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4.1
夯实法治基础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的法治生活和法治建设;增强自己依法办事和依法律己的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含义、要求、作用和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观看图片,想一想:
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
安全、有序、自由?
交通井然有序
食品安全监督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是法治。
运用你的经验
法庭审判
今年5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0”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安全,侵犯知识产权和涉野生动植物等领域违法犯罪。
  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领域,公安机关重点针对肉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酒水饮料等领域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侵害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共破获案件4700余起,捣毁窝点2600余个,打掉犯罪团伙8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000余名。
  公安机关还紧盯制售假劣口罩、医疗器械、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犯罪和制售假劣药品等犯罪,共破获案件1400余起,捣毁窝点800余个,打掉犯罪团伙3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100余名,及时消除了公共卫生隐患。
  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领域,公安机关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草原、破坏野生植物资源、非法采矿采砂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共破获案件8600余起,捣毁窝点1900余个,打掉犯罪团伙9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万名。
  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1.8万余次,共破获案件2100余起,捣毁窝点1500余个,打掉犯罪团伙5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100余名。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含义是什么?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北京查处涉疫情谣言相关案件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樊攀、郭沛然)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在19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疫情以来,北京警方共查处涉疫情谣言相关案件60起,其中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9人,对其他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潘绪宏介绍了4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为69岁网民谭某克故意编造“新发地8300人检测结果:5800人阴性,其余2500人阳性,这个比例太恐怖了”的虚假消息,通过微信发送给吴某,后吴某将该消息在多个微信群中散播,造成不良影响。现二人被丰台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案例二为无业人员赵某为发泄个人不满,蓄意编造发布“死了40万人”等虚假信息。现该人被房山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法治对个人的作用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
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
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
严地生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到的“两重意义”?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说一说:现代国家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实行法治有怎样的要求?
良法
什么是良法?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探究与分享
P45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义务教育法
反家庭暴力法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受理。
思考:有了法律制度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
良法
善治

=
法治
2019年5月28日,全国扫黑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升级后的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截至2020年4月底,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120个,涉恶犯罪集团9888个,刑拘犯罪嫌疑人388442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67190人,促进了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的改善,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辨析:有了法律就有了法治吗?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
①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三个判断标准)P45
2.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背景)
(1)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
(2)1840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3)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4)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2020年初,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你听说过下列报道吗?法治在发展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怎样的作用?
相关链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制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从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2)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制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对国家、社会民族的意义
(1)法治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45页(个人角度)
01
02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国富民强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47页(社会角度)
03
(3)走法治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47页
1.我国为什么要选择法治的道路?(法治作用)为什么要实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本质
特点
表现
影响
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法律为最高权威
按个人意志和情感进行治理,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稳定性和一惯性
“国王即法律”
“朕即法律”
强调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人治
法治
发展
1、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我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的核心,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二、描绘法治蓝图
相关链接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2)1997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2002年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2007年十七大作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战略部署;
(5)2012年
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6)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7)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2、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3.
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
地位: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基础)
(前提)
(关键)
(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方针、新方针、基本要求及各自的地位:
①科学立法:人大立法【制定、通过、出台、颁布、实施、修改、建立法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
②严格执法: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严格依据法律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③公正司法: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
④全民守法: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建设法治中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问题汇总:
1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3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
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夯实法治基石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的作用
法治的要求
依法治国
地位
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
课堂小结
良法善治
从百姓的角度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总(新)方针
基本要求
三个统一
1.对下图漫画蕴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能够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
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④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课堂练习
2.对漫画《微博议政》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只有网络才能搜集到真实的民意
B.法治要求善治,赋予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C.
微博是实现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之一
D.微博议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B
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法治道路,是因为法治(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④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这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必须推进(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D
5.对漫画《微博议政》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只有网络才能搜集到真实的民意
B.法治要求善治,赋予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C.
微博是实现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之一
D.微博议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B
6.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