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前理解”导写(附:名师解题及佳作点评)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作文写作:“前理解”导写(附:名师解题及佳作点评)

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前理解”导写(附:名师解题及佳作点评)
【原题呈现】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读者打开一本书来阅读时,他一定会带入自身“原有的世界和视界”。这个世界,由他的知识素养、理论水平、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所构成。有人认为这种“前理解状态”,形成一种对所读之书的“期待视野”,是一种阅读的资本和基础,它决定我们能读懂什么样的著作;但又有人认为这种前理解是一种障碍、一种樊笼,它束缚、限制、规定了读者的阅读选择、范围、性质,以及理解程度和接受效应。
那么你知何看待这种“前理解”?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和思考写一篇论述文。
注意:1.标题自拟。2.不少于800字。3.文体特征鲜明。4.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解题】
回顾近几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无一不重视学生的读书积累和阅读素养。2015年探讨“文品和人品”的关系,2017年考查学生对“人生三书”的认识,2019年则让学生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生活中的“读者”。本次关于“前理解”的作文题正是符合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的范例,考查的是学生阅读的积淀。命题在审题上不设难度,不绕弯子,鲜明地提出了双方观点,并将“前理解”这一关键词直接抛给学生。但细究之,此题却未必好写,可谓“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如何把这一类话题相对聚焦的论述文写对、写好,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前理解”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读者由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取向所形成的对于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即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中,读者并不是单纯地做出反应,而是积极地创造。事实上,一切理解都是一种自我理解。知识背景、生活环境、兴趣禀性等因素会让人们拥有不同的“前理解”。正如看东西需要一定的视界,理解一部作品同样需要理解的视域。没有前理解,就构不成理解的视域,那么我们就无法“看到”文本。“前理解”越丰富,视界越宽阔,从文本中获知的世界也更加丰富。因而,文章的立论部分必须涉及对此关键概念的分析与阐释。
行文的层次可由“‘前理解是我们理解文本的前提和基础”展开,继而转入思辨的另一层次——并非所有的前理解都有助于我們的理解。人们在阅读文本时,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自己的“先入之见”甚至“传统偏见”。这种非空白的状态往往会封闭理解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大门。当“前理解”部分正确,读者容易固执己见,无法以空白的状态和开放的心态拥抱文本。当“前理解”绝对错误,便被严重误导,错过了很多好书。
显然,“前理解”对阅读的羁绊、束缚、囿限等特性不能轻易消除。“前理解”是历史对个人的占有,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既然“前理解”必然存在,那么我们在阅读中应该如何打破桎梏和藩篱,发挥其积极价值,使“前理解”成为通往未来的参照系和驶向“全理解”的开放通途,这是文章走向深刻的路径。
在此立论的基础上,再思考如何达到“前理解”优势和劣态的转化,使其在阅读中最优化。既然在读书之前,我们会带有自身“原有的世界和视界”,形成“前理解”,那么读书之后,我们也会产生“后理解”,即阅读之后生成的新的认知与感悟。对前后两种理解进行反思,则产生了“再理解”。如果前后理解相符,期待视域得以对象化,理解可以迅速地完成。反之,期待视野会被打破,理解的进程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甚而,行文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跳出读者层面,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另辟一层:“前理解”对作家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纳博科夫说,一流的读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读者的眼界和储备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内容和风格,而作家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又在无形中熏陶着读者的品位。
【范文佳作】
在自我认知之外追求共鸣
谢知辰
维特根斯坦说:“真正创造一部著作的是读者而非作者。”在我看来,他的意思便是说明读者的“前理解”状态,即读者阅读时会自觉地将自身的知识素养、审美情趣乃至生活经历融入到阅读的体验中,从而创造出自己对作品的解读。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活的参差多态造就了读者眼中内容迥异的同一篇文章。倘若没有独立的阅读及审美意识,没有不同的人之间千差万别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就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处境,也很难为作品所打动。因此,對于所读之书的“期待视野”作为一种阅读的资本和基础,是阅读必不可少的。
然而,仅仅拥有这样的前理解能力往往只会使我们陷入思维的定式,它会束缚、限制读者阅读的选择与范围。读纳博科夫《洛丽塔》,只能看到伦理道德的批判,而忽略了作者从精神层面提出的对罪恶的同情与关怀;读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却无法体会主人公曾经怀揣梦想又甘于平庸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种使命感和情怀。
王小波曾提出这样一种阅读方式,即读者的视野决定了作者的创作风格,而作者的创作又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品位。如此一来便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阅读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与统一化。用昆德拉提出的“媚俗”来概括便是作者为了追求大众的趣味而放弃了作品的格调,而读者也被限于浅俗的阅读模式之中。一味地追求个人品位及喜好,便难免会陷入这样的境地,“前理解”便会成为荼毒思想的一种障碍和一种虚假。
在当今媒体盛行的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让我们时刻都处在阅读与接受的过程当中。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应当保有自我独立的思考与清晰的自我认知,同时又不能够被强烈的自我意识所束缚,要去创造,进行多维度的思考,看见作品的更多可能,在自我认知之外追求共鸣。
【名师点评】
维特根斯坦、纳博科夫、毛姆、昆德拉……文中使用的一系列素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读书积累和阅读素养。没有丰富的储备,则无法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考场写作中调动资源库,可见作者是一个有心人。另一方面,文章立意较为深刻。作者先论述了“前理解”既是一种阅读基础,又有可能使读者陷入思维定式,继而跳出读者层面,分析“前理解”对作者创作风格的影响,打通了阅读与创作这两个领域。最后简明扼要地展现了自己的思考,即如何在自我认知之外追求共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