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景炎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株洲市景炎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株洲景炎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量:13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chéng)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qián)逃”了,我以为。
B.那种清冷(lěng)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duó)咄逼人。
C.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qiān)的人,对于一班鄙(bì)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D.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tān)痪后,她侍(sì)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B.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C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D.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3.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冠疫情,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国难面前,
,与死神赛跑、与病魔缠斗,拯救万千人于水火之中;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而挺直腰杆全力奋战;
,为保障人民日常生活而默默奉献;
,积极响应国家号令,保护自己和他人。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我们这个“大家”的平安。
①严防死守的武警战士
②奔波劳累的志愿者们
③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
④守护患者的白衣天使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关键在于领导的勤政廉洁和管理智慧。
B.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D.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是《大学》《孟子》《论语》《春秋》的合称,为历代儒家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
B.《济南的冬天》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散文,他的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C.《诫子书》的作者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山东人。
D.《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二)按原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6.(1)
,直为斩楼兰;
(2)报君黄金台上意,
(3)葡萄美酒夜光杯,
(4)
,险躁则不能治性
(5)
,铁马冰河入梦来;(6)
,江春入旧年
(7)
,闻道龙标过五溪。(8)晴空一鹤排云上,
(9)《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对照别人的短处改正自身缺点的句子是

(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
7.《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结交好友,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为此,学校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善于交友,结交善友。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请用楷体将这句名言联抄写一遍。(2分)
(2)你们班计划于本周星期四第八节课在多功能厅开展本次活动,为了突出此次活动的重要性,班主任让你邀请语文李老师前来参加活动,你会如何对李老师说?(2分)
8.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1)言外之意:
(2分)
(2)应对: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
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侯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③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侯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④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
“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放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关系。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去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杷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注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哇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
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
。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现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沄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⑦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车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
和“怎么吃”讲究起来s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每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在饺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主要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⑥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
一起的饮食习俗。
C.第⑦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
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
18.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老伴,一是做菜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二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
(1)张伯为什么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常稍微咸一点?(2分)
(2)张伯为什么嘱咐要做一道红烧鱼?(
2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死,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告诉我说:“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发帖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12.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做了铺垫。
B.懒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凭借他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文章主要借其他人之口,从侧面介绍了文中懒木匠“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约了文章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懒木匠的性格特征。
D.本篇小说中“我”对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可以使读者看出现代人在迷茫中寻求自我的心理路程。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3分)
他的雕刻更是活灵活现,他给出嫁的姑娘打家具,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蝴蝶、鲤鱼,让那些女孩子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
14.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况第⑨段中“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4分)
15.请简要分析作者笔下木匠的性格特征。(4分)
(三)西游记节选(7分)
①大圣正当凄惨之时,忽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有人叫道:“悟空,认得我么?”行者急走前看处,那个人: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敞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行者见了,连忙下拜道:“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有失回避了,万罪!万罪!”佛祖道:“我此来,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行者道:“多蒙老爷盛德大恩。敢问那妖是那方怪物,何处精魔,不知他那搭包儿是件甚么宝贝,烦老爷指示指示。”佛祖道:“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
②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那搭包儿是我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那条狼牙棒是个敲磬的槌儿。”行者听说,高叫一声道:“好个笑和尚!你走了这童儿,教他诳称佛祖,陷害老孙,未免有个家法不谨之过!”弥勒道:“一则是我不谨,走失人口,二则是你师徒们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我今来与你收他去也。”行者道:“这妖精神通广大,你又无些兵器,何以收之?”
③弥勒笑道:“我在这山坡下,设一草,种一田瓜果在此,你去与他索战。交战之时,许败不许胜,引他到我这瓜里。我别的瓜都是生的,你却变做一个大熟瓜。他来定要瓜吃,我却将你与他吃。吃下肚中,任你怎么在内摆布他,那时等我取了他的搭包儿,装他回去。”行者道:“此计虽妙,你却怎么认得变的熟瓜?他怎么就肯跟我来此弥勒笑道:“我为治世之尊,慧眼高明,岂不认得你!凭你变作甚物,我皆知之,但恐那怪不肯跟来耳。我却教你一个法术。”行者道:“他断然是以搭包儿装我,怎肯跟来!有何法术可来也?”弥勒笑道:“你来。”行者即舒左手递将过去,弥勒将右手食指蘸着口中神水,在行者掌上写了一个禁字,教他着拳头,见妖精当面放手,他就跟来。④行者轮拳,欣然,一只手轮着铁棒,直至山门外,高叫道:“妖魔,你孙爷爷又来了!可快出来,与你见个上下!”小妖又忙忙奔告妖王问道:“他又领多少兵来叫战?”小妖道:“别无甚兵,止他一个。”妖王笑道:“那猴儿计穷力竭无处求人,断然是送命来也。”随又结束整齐带了宝贝,举着那轻软狼牙棒,走出站来叫道“孙悟空,今番挣不得了!”行者骂道:“泼怪物!我怎么挣挫不得?”妖王道:“我见你计穷力竭,无处求人,独自个强来支持,如今拿住,再没个甚么神兵救拔,此所以说你挣挫不得也。”行者道:“这怪不知死活!莫说嘴!吃吾一棒!”那妖王见他一只手轮棒,忍不住笑道:“这猴儿,你看他弄巧!怎么一只手使棒支吾?”行者道:“儿子!你禁不得我两只手打!若是不使搭包子,再着三五个,也打不过老孙这一只手!”妖王闻言道:“也罢!也罢!我如今不使宝贝,只与你实打,比个雌雄。”即举狼牙棒,上前来斗。孙行者迎着面,把拳头一放,双手轮棒。那妖精着了禁,不思退步果然不弄搭包,只顾使棒来赶。行者虚幌一下,败阵就走,那妖精直赶到西山坡下。
16.下列对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悟空见弥勒佛祖,对他的称呼先后有所变化,这能体现出悟空的性格特征。
B.弥勒听闻悟空问他有何法收服妖怪后,一个“笑”字表明弥勒早已有计在心。
C.第④段中,那妖王见悟空一只手轮棒,忍不住笑的原因是悟空的动作很滑稽
D.从弥勒佛祖的话中得知,孙悟空师徒遭此劫难有助于他们早日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17.请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有何作用?(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止有剩骨
止:仅,只
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屠大窘
窘:处境困迫,为难
狼亦黠矣
黠:狡猾
C.屠自后断其股
股:屁股
苦蔽成丘苦
蔽:覆盖、遮盖
D.屠暴起
暴:突然
意暇甚
暇:从容、悠闲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0.读了《狼》这篇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入木三分(9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2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画2处)(2分)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23.简要概括王羲之成功的原因。(4分)
(三)端居(7分)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24.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该诗首句“远书归梦两悠悠”,是诗人在盼家书不至、觅归梦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叹息。
B.“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能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悠闲之感。
C.“敌”字既突出了“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氛围,也是空床独寝之人内心感受的一种暗示。
D.素秋,代指秋天。它能使人想到洁白清冷的秋霜、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等萧瑟清寒的秋景。
25.这首诗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抒发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四、作文(60分)
26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5
ABDCA
【解析】
1.B选项应为duō咄咄逼人,C选项应为bǐ鄙薄;D选项应为shì侍弄
2.B项应为“水波粼粼”
3.第一空“与死神赛跑”“拯救”等词对应的是白衣天使;第二空“挺直腰杆全力奋战”对应的是武警战士;“为保障人民生活默默奉献”对应的是志愿者;“积极响应国家号令”对应的是中国人民。
4.A选项一面对两面;B选项“经过.......让”缺少主语;D选项“主要成分是由......组成的”句式杂糅。
5.A选项中的《春秋》应为“五经”的内容。
6.(1)愿将腰下剑
(2)提携玉龙为君死
(3)欲饮琵琶马上催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夜阑卧听风吹雨
(6)海日生残夜
(7)杨花落尽子规啼
(8)便引诗情到碧霄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2)略
8.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我有幸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应对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
9-11
答案
9.?B正确率:?78%,?易错项:?A
10.?B正确率:?59%,?易错项:?A
11.?(1)北方人的口味比南方人稍咸一些。
(2)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
【解析】
1.?B项,“由人们的喜好决定”错误。第③段“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侯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由此可见,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气候决定的。选项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
A、C、D项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
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
2.?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举例说明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比较说明往往是通过比较显示异同,突出特性,增强效果。
B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错误。第⑥自然段中,“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选项说法不正确。
A、C、D项说法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根据材料内容和问题,联系文章进行作答。
(1)材料中“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北京属于北方,长沙属于南方。按照文中第④自然段的说法,中国人的口味南甜北咸。可知张伯是为了照顾女婿的口味,女婿从小在北方长大,饮食的口味一般比南方稍咸一些。
(2)按照文章第⑥自然段的说法,中国过年、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所以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一种祝福。
12-15
12.B
B项“无师自通”错误
13.?[答题思路]这是一道语句赏析题,需要先确定赏析的角度,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角度皆可。答此题时首先要点明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再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或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示例一: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用“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生动形象地表现木匠手下的雕刻活灵活现,表现了木匠的技艺高超。
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用“女孩子看得目不转睛”的神态和“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的心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的雕刻活灵活现,表现了木匠的技艺高超。
14.略
15.[答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要求不仅要概括人物形象,还要结合内容找出依据,另外分析人物形象不能停留在表面或以偏概全,要结合文章主旨概括全面。
[答案示例]①技艺高超。其木工手艺有着独到、非同寻常的眼光、灵感和技巧。②不惧世俗。他自信而不随波逐流。③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
16.C
17.体现了孙悟空非常机智,既不让妖怪怀疑,又激他不用法宝,为下文写妖精上当被弥勒佛所收做铺垫。
18.C
“股”译为“大腿”
19.(1)两只狼还像从前一样一起追赶。
(2)禽兽的巧变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20.
(1)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邪不胜正。
21.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2.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其中奥秘,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
23.原因: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等
[参考译文]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的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读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其中奥秘,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了下来说:“现在就让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窍,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
晋帝时,在北郊祭祀,更换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书写,笔法入木三分。
24.B
不是“悠闲之感”而是满怀愁绪。
25.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借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参考译文: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
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