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木蜻蜓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蜻蜓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流程。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的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自己观察作品,模仿制作木蜻蜓。2.在尝试中不断改进木蜻蜓的翅膀。 课前准备: 工具及材料的准备 生:尺、铅笔。 师:美工刀50、垫纸板50、塑料袋10、蜓翅60、手柄60(按5人小组分好装袋) 双面胶1、创口贴20、成品木蜻蜓、蜓翅-手柄各1、美工刀-尺-铅笔各1(讲台前备用) 提前进班与学生交流,分好小组,确定组别,明确组长。(组长保管好一只成品木蜻蜓,到观察一步时拿出来) 上课前10分钟,发放评价表,组长带领组员分工,并填好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2分 热身后直接出示阿帕奇直升飞机图片。 认识吗?这是美军阿帕奇直升飞机,我们来观看一段飞行视频。 播放美军阿帕奇直升机飞行画面。 美军的阿帕奇直升机是靠什么来飞的?(螺旋桨) 阿帕奇直升飞机厉害吧?别羡慕,他们都是跟中国人学的,公元前500年,我们的祖先就从飞翔的蜻蜓得到启示,制成了会飞的竹蜻蜓,两千多年来,竹蜻蜓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 出示孩子玩竹蜻蜓图。 很多同学都倍感自豪,是吧?你们都玩过竹蜻蜓吗?会做吗? 真的么?做一只会飞的竹蜻蜓可没那么容易哦,想不想来试试? 二、观察竹蜻蜓 3分 请每组组长拿出课前给你们保管的木蜻蜓。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只木蜻蜓。 出示“木蜻蜓”。 为什么叫木蜻蜓?(因为是木头做的) 我们来看看这只木蜻蜓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组长组织学生观察。 就两个部件,真简单。再仔细看看,这两个部件有什么特点?(简单渗透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 蜓翅:两边倾斜方向相反 (旋转时提供升力) 两边等长等厚 (保持平衡) 又薄又轻 (减轻重量) 翅面光滑 (减小阻力) 手柄:细、短 (减轻重量) 想做吗?别着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制作木蜻蜓的步骤吧。 三、了解步骤 3分 看书第25页五幅步骤示意图。 师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告诉大家: 1.材料袋里给大家准备的蜓翅已经把孔钻好了,所以不需要钻孔; 2.削磨蜓翅一步,削需要用美工刀,磨要用到砂纸,老师都给你们准备好了。所以,这个步骤需要作一些调整。 出示制作步骤幻灯。指名学生朗读步骤,注意红字和加粗的部分。 重点讲解用美工刀削蜓翅一步,特别强调安全使用美工刀。 四、领材料,示范削法,小组制作 15分 下面请各组组长上来领取制作材料及工具。 组上上来领回材料分发。 讲解相关材料用途:请大家注意,垫纸板垫在桌上,防止美工刀刻坏课桌,塑料袋是最后装木屑等垃圾的。 下面4人小组一起制作,有问题一起解决,组长、技术员、安全员,记住自己的职责。好,大家动手吧。 学生制作 在完成第一步后,教师重点指导如何用刀削。 刚才听一个同学说,我连苹果都没削过,可怎么削啊?有同学会吗? 请会的同学上来示范。(实物投影) 老师纠错并示范正确的方法。 展示因操作不规范而做出的失败作品。 4人小组一起制作,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致问题如下: ①只削了一边或一面。(教学生先在四面削一刀) ③只削了某个面的一个角。(提醒学生观察成品) ④手柄太细,安装不牢固。(提供双面胶缠绕再安装) ⑤不小心削坏了。(重新拿一个或者建议他与其他组员合作制作) 师尽量在巡视中将大多问题解决,把共性的问题集中解决。 五、试飞改进 4分 指名巡视时发现问题的以及做得好的同学上来试飞展示。进一步总结细节技巧。 小组根据展示进行改进(更灵活,更美观)。准备比赛。(2分钟倒计时) 六、比赛评价 8分 每组的汇报员上台展示,比谁的木蜻蜓飞得高,飞的时间长。 现场颁奖。 拿出评价表,由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组内评价,教师不参与。 交流“一句话感言”。(让尽量多的学生说) 七、拓展延伸 5分 1.今天,我们用木头和竹棒制作了木蜻蜓,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吗? 幻灯出示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事物运用了木蜻蜓的飞行原理? 幻灯出示图片。 送你们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幻灯出示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你懂了吗? 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