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分钟有多长》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分钟有多长》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2、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钟。
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钟表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幻灯片:完整的钟面,嘀嗒声,秒针走一分钟课件。
  2、学生操作材料:花生、碗、筷子;珠子、线;小组记录表、笔等。
  3、定时器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想想说说,唤醒已有经验。
  1、通过集体、小组或个别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说说以下话题:
  (1)你在哪里看见过钟?
  (2)钟面上有什么?
  (3)钟有什么作用呢?
  (4)除了钟,还有哪些生活用品也能告诉我们时间?
  2、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进行表达。
  3、教师用幻灯展示钟面,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引导语:我们在家里、教室里等许多地方都能看见钟。钟面上有数字1-12,它们有规律地排列着。钟面上还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指向什么数字,就表示现在是什么时间。手表和钟的功能是一样的,我们统称为钟表。有了钟表,我们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二、数数听听,感知一秒钟有多长。
  1、提问:秒针走一格就表示一秒钟,你们觉得一秒钟是长还是短?
  2、鼓励学生用声势自由地表达。
  3、播放一秒钟的"嘀嗒"声,引导学生感知和进一步表达。
  4、小结:一秒钟是很短暂的,"嘀嗒"一声就过去了。
  三、比比做做,感知一分钟有多长。
  1、比较一分钟和一秒钟。
  (1)交流:一分钟时间长?还是一秒钟时间长?一分钟里有多少个一秒钟?
  (2)教师用幻灯演示秒针从数字12开始走一圈,同时引导学生数数,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提问:你觉得一分钟时间大概能做些什么事?
  3、分组操作
  (1)介绍材料和活动规则。
  引导语: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花生,珠子,小组记录表和笔等操作材料,大家可以随便选择,或是用筷子把花生夹到另一个碗里,或是把珠子串进线里,给大家的操作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到了就要停下来,再把刚才的操作结果记录到小组记录表里。
  (2)学生分组操作(播放计时器定时一分钟的课件,学生可边操作边看时间)
  (3)交流操作结果
  引导语:请各组的小朋友都来报报你们一分钟的操作成果是多少,先请第一组,再请第二组,第三组……
  (3)讨论:一分钟时间是长还是短?为什么同样一分钟的时间,有的小朋友做的多,有的小朋友却做的少呢?
  (4)小结:因为做的事情不一样,有的难有的简单,所以结果就会不一样。而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动作有的快有的慢,它们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只有抓紧时间,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5)再次操作,加快速度。
  引导语: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做同样的事情,请你们加快速度,看看这次在一分钟时间里的操作能不能比上次有进步。
  (6)分享第二次操作成果并小结:很多小朋友第二次的操作结果比第一次好的多,这说明只要我们抓紧时间,加快速度,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四、提升总结,学会珍惜时间。
  1.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引导语: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平时的一分一秒呢?
  2.小结:一秒钟、一分钟虽然都很短。但是时间就是由一秒一秒钟,一分一分钟组成的。我们要学会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秒每一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