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5)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 浮力的研究--巧取乒乓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2015)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 浮力的研究--巧取乒乓球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浮力的研究”
巧取乒乓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知道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知道浮在水面的物体和沉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
通过探究,计算浮力的大小,并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并增强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进一步学习浮力的兴趣和愿望。
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浮在水面的物体和沉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计算浮力的大小,并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体积有关。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物体的沉浮
活动目标 1.保持并增强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进一步学习浮力的兴趣和愿望。
2.通过猜测与验证,了解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活动器材 水槽,实验记录单、各种物品
活 动 过 程 指 导 要 点
需求:乒乓掉入量筒里,巧取的方法。 出示:巧取乒乓球课题。
观察:注水后,白色乒乓球浮起来了,绿色乒乓球没有浮起来。
猜测:泡沫板、回形针、塑料瓶、一次性筷子、硬币、玻璃珠等物体放入水中的沉浮情况。
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总结:物体放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引导学生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绿色乒乓球没有浮起来,帮助学生发现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猜测未必正确,必须经过验证。同时也为后面课时“悬浮看‘鱼’”——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埋下伏笔。
教师课前准备物品,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的沉浮情况,并做好记录。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先前的判断,并了解物体的沉浮情况。
活动二:浮力可以让一些物体浮起来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和体验,知道浮力的存在,且方向是向上的。
活动器材 水槽、塑料泡沫
活 动 过 程 指 导 要 点
思考:物体浮起来的原因。 出示:浮力课题。
交流:感受浮力存在的方法。
实验:感受浮力。
总结:物体上浮需要浮力的帮助,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如果学生说到浮起来是因为物体轻,教师可以通过简易天平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注意将泡沫板按在水里后手不能离开,轻轻放在泡沫板上感受向上的反作用力,即水的浮力在起作用。
活动三: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证明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并计算浮力的大小。
活动器材 烧杯、弹簧秤,重物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交流: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讨论:设计实验证明猜测。
改进:用弹簧秤证明猜测。
交流:计算浮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弹簧秤的知识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活动四:浮力大小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有关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体积有关。
2.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器材 水槽、弹簧秤,重物
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
讨论:当物体不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缓慢将重物放入水中,弹簧秤指针的变化。
总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有关。
思考:浮力大小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介绍:力传感器。
观察: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总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思考: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引导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测,包括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或深度等。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水中浸没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
通过对力传感器的介绍和使用,让学生感受科技的进步,发现电子测量技术的优势,以新的实验方式改进实验,尽可能避免实验误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通过使绿色小球也浮起来的魔术,激发学生保持并增强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进一步学习浮力的兴趣和愿望。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