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3)信息技术第二册 2.3程序的基本要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2013)信息技术第二册 2.3程序的基本要素 教案

资源简介

《程序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通过上两节课学习,体验VB程序,学生已初步认识VB界面,了解控件、对象、属性、事件、方法,认识了窗体的设计;不了解VB程序设计语言语法规则,对程序代码中出现的各种要素比较陌生。但学生对上机实践的积极性比较高,可利用这个“兴奋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整合,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反复练习、观察、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理论内容。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是《程序设计初步》的第三节,属于重点内容,是学生读懂程序、学习程序结构的基础;但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包括常用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算术表达式、字符串表达式、函数和赋值语句等。
2.教学重点、难点
第1课时:重点:数据类型的划分;变量和变量的使用;
难点:了解和认识数据类型;理解变量的含义
第2课时:重点:算术表达式的写法;赋值语句
难点: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赋值号“=”的理解
3.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用的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常用函数
掌握算术运算符的种类及含义,并会正确书写表达式
③认识程序中的语句,并会正确书写语句
2.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上机实践,通过练习、观察、比较,辅以多用纸笔的书写,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理论内容,如: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算术表达式、字符串表达式、函数和赋值语句等。通过上机实践尝试程序的错误,体验使用不正确的变量名、表达式和错误的语句时,程序运行出错的情况,并懂得进行修改。
②利用窗体打印方法,编写“VB常用函数”,让学生练习输出不同函数的值,并通过比较掌握函数的功能。
③设计“计算总成绩”的程序活动,体验语句、表达式在程序中的作用,通过程序中语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赋值语句、注释语句、结束语句等基本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并培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合作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是程序设计的基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且多数是概念性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及记忆。因此,结合实例体验,通过观察、比较、讲解,实践,帮助学生认识数据类型,理解常量、变量和表达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形成性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通过对程序中的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赋值语句的格式和功能。采用任务驱动为主,讲演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逐步强化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通过情境导入程序设计需要一些基本要素,并用思维导图展示这些要素,让学生清晰本节知识脉落,了解2个教学课时的大致内容。(注意:“VB常用函数”内容初定安排在第1课时,将应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
(第1课时)用“个人资料”切入,介绍基本数据类型;通过游戏体验,对照程序代码感知“常量”及“变量”,过渡到讲解常量,变量,赋值语句(部分);通过形成性练习,让学生多写多练多交流,巩固新知的同时活动课堂氛围。借助自编小程序“VB常用函数”的实践对比,掌握常用函数。
(第2课时)复习导入,借助数学知识迁移,对比讲解运算符及表达式,并通过形成性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设计“计算总成绩”的程序活动,体验语句、表达式在程序中的作用,通过程序中语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赋值语句、注释语句、结束语句等基本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 引入 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程序中的对象,了解对象的设置及窗体打印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完成巩固练习1、2、3。
思维导图展示:基本要素
这一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学习程序的基本要素,看程序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听讲解,回顾、观察 复习导入
巩固知识
用思维导图激发兴趣,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
数据 类型 广播展示、分析:常用数据类型
“个人资料”案例:识别使用的数据类型 观察、思考、聆听
练习识别数据类型 梳理归纳
帮助记忆
过渡 学生实践,分别运行
体验感知“常量”、“变量”。
学生体验 激趣
感知
讲授 常量 常量:固定不变,字符串、数值型、布尔型 聆听、观察、思考 实践比较
形象直观
讲授 变量
1.学生实践1:“请点击”,代码如下:
2.变量意义:是一个存储单元,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取不同的值(相当于一个碗,可存放不同的东西)(师:PPT动态展示存放过程)。
3.变量命名:必须要有一个命名规则的名字
学生实践2:结合“实践1”,修改变量名,
体验错误变量名的运行结果、
形成性练习判别合法变量名
(师:巡视指导,并解答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4.变量应用:存放数据,“=”赋值
(初探赋值语句,PPT动画展示)
5.声明变量: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如本例: 体验程序
案例实践
观察交流 动手体验

聆听、观察、思考 通过PPT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内容

1.分组实践:
如:把变量名a分别改为“A”、“3A”、“次数”、“Sub”、“Dim”等,试看程序运行结果
2.通过形成性练习判别合法变量名 通过修改变量名和赋值,体会变量的命名规则。整合知识,助学生理解变量赋值“=”实现数据的存储
引导学生体验函数 教师引导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的程序中数据的类型、量值,接下来看程序中数据的运算是怎样实现的,先从简单的开始,VB提供了一些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教材(P67)提供了一些常用函数。
展示:提供“VB常用函数”软件让学生体验
1.运行“VB常用函数”实践比较不同函数的运行结果。
2. 通过形成性练习巩固理解常用函数 用“窗体打印”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掌握常用函数功能
课堂 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辅导学生完成形成性练习,巩固知识 学生思考、练习 形成知识
3.教学评价
A.完成“请点击”的程序体验,修改变量名等上机操作
B.形成性练习:详见导学案中的“形成性练习”。
4.教学资源
①《程序的基本要素》导学案,教学光盘自带动态课堂(“程序中的数据.swf”)
②学生体验程序案例(“请点击”),或案例操作步骤指引及程序代码
③学生课堂体验用小程序(3个,均为EXE文件:显示资料、请点击、VB常用函数)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知识点多,概念性强,而且比较零散,所讲的内容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未曾接触过,因此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在教学中尝试结合了具体的程序例子,尽可能深入浅出地讲授程序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当然,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入门,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强化、巩固和提高,才能真正达到程序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