吗?你还记得故事当中的小乌龟的形象吗?今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课件播放动画“聪明的乌龟”)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学习指导语:你一定非常喜欢这只聪明的小乌龟吧!我们就用彩泥来制作一只乌龟,好不好?要制作这只聪明的小乌龟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学生讨论交流(使用什么制作工具?制作泥塑的基本技法)
教师:我们先来了解彩泥制作工具:主要有塑刀、压板、牙签等(一一展示)。
学习指导语:要制作一件彩泥作品,还必须来了解制作泥塑的各种技法。课本上简单介绍了三种制作技法,跟着学一学。除了这三种最基本的技法外,还有捏、抹、推、粘、压、堆等方法。(课件出示)
(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跟着做。老师要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同学都掌握基本的技法,为下面的“实践与体验”活动做好铺垫。)
?
学习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的泥塑作品,请大家欣赏。(实物呈现熊猫)这是什么?你喜欢它吗?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思考熊猫的头是什么形状的,是如何制作的?你能用彩泥示范一下吗?
小结:熊猫的头是抟出来的,如果我们需要圆的就用抟,如果需要稍扁一点再按一按。
学习指导语:再来观察熊猫的四肢,是什么形状的?你认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熊猫的耳朵呢?(生讨论)
师小结:熊猫的四肢是条形的,一般条形的、圆柱型的我们要用搓的技巧来制作。熊猫的耳朵是凹的,像这种形状我们一般要用捏。以上几种技法是泥塑制作中的基本技巧,你学会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抟一个漂亮的泥球、搓一个泥条、做一个泥饼。看谁做出来的漂亮。
小组内讨论:
1、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2、在技法的学习上还有哪些困惑?
课堂小结: 学会了泥塑的基本技法,就可以创作出美轮美奂的创意作品了。
实践与体验(15分钟)
学习指导语:小朋友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那就开始制作吧!课本上、学案中有制作步骤图解,大家可以参照一下.
?
课件出示制作提示,同时播放优美的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开始制作。
教师巡回指点纠正,对操作正确熟练,小组成员分工细致,完成较快的给予肯定,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鼓励和指点。及时发现解决出现的困难障碍,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学习指导语:你在制作小乌龟时,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学生谈在制作时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的。
课堂小结:大家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精诚团结,发挥集体的智慧,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来。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体现实践精神。通过经历制作过程,掌握制作泥塑的方法步骤,体验自己动手劳动的快乐)
(四)总结交流,评价提高(5分钟)
学习指导语:经过大家的合作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来欣赏评价一下吧。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以从作品的制作速度、美观、是否有创意上进行评价,评出创意奖、美工奖、合作奖等奖项,以此激励学生合作创新。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动手实践课,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可以谈一谈泥塑技法的学习掌握情况,也可以谈谈制作泥塑过程中的收获)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全面表现,注重对学生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拓展与创新(5分钟)
学习指导语:今天在我们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下,终于制作出了一只聪明的小乌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好玩的彩泥装饰品,看看学案中的制作步骤提示,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一个吧!
七、板书设计
聪明的乌龟
泥塑基本技法:抟、揿扁、搓、接合、捏合
?
?
第三课时 漂亮的公鸡(总第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综合运用泥塑的基本方法,制作漂亮的大公鸡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作过程中学会使用生活中常用的牙签、小刀等工具,养成做事细心、耐心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泥塑制作,激发对传统泥塑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彩泥作品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在彩泥的基本技法基础上能举一反三,自主创作作品。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1、课的导入:从欣赏大公鸡的图片资料入手,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大公鸡的结构和神态特征,加深学生对大公鸡的了解,继而根据教材上的大公鸡制作方法,自主探究,创作出不同形式的大公鸡。
2、学习方法:本课适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自由动手制作大公鸡的过程中发现泥塑制作的窍门。同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相互评价,每个人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3、动手实践:根据学生的创作兴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探究创新的空间和时间,唤醒、开掘、提升学生的创新潜能。指导学生在学会泥塑制作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创作更多更好地泥塑作品。
4、作品展评: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目的是让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创作的乐趣。
学法建议:
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小组合作完成彩泥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学资源建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泥塑作品的图片、大公鸡泥塑制作步骤图解。
学具准备:彩泥或橡皮泥、垫板、水彩笔、牙签、剪刀等
教学环境建议: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泥塑制作的速度、美观、色彩的运用、大公鸡的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注重学生在学习探究实践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关注对学习实践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别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多元性以及开放性与自我评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7分钟)
??? 学习指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泥塑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大家还一起动手制作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玩彩泥,好不好?大家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大公鸡 )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姿,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我们来用彩泥制作一只大公鸡,好不好?
学习指导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公鸡的图片,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大公鸡的身体分几部分?
?
各部分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
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
?
怎样把这些部分连接起来?
?
还有什么困惑?
?
?
学生完成后,全班汇报交流。
课堂小结:我们只有了解了大公鸡的身体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的特征,才能够制作出惟妙惟肖的大公鸡。
(二)合作探究,实践体验(23分钟)
学习指导语: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学案上的制作步骤进行制作,开展一个大公鸡比美竞赛,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大公鸡漂亮。
课件出示
学生借助示意图进行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分工合作完成泥塑大公鸡的制作。教师巡回指点纠正,对操作正确熟练小组成员分工细致,完成较快的给予肯定,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鼓励和指点。及时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示范指导。
学生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序号
我遇到的小问题
小组讨论结果
1
什么部分制作最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
2
怎样使大公鸡更漂亮?
?
3
还有什么疑惑?
?
课堂小结:大家要积极合作,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多观察,合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做一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好孩子
(三)总结交流,评价提高(5分钟)
学习指导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下面我们就来一个“公鸡比美”。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以从作品的制作速度、美观、是否有创意上进行评价,评出创意奖、美工奖、合作奖等奖项,以此激励学生合作创新。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动手实践课,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可以谈自己对泥塑制作的心得,也可以谈自己在泥塑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五)拓展与创新(3分钟)
学习指导语:小朋友们,创意无限,精彩无限,只要我们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法,我们就可以用彩泥做更多好玩的彩泥作品;让彩泥成为我们生活的朋友,用它来装扮多彩的生活。
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参照学案继续创作更多的彩泥作品。
课堂小结: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小朋友们,想一想,除了用彩泥制作好玩的艺术品外,还能用什么东西来创作呢?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这是用树根创作的,厉害吧!只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用灵巧的小手做出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创作舞台。)
七、板书设计
漂亮的公鸡
比例适当?????? 合理使用水彩笔???????????
根雕
? 八、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通过自制彩泥和制作多种生动有趣的泥塑作品,走进泥塑世界,激发探究的兴趣,掌握泥塑工艺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体验到劳动的可贵与快乐,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趣。
设计亮点:
反思这三节教学实践活动,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点遗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欠缺。虽然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方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太差,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此外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培养,大多数学生只是对照学案上的图解进行制作,不能体现出创新,所做泥塑作品没有创
意。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造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出更多的创意作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一活动主题进行再研究,创造出更多创意作品。
主题六 我为校园做点事
教学目标:
1、通过走进校园的活动,初步培养小学生融入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通过设计制作植物名片和校园提示牌,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为美化校园出谋划策等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逐步形成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校园图片、斧子、锤子、剪纸刀等工具;硬卡纸、硬纸板、铁片、铝塑板;大小适中的木板或其他材质的底板;一个制作好的提示牌。
学生准备:画笔、直尺等绘画书写工具。
第一课时(总第16课时)
一、导入部分:1、展示脏乱图片,比较干净整洁图片 (卫生、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保障我们健康的身体素质、维护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现我们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地方不美,汇报给全班
学生:(1、教室到处是垃圾,校园里糖果纸、麻辣口袋等白色垃圾随处可见,食堂周围饭粒,菜粒很多。墙壁上有脚印,划痕,字,扶手上有灰、痰迹。垃圾桶周围满是垃圾,桶里却没有。学校角落荒草丛生,草堆成了垃圾的藏身之处。2、同学采摘花草,践踏花坛,3、翻越围墙。说脏话,欺侮小同学。5、做操不认真、上课拖拉。作业乱画。这些都不美)分组讨论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地方不美,汇报给全班 6.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原因校园脏的,乱的。
(二)老师:(我们平时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瓜果纸屑乱丢,不分场合吐痰……使我们美丽校园内产生了一道道不和谐的音符。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很容易传播各种流行性疾病,不仅威胁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整个校容校貌!)
(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我”该怎样做并汇报
(从我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 不在校园公共场合吃零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互相监督。主动发现并及时制止各种不文明现象。感化他人。从小事做起,以自身的行动感染他人,使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活动总结:对学生进行爱护校园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具体了解爱护校园的方式方法,学生把爱护校园当成自己的责任,积极的行动起、能捡起学校每一片纸,每颗垃圾。
第二课时(总第17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组织学生针对课前开展的校园提示牌调查活动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师生收集整理的校园提示牌,让学生了解认识提示牌的形状、内容、作用、放置地点,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校哪些地方需要设置提示语,为什么?
2、展示教师制作的提示牌,总结制作方法。
教师展示自己制作好的提示牌,引导学生从形状、装饰、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 组织学生从中总结出提示牌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自主设计、大胆创新
组织学生根据校园的实际需要设计提示语,并设计、制作出提示牌。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展示作品、组织评价
制作结束后,引导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评价。
5、整理完善,合理安置
组织学生整理完善自己的作品。
师生共同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合理安置在校园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