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讷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糜子(méi) 弥漫 (mí) 追溯(sù) 戛然而止(gá)
B.农谚(yàn) 蓦然(mò) 狩猎(shǒu) 屋舍俨然(shè)
C.两栖(xī) 斡旋(wò) 缄默(jiān) 悄怆幽邃 (qiǎo)
D.龟裂(jūn) 苍劲(jìng) 归省(xǐng) 箬篷覆之 (ruò)
【答案】D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A.有误,“戛然而止”的“戛”应读“jiá”;
B.有误,“狩猎”的“狩”应读“shòu”;
C.有误,“两栖”的“栖”应读“qī”;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彗星 抉择 纷至沓来 人情事故
B.萦绕 沙砾 震耳欲聋 相辅相承
C.喧腾 枯燥 川流不息 格物致知
D.缅怀 羁绊 名副其实 轻歌漫舞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A.有误,“人情事故”的“事”应为“世”;
B.有误,“相辅相承”的“承”应为“成”;
C.正确;
D.有误,“轻歌漫舞”的“漫”应为“曼”。
故答案为: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开故乡已多年,记忆中的老井老树依然在梦里萦绕着,无时无刻地在
滋润着我干涸的思维。
B.王老师性格温和,待人真诚,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可数 。
【答案】B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有误,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用法不当;
B.正确;
C.有误,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褒贬不当;
D.有误,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词语用法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容这个世界。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
润心灵。
C.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人类经过漫长奋斗方能实现。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有误,一面对两面,删去“是否”;
B.有误,成分残缺,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面加“习惯”;
C.有误,缺主语,删去“使得”;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5.(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指《大学》《国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古人称谓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家慈”“家严”属于谦辞,“赐教”“赐复”属于敬辞。
D.古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籍贯、官职来命名。
【答案】A
【知识点】文化典籍;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A.有误,“四书”指的是《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6.(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语法知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一句的主语是“挂红灯”。
B.“良师益友”“风和日丽”“海天一色”的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C.“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D.“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一句的主干是“游客端着相机”。
【答案】B
【知识点】主谓句;条件复句;主谓短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主干、短语类型、复句关系等相关知识。认真阅读题干结合积累作答。
ACD.正确;B.有误,“良师益友”“风和日丽”是并列短语,“海天一色”是主谓短语。
故答案为:B。
【点评】汉语中语法知识虽然不难但是比较复杂,需要同学们系统学习、灵活掌握。
7.(2021八下·讷河期末)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   。(《关雎》)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北冥有鱼》中描写鹏鸟迁徙南海时磅礴气势的句子是:“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4)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5)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8)《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
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   ,   。
【答案】(1)在河之洲
(2)无为在歧路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晓驾炭车辗冰辙
(5)欲济无舟楫
(6)但余钟磬音
(7)孤蓬万里征
(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故答案为:⑴在河之洲;⑵无为在歧路;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⑷晓驾炭车辗冰辙;⑸欲济无舟楫;⑹但余钟磬音;(7)孤蓬万里征;(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8.(2021八下·讷河期末)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后来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傅雷家书》一书的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具有代
表性的作品有巴尔扎克的《   》、   的
《约翰 克利斯朵夫》。
【答案】(1)保尔或保尔 柯察金;朱赫来
(2)《欧也妮 葛朗台》;罗曼 罗兰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傅雷家书》是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傅雷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故答案为:⑴保尔或保尔 柯察金;朱赫来;
⑵《欧也妮 葛朗台》;罗曼 罗兰。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⑵这是最常见考查比较多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基本信息的把握。如作家的有关文学常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主要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的分析解读。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9.(2021八下·讷河期末)呼唤英雄是人类永恒的情结。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
(1)学校组织题为“礼赞英雄”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内容。
(2)以“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为示例,再列举出两个生活中或文学及影视作品中你知道的英雄形象。
【答案】(1)示例:讲述英雄的故事 ;“寻找英雄”征文比赛;
“礼赞英雄”黑板报设计;“礼赞英雄”演讲比赛等。
(2)抗疫英雄钟南山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海空卫士”王伟等。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内容。解答此题,要围绕活动主题“礼赞英雄”进行设计,活动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如:“礼赞英雄”演讲比赛。
(2)本题考查知识积累。解答此题,选择生活中或文学及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即可。示例是“英雄称号+人物”的格式,句式要和示例保持一致。如:“英雄机长”刘传健;“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故答案为:⑴示例:讲述英雄的故事 ;“寻找英雄”征文比赛;“礼赞英雄”黑板报设计;“礼赞英雄”演讲比赛等。
⑵抗疫英雄钟南山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海空卫士”王伟等。
【点评】⑴设计活动内容,要紧扣主题,还要考虑合理性和可行性。
⑵解答此题,选择具有乐于奉献、甘于牺牲精神的英雄人物即可。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2021八下·讷河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出自文言文《陶潜颖脱不羁》)
【注释】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①渔人甚异之(    ) ②阡陌交通(   )
③颖脱不羁(   ) 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2.【乙】文中与“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
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是   
1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表现他怎样的性格?
【答案】10.对……感到诧异;交错相通;束缚,约束;停止
11.①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
②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1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3.不是,他只是作出了抚琴的样子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解答即可。
(4)本题是根据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先要理解具体字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再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乙】陶潜,字元亮,年轻时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凭任自己的体会,不受拘束,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在《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陶潜)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觉。他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门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10.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①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惊异。
②阡陌交通:田间小路四通八达。交通,交错相通。
③颖脱不羁: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凭任自己的体会,不受拘束。羁,束缚,约束。
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辍,停止。
1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句的重要词语有:黄发,这里指老人;垂髫,这里指小孩子;并,一起,这里是都的意思;怡然,愉悦的样子;自乐,自得其乐。整句的意思是:老老少少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②句的重要词语有:但,只;识,体会;琴中趣,琴中的趣味;何,何必;弦上声;琴弦上的声音。整句的意思是: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12.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通过通读两文可知,与“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是陶潜《五柳先生传》里写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概括。“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以看出,陶渊明不是在真正的抚琴,只是作出了抚琴的样子,这体现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另外,由“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也可以看出陶渊明无拘无束,本性率真的性格;“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也能体现他安贫乐道的性格。
(2021八下·讷河期末)阅读《世界还很年轻》一文,回答问题。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水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比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黑夜中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4.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 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15.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②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16.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
1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14.没有现成的棉花地;种出棉花变成新被褥需要1年时间;种棉花要天天喷药;公家发被褥。
15.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芜杂(茅草根和芦苇跟的多和密),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费劲),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爱的伟大。
② “竟然”,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母亲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惊讶、心酸以及对母亲的心疼。
16.成功(幸福)是坚持(奋斗、努力)出来的。
17.示例:①爱子心切。如母亲为给我做新铺盖垦荒种棉。②吃苦耐劳。如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屈。③富有耐心。如在棉苗面前,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④朴实而睿智。如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⑤孝顺顾家。如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
【知识点】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比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
(2)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3)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14.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从第②自然段不难看出“村子四周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这几句话就可找到答案。
15.①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赏析句子,可从用词、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角度思考。本句描写对象是“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从“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一句可看出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联系上下文内容,这样写是为了体现草根又多又密,母亲清理费劲,表现母亲辛劳和母爱的伟大。②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和句子含义。抓住里边几个主要词语,结合前后文内容即可得出答案。本句里边,“竟然”是“我”没想到的意思,“睡着”体现母亲劳累,字里行间流露了“我”对母亲睡着的意外、心疼,同时体现母爱伟大。
16.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结合全文,母亲从垦荒开始,一步步走过了艰辛,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收获了累累棉桃,靠的就是坚持。她用自身体会教育孩子,语言虽朴实但有深意。
17.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出母亲的言行,③④段写母亲垦荒种棉,一路走来历尽艰辛;第⑥段写母亲细心又耐心地伺候棉花,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鼓励我;第 ⑦段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由这些情节可以概括母亲的形象。
(2021八下·讷河期末)阅读《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一文,回答问题。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② 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达到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④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⑤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不会再繁衍下一代。自然界生物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个物种的消失可能牵扯到其他几十种、上百种甚至上千种生物。因此,如果没有蜜蜂,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
(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18.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19.阅读全文,概况本文说明内容。
20.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1.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加点词“以上”能否删掉?为什么?
22.阅读全文,说说蜜蜂如果消失,对生态有何影响。
【答案】18.逻辑顺序。
19.蜜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作比较。运用蜜蜂体重与酿蜜重量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蜜蜂酿蜜多、贡献大的特点。
21.不能删掉。“以上”一词表示多的意思,在文中表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多倍如果去掉则表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 这样表述太绝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以上”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掉。
22.作物无法结出果实、种子,粮食会减少;生态遭到巨大破坏,很多植物濒临灭绝,动物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比较;逻辑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词,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结合思路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内容,即可从文中筛选出句子作答。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几乎表示强调和范围,并不排除有的城市没有立交桥,如果去掉,语气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相符。几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5)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8.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文章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蜜蜂”,②~⑤段从蜜蜂酿蜜蜂,传粉,环境检测,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使用的是逻辑顺序。
19.本题考查说明内容。根据题目“小蜜蜂影响大生态”和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文章说明了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把蜜蜂体重与酿蜜重量作比较,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
2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00倍以上”表示100倍多的意思,是粗略估计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如果去掉,就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
2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①段“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总写了蜜蜂的重要作用。根据第③段“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达到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可概括出:如果蜜蜂消失,粮食就会减少,作物无法结出果实和种子。④⑤段具体说明了蜜蜂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由此可概括出:如果蜜蜂消失,生态遭到巨大破坏,很多植物濒临灭绝,动物生存也会受到威胁。据此作答即可。
四、写作表达
23.(2021八下·讷河期末)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次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一次相逢一份暖”这个题目涉及的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一次”“相逢”“暖”,针对这三个词,我们不妨作如下的分析:“一次”,既可以指横向上的一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数量上的“一次”,也可以指具有相同经历的纵向上的“几次”,所以在审题时可以考虑这“一次”;“相逢”,根据词典上的解释,应该是指彼此遇见,多指事先没约定的遇见。“一次相逢一份暖”,可以写相逢的是现实中的一个人:多年未见的朋友、久未谋面的老师,也可以跨越时空,写一下历史人物:李白、岳飞、杜甫,在文字里与他们相逢;也可以相逢的是物:久违的故乡、母校的校园,也可以,后两种思路,更容易得高分。
【点评】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1 / 1黑龙江省讷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糜子(méi) 弥漫 (mí) 追溯(sù) 戛然而止(gá)
B.农谚(yàn) 蓦然(mò) 狩猎(shǒu) 屋舍俨然(shè)
C.两栖(xī) 斡旋(wò) 缄默(jiān) 悄怆幽邃 (qiǎo)
D.龟裂(jūn) 苍劲(jìng) 归省(xǐng) 箬篷覆之 (ruò)
2.(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彗星 抉择 纷至沓来 人情事故
B.萦绕 沙砾 震耳欲聋 相辅相承
C.喧腾 枯燥 川流不息 格物致知
D.缅怀 羁绊 名副其实 轻歌漫舞
3.(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开故乡已多年,记忆中的老井老树依然在梦里萦绕着,无时无刻地在
滋润着我干涸的思维。
B.王老师性格温和,待人真诚,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可数 。
4.(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容这个世界。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
润心灵。
C.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人类经过漫长奋斗方能实现。
5.(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指《大学》《国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古人称谓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家慈”“家严”属于谦辞,“赐教”“赐复”属于敬辞。
D.古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籍贯、官职来命名。
6.(2021八下·讷河期末)下列语法知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一句的主语是“挂红灯”。
B.“良师益友”“风和日丽”“海天一色”的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C.“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D.“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一句的主干是“游客端着相机”。
7.(2021八下·讷河期末)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   。(《关雎》)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北冥有鱼》中描写鹏鸟迁徙南海时磅礴气势的句子是:“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4)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5)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8)《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
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   ,   。
8.(2021八下·讷河期末)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后来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傅雷家书》一书的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具有代
表性的作品有巴尔扎克的《   》、   的
《约翰 克利斯朵夫》。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9.(2021八下·讷河期末)呼唤英雄是人类永恒的情结。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
(1)学校组织题为“礼赞英雄”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内容。
(2)以“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为示例,再列举出两个生活中或文学及影视作品中你知道的英雄形象。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2021八下·讷河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出自文言文《陶潜颖脱不羁》)
【注释】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①渔人甚异之(    ) ②阡陌交通(   )
③颖脱不羁(   ) 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2.【乙】文中与“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
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是   
1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表现他怎样的性格?
(2021八下·讷河期末)阅读《世界还很年轻》一文,回答问题。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水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比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黑夜中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4.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 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15.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②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16.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
1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2021八下·讷河期末)阅读《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一文,回答问题。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② 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达到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④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⑤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不会再繁衍下一代。自然界生物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个物种的消失可能牵扯到其他几十种、上百种甚至上千种生物。因此,如果没有蜜蜂,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
(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18.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19.阅读全文,概况本文说明内容。
20.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1.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加点词“以上”能否删掉?为什么?
22.阅读全文,说说蜜蜂如果消失,对生态有何影响。
四、写作表达
23.(2021八下·讷河期末)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次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A.有误,“戛然而止”的“戛”应读“jiá”;
B.有误,“狩猎”的“狩”应读“shòu”;
C.有误,“两栖”的“栖”应读“qī”;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A.有误,“人情事故”的“事”应为“世”;
B.有误,“相辅相承”的“承”应为“成”;
C.正确;
D.有误,“轻歌漫舞”的“漫”应为“曼”。
故答案为: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答案】B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有误,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用法不当;
B.正确;
C.有误,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褒贬不当;
D.有误,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词语用法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有误,一面对两面,删去“是否”;
B.有误,成分残缺,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面加“习惯”;
C.有误,缺主语,删去“使得”;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5.【答案】A
【知识点】文化典籍;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A.有误,“四书”指的是《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6.【答案】B
【知识点】主谓句;条件复句;主谓短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主干、短语类型、复句关系等相关知识。认真阅读题干结合积累作答。
ACD.正确;B.有误,“良师益友”“风和日丽”是并列短语,“海天一色”是主谓短语。
故答案为:B。
【点评】汉语中语法知识虽然不难但是比较复杂,需要同学们系统学习、灵活掌握。
7.【答案】(1)在河之洲
(2)无为在歧路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晓驾炭车辗冰辙
(5)欲济无舟楫
(6)但余钟磬音
(7)孤蓬万里征
(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故答案为:⑴在河之洲;⑵无为在歧路;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⑷晓驾炭车辗冰辙;⑸欲济无舟楫;⑹但余钟磬音;(7)孤蓬万里征;(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8.【答案】(1)保尔或保尔 柯察金;朱赫来
(2)《欧也妮 葛朗台》;罗曼 罗兰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傅雷家书》是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傅雷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故答案为:⑴保尔或保尔 柯察金;朱赫来;
⑵《欧也妮 葛朗台》;罗曼 罗兰。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⑵这是最常见考查比较多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基本信息的把握。如作家的有关文学常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主要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的分析解读。
9.【答案】(1)示例:讲述英雄的故事 ;“寻找英雄”征文比赛;
“礼赞英雄”黑板报设计;“礼赞英雄”演讲比赛等。
(2)抗疫英雄钟南山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海空卫士”王伟等。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内容。解答此题,要围绕活动主题“礼赞英雄”进行设计,活动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如:“礼赞英雄”演讲比赛。
(2)本题考查知识积累。解答此题,选择生活中或文学及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即可。示例是“英雄称号+人物”的格式,句式要和示例保持一致。如:“英雄机长”刘传健;“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故答案为:⑴示例:讲述英雄的故事 ;“寻找英雄”征文比赛;“礼赞英雄”黑板报设计;“礼赞英雄”演讲比赛等。
⑵抗疫英雄钟南山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海空卫士”王伟等。
【点评】⑴设计活动内容,要紧扣主题,还要考虑合理性和可行性。
⑵解答此题,选择具有乐于奉献、甘于牺牲精神的英雄人物即可。
【答案】10.对……感到诧异;交错相通;束缚,约束;停止
11.①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
②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1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3.不是,他只是作出了抚琴的样子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解答即可。
(4)本题是根据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先要理解具体字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再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乙】陶潜,字元亮,年轻时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凭任自己的体会,不受拘束,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在《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陶潜)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觉。他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门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10.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①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惊异。
②阡陌交通:田间小路四通八达。交通,交错相通。
③颖脱不羁: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凭任自己的体会,不受拘束。羁,束缚,约束。
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辍,停止。
1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句的重要词语有:黄发,这里指老人;垂髫,这里指小孩子;并,一起,这里是都的意思;怡然,愉悦的样子;自乐,自得其乐。整句的意思是:老老少少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②句的重要词语有:但,只;识,体会;琴中趣,琴中的趣味;何,何必;弦上声;琴弦上的声音。整句的意思是: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12.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通过通读两文可知,与“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是陶潜《五柳先生传》里写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概括。“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以看出,陶渊明不是在真正的抚琴,只是作出了抚琴的样子,这体现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另外,由“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也可以看出陶渊明无拘无束,本性率真的性格;“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也能体现他安贫乐道的性格。
【答案】14.没有现成的棉花地;种出棉花变成新被褥需要1年时间;种棉花要天天喷药;公家发被褥。
15.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芜杂(茅草根和芦苇跟的多和密),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费劲),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爱的伟大。
② “竟然”,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母亲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惊讶、心酸以及对母亲的心疼。
16.成功(幸福)是坚持(奋斗、努力)出来的。
17.示例:①爱子心切。如母亲为给我做新铺盖垦荒种棉。②吃苦耐劳。如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屈。③富有耐心。如在棉苗面前,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④朴实而睿智。如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⑤孝顺顾家。如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
【知识点】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比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
(2)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3)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14.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从第②自然段不难看出“村子四周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这几句话就可找到答案。
15.①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赏析句子,可从用词、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角度思考。本句描写对象是“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从“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一句可看出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联系上下文内容,这样写是为了体现草根又多又密,母亲清理费劲,表现母亲辛劳和母爱的伟大。②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和句子含义。抓住里边几个主要词语,结合前后文内容即可得出答案。本句里边,“竟然”是“我”没想到的意思,“睡着”体现母亲劳累,字里行间流露了“我”对母亲睡着的意外、心疼,同时体现母爱伟大。
16.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结合全文,母亲从垦荒开始,一步步走过了艰辛,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收获了累累棉桃,靠的就是坚持。她用自身体会教育孩子,语言虽朴实但有深意。
17.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出母亲的言行,③④段写母亲垦荒种棉,一路走来历尽艰辛;第⑥段写母亲细心又耐心地伺候棉花,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鼓励我;第 ⑦段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由这些情节可以概括母亲的形象。
【答案】18.逻辑顺序。
19.蜜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作比较。运用蜜蜂体重与酿蜜重量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蜜蜂酿蜜多、贡献大的特点。
21.不能删掉。“以上”一词表示多的意思,在文中表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多倍如果去掉则表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 这样表述太绝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以上”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掉。
22.作物无法结出果实、种子,粮食会减少;生态遭到巨大破坏,很多植物濒临灭绝,动物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比较;逻辑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词,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结合思路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内容,即可从文中筛选出句子作答。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几乎表示强调和范围,并不排除有的城市没有立交桥,如果去掉,语气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相符。几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5)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8.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文章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蜜蜂”,②~⑤段从蜜蜂酿蜜蜂,传粉,环境检测,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使用的是逻辑顺序。
19.本题考查说明内容。根据题目“小蜜蜂影响大生态”和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文章说明了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把蜜蜂体重与酿蜜重量作比较,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
2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00倍以上”表示100倍多的意思,是粗略估计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如果去掉,就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
2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①段“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总写了蜜蜂的重要作用。根据第③段“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达到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可概括出:如果蜜蜂消失,粮食就会减少,作物无法结出果实和种子。④⑤段具体说明了蜜蜂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由此可概括出:如果蜜蜂消失,生态遭到巨大破坏,很多植物濒临灭绝,动物生存也会受到威胁。据此作答即可。
23.【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一次相逢一份暖”这个题目涉及的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一次”“相逢”“暖”,针对这三个词,我们不妨作如下的分析:“一次”,既可以指横向上的一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数量上的“一次”,也可以指具有相同经历的纵向上的“几次”,所以在审题时可以考虑这“一次”;“相逢”,根据词典上的解释,应该是指彼此遇见,多指事先没约定的遇见。“一次相逢一份暖”,可以写相逢的是现实中的一个人:多年未见的朋友、久未谋面的老师,也可以跨越时空,写一下历史人物:李白、岳飞、杜甫,在文字里与他们相逢;也可以相逢的是物:久违的故乡、母校的校园,也可以,后两种思路,更容易得高分。
【点评】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