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动物长龙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动物长龙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动物长龙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自己的方式,运用关于动物的各种经验建立动物排队接龙的“规则”,拓展对动物的了解。
2、能对接龙“规律”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探索动物之间的联系,并在他人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中共同合作,协调与同伴的关系,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准备:
1、ppt、每组一套不同的动物排队接龙图片。
2、纸、笔、红黄两队标记、五角星。
3、学生对于动物有一定(相当)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漫话动物,分享经验。
师:“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动物吧?谁能说说它们的秘密?”(引导学生大胆讲述自己对某种动物的了解,ppt尽可能出现孩子所说的动物。)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谈论的兴趣,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面前谈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发挥学生谈话的主体性,为后面环节的想象创造提供基础。学生除了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还要充分利用听觉来感知同伴的经验,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了解。此环节教师尽量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说,关注学生对动物常态知识的了解,以及原有的生活经验如何。】
二、典型范例,商量规律。
1、(播放课件)师:“动物们在一起要玩游戏可开心了,瞧,这四个小动物首先聚在一起了。” (画面出现四个动物:牛、羊、马、驴)
师:“你觉得为什么它们四个会排在一起(或是什么让它们的排在一队)?后面可能还会有谁接着排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首先提供学生简单的范例,为学生商量“规律”引路,使他们能较好的运用相关经验开展后面的活动。】
2.师:你们觉得其它动物们也会按照什么的“规律”来接龙呢?(先学生个别自主讲,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接龙)
【设计意图:此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抽象特征的想象空间和综合运用各种经验的机会;教师能了解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以及估计学生会产生哪些“规律”;此时学生也会在同伴间的商量过程中丰富、变通自己原有的“规律”。】
三、分组协商,尝试接龙。
1、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动物接龙游戏,现在请你们也分组去玩一玩,然后请其他组的朋友来猜一猜。”
【设计意图:此环节锻炼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同组学生相互协调能力,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了解学生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基准,鼓励学生不同的想法。】
2、分组,引导学生协商。(提供学生图片、纸和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好记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
3、教师观察学生协商新接龙游戏的思维模式。(教师要帮助学生初步梳理他们自己创造的接龙。)
四、竞赛游戏,动物接龙。
1、第一轮,猜动物接龙“规律”。
(1)师:猜一猜,这一组说的动物可能是按什么“规律”接龙的?为什么?(把学生分成红、黄两队,请某一队其中一组讲述自己的动物接龙。另一队接龙动物,并猜测理由,猜对得五角星。)
【设计意图: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创造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产生联想。】
(2)师:你们商量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初步梳理出他们自己创造的不同“规律”(如按动物种类归类: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等;按动物某些特征归类:卵生的小鸡、蛇、乌龟、小鸭;引用“模式排列”的规律:外形大的动物和外形小的动物间隔排列;根据动物的食物链的排列等),以利于学生不断地分享关于动物的知识经验。】
2、增加规则,再次活动。
(1)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接龙的理由,允许学生产生争辩。
(2)教师提议:对同伴的意见可以提出反驳,并且反驳有理的,可加分。
       反驳同伴意见,理由不成立的,则扣分。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活动,学生开始逐渐进入状态,在猜的过程中开始有了同伴间的交流和辩论,有了加分、扣分能更好地帮助一些只顾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去倾听同伴的见解,以及认真思考后再表达的习惯。】
(3)分组商量,游戏继续进行(教师引导学生要增加规律的难度,不要让对方队轻易猜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