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将密时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1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救版必修1+必修2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当代散文,是一种从天地万物中取材,以简短精悍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把感情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相融合,来抒写心态性灵,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体验,用以陶情冶性,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学样式。
这种文学散文,绝大多数是抒情性质的。虽然根据抒情方式和具体内容的差别,散文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和议论三大类,但写人叙事、写景、议论的目的又都归结于作者的主观抒情。因此,散文中抒情性的文学散文居多。
散文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因为它首先富于感情美、思想美和意境美,也由于它富有文采斐然的辞藻美。
在散文写作中,有一个术语叫“散文笔调”,所谓散文笔调,除了是说散文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外,更主要的是说散文语言优美,具有文情并茂的艺术特点。散文语言美表现为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清新自然、富于节奏感并饱含着诗意美等等,但就散文的语体本色和文体意识的强化而言,语言的形象、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是最为重要的。
所谓“语言的形象”,即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传达声音声响,惟妙惟肖;抒发感情情真意切,意在境中;议论说理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语言有较强的表现力,能产生可视可听可触的形象感。像朱自清写月下荷塘的景致,鲁迅写百草园中的情趣,都是这样的语言。
所谓语言的自然、亲切,就是要潇洒活脱,富有“谈话风”,讲究“清雕琢”。散文的这种语言风格往往是抒情情深款款,议论娓娓动听,叙事如叙家常,清新淡雅,毫无艳淫造作之气。散文的语言,虽然讲究文采,需要雕饰,但却是“清雕琢”。所谓“清雕琢”,即不靠词句的华丽繁扉,它的雕饰主要是放在如何自然地、逼真地写人叙事绘景上,使语言具有形象、自然、亲切之风。散文语言恰恰是在雕饰与平易、跳跃与缓慢之间,潇洒中流露着自然,自由中显示出亲切的“谈话风”。中国现代散文家李广田很得其精妙:“诗人可以夸张,夸张了还令人不感到夸张;散文则常常是老实朴素,令人感到日用家常。”
写散文很近于自己心里说自家事,或者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常是随随便便并不怎么装模作样,所以,散文的艺术就是一种看不出艺术的艺术。像朱自清的《给亡妇》、巴金的《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中那种拉家常、说悄悄话的语言,虽雕饰不多,但情深意切,如泣如诉,写出了生离死别的无限挚情。朱自清、巴金的这种“谈话风”“清雕琢”的语言,是散文进入炉火纯青境界的表现,是散文艺术的正宗规范。
(摘编自杜福磊《散文美学》,有删改)
1. 下列关干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的语言美有多种表现,但从语体和文体角度来看,形象、自然、亲切是最重要的。
B. 只有画面感极强、给人如在眼前之感的散文语言才能称之为形象的语言。
C. “清雕琢”是指在散文创作中,清除雕琢与修饰,以朴实的语言写景状物,表现人与物的原貌。
D. 散文就是自己心里说自家事,或者对着自己人说别人家的事,是一种“看不上艺术的艺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阐述了散文的定义,然后从散文分类和散文写作目的角度强调了散文的抒情性特色。
B. 文章指出散文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于其感情美、思想美、意境美和辞藻美等诸多因素。
C. 文章逐层展开论述了散文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富有节奏感并饱含诗意美的特点。
D. 文章阐述的核心是散文的语言特点,观点集中,论证有力,语言通俗易懂,富有亲和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篇散文不能做到感情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相融合,严格来讲,就不算好的散文。
B. 散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采斐然的辞藻美很关键,可见,好的散文都注重辞藻的华美。
C. 散文语言只有自然、采切,才能给人深情款款、娓娓动听、如叙家常、清新淡雅的美感享受。
D. 朱自清、巴金等人的“谈话风”“清雕饰”的语言特点启示我们:写作中切忌矫揉造作。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干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B项,“只有……才”是错误的。由原文“所谓‘语言的形象’,即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传达声音声响,惟妙惟肖;抒发感情情真意切,意在境中;议论说理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知,“语言的形象性”包括多个方面,并不是只有画面感极强、给人如在眼前之感的散文语言才能称之为形象的语言。
C项,“清除雕琢与修饰”是错误的。由原文“所谓‘清雕琢’,即不靠词句的华丽繁扉,它的雕饰主要是放在如何自然地、逼真地写人叙事绘景上,使语言具有形象、自然、亲切之风”可知,所谓“清雕琢”并不是清除雕琢与修饰,而是不靠词句的华丽繁扉。
D项,“就是”是错误的。由原文“写散文很近于自己心里说自家事,或者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可知,是“近似于”,而不是“就是”。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只论述了语言形象、自然和亲切的特点,未展开论述“简洁凝练”和“富于节奏感并饱含诗意美”。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好的散文都注重辞藻的华美”是错误的。文章最后一段举巴金等人的例子说明好的散文不一定都要讲究辞藻美。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居近湖滨归钓迟
琦君
我生长在杭州,也曾在苏州住过短短一段时期。两处都被称为天堂,可是一样天堂,两般情味。这也许因为“钱塘苏小是乡亲”,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它格外有一份亲切之感。平心而论,杭州风物,确胜苏州。打一个比喻,居苏州如与从名利场中退下的隐者相处,于寂寞中见深远,而年轻人久居便感单调少变化。住杭州则心灵有多种感受。西湖似明眸皓齿的佳人,令人满怀喜悦。古寺名塔似遗世独立的高人逸士,引人发思古幽情。何况秋月春花,四时风光无限,湖山有幸,灵秀独钟。可惜我当时年少春衫薄,把天堂中岁月,等闲过了。莫说旧游似梦,怕的是年事渐长,灵心迟钝,连梦都将梦不到了。因此我要从既清晰亦朦胧的梦境中,追忆点滴往事,以为来日的印证。若他年重回西湖,孤山梅鹤,是否还认得白发故人呢?
我的家在旗下营一条闹中取静的街道上。街名花市路,后因纪念宋教仁改名教仁街。这条路全长不及三公里,而被一条浣纱溪隔为两段,溪的东边环境清幽。东西浣沙路两岸桃柳缤纷,溪流清澈。过小溪行数百步便是湖滨公园。入夜灯火辉煌,行人如织。先父卜居于此,就为了可以朝夕饱览湖光山色之胜。他曾有两句咏寓所的诗:“门临花市占春早,居近湖滨归钓迟。”父亲不谙钓鱼之术,却极爱钓鱼。春日的傍晚,尤其是微雨天,他就带我打着伞,提着小木桶,走向湖滨,雇一只小船,荡到湖边僻静之处,垂下钓线,然后点起一支烟,慢慢儿喷着,望着水面微微牵动的浮沉子而笑。他说钓鱼不是为了要获得鱼,只是享受那一份耐心等待中的快乐。他仿着陶渊明的口吻说:“但识静中趣,何须鱼上钓。”他曾随口吟了两句诗:“不钓浮名不约愁,轻风细雨六桥舟。”我马上接着打油道:“归来莫笑空空桶,洒满清樽月满楼。”父亲拍手说“好”,我也就大大地得意起来。
夏夜,由断桥上了垂柳桃花相间的白公堤,缓步行去,就到了平潮秋月。凭着栏杆,可以享受清凉的湖水湖风,可以远眺西湖对岸的黄昏灯火市。临湖水阁中名贤的楹联墨迹,琳琅满目。记得彭玉麟①的一副是“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蘋秋老;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老,水面风寒。”令人吟诵回环。白公堤的尽头即苏公堤,两堤成斜斜的丁字形,把西湖隔成里外二湖。两条堤就似两条通向神仙世界的长桥。唐朝的白居易和宋朝的苏东坡,两位大诗翁为湖山留下如此美迹,真叫后人感谢不尽。外西湖平波似镜,三潭印月成品字形的三座小宝,伸出水面。夜间在塔中点上灯,灯光从圆洞中透出,映在水面。塔影波光,加上蓝天明月的倒影,真不知这个世界有多少个月亮。李白如生时较晚,赶上这种景象,也不至为水中捞月而覆舟了。
六月十八是荷花生日,湖上放起荷花灯,杭州人名之谓“落夜湖”。这一晚,船价大涨,无论谁都乐于被巧笑倩兮的船娘“刨”一次“黄瓜儿”。十八夜的月亮虽已不太圆,却显得分外明亮。湖面上朵朵粉红色的荷花灯,随着摇荡的碧波,飘浮在摇荡的风荷之间,红绿相间。把小小船儿摇进荷叶丛中,头顶上绿云微动,清香的湖风轻柔地吹拂着面颊。耳中听远处笙歌,抬眼望天空的淡月疏星。此时,你真不知道白己是在天上还是人间。如果是无月无灯的夜晚,十里宽的湖面,郁沉沉的,便有一片烟水苍茫之感。
(选自琦君《西湖忆旧》,有删改)
[注]①彭玉麟,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师。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住在苏州的感受,意在烘托杭州风物之美,从而表达作者对杭州的情有独钟。
B. 文章回忆和父亲一起钓鱼的情景,把父女之间的天伦之乐表现得十分充分,充满温馨气息。
C. 彭玉麟的对联和白公堤、苏公堤以及三潭映月,体现了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交相辉映。
D. 文章引用了许多诗句,使得作品语言在华丽的辞藻之外平添了许多典雅气息和文化气息。
5. 文章结尾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6. 文章标题“居近湖滨归钓迟”改为“西湖忆旧”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4. D 5. ①多种感官描写相结合,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艺术美感。对荷花灯、荷叶、水波、小船儿、淡月疏星等的视觉描写和对远处笙歌的听觉描写以及湖风清香的嗅觉描写、清风拂面的触觉描写相结合,生动再现了杭州“夜游湖”的美好情景。②巧妙突出画面色彩,营造出鲜明美丽的如画美景。粉红色的荷花灯、碧波绿色的荷叶,色彩搭配鲜明,极具美感。③自然地运用古诗词意象,使语言有清丽典雅之美。如“碧波”“绿云”“笙歌”“淡月疏星”等,凝练准确,古典气息浓郁。
6. 示例一:可以。①文章看似写了钓鱼,但着重在于回忆和父亲在西湖一起度过的美好日子,所以可以改为“西湖忆旧”。②文章并不是完全写湖边钓鱼,而是描写西湖风景居多,所以用“西湖忆旧”做标题为宜。
示例二:不可以。①“西湖忆旧”这个题目过于宽泛,不如“居近湖滨归钓迟”来得角度小巧,贴近文本;;②从文章来看,“忆旧”是内容之一,但文章着眼点不在忆旧,而在于表达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傍晚时分还去垂钓,那份淡泊和闲适的心境也与西湖之美密切相关。三潭映月和“落夜湖”也都是围绕喜爱之情来写的。因此用“居近湖滨归钓迟”更能突出作者情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结合文本内容逐一进行对照分析。
D项,“华丽的辞藻”错误,文章语言特点总体上是质朴、自然的。
故选D。
【5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指出手法,分析句子。(4)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含义和作用。题干为:文章结尾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题模式:(1)运用了何种手法或具有何种语言特色+分析手法或特色+表达效果;(2)浅层句意+深层情感。
艺术特色上,划线句子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由近及远、借助色彩对比,多角度多侧面描绘,给人身临其境的画面感和意境美,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和诗情画意,生动形象,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
结构上,划线句子既然照应题目“居近湖滨归钓迟”和上文“六月十八是荷花生日,湖上放起荷花灯,杭州人名之谓‘落夜湖’。这一晚,船价大涨,无论谁都乐于被巧笑倩兮船娘‘刨’一次‘黄瓜儿’。十八夜的月亮虽已不太圆,却显得分外明亮”,又引出下文“如果是无月无灯的夜晚,十里宽的湖面,郁沉沉的,便有一片烟水苍茫之感”。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情感主旨或表达效果上,突出了西湖的夜景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升华了主旨情感。
【6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标题作用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把握文章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主要内容;点明时间地点,创设写作环境或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中心思想,突显情感倾向;揭示主旨大意,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内容、环境、结构、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题干为:文章标题“居近湖滨归钓迟”改为“西湖忆旧”可以吗?为什么?结合文本看,答案并非唯一的,答“可以”或者“不可以”均可。
若选择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总结理由:因为从写作视角或内容而言,这篇文章并没有全方位展示与西湖有关的回忆,只截取了“居近湖滨归钓迟”这一侧面来写作,用“西湖忆旧”做题目,开口过大,导致内容和题目照应不周。从主题表现而言也仅是回忆父亲“居近湖滨归钓迟”的场景和画面,借助父亲所言 “他说钓鱼不是为了要获得鱼,只是享受那一份耐心等待中的快乐”表达了对西湖夜色清幽静谧美好景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使用“西湖忆旧”不能契合这一主题。结构上看,开头部分作者说“因此我要从既清晰亦朦胧的梦境中,追忆点滴往事,以为来日的印证。若他年重回西湖,孤山梅鹤,是否还认得白发故人呢?”而本篇只是点滴之一,只属于忆旧中的一个片段,不能涵盖忆旧的所有内容,所以不能改为“西湖忆旧”。 若用“西湖忆旧”这个题目应该是通过有关西湖的二三往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表达对旧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从而启发读者要学会珍惜,而本文的结构安排中只表达了对与父亲在一起的美好生活的怀念。
若选择“可以”,思路上和“不可以”一样,也是按照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三方面考虑,解答时与“不可以”的内容相反,抓住能表现“西湖忆旧”的视角照应“可以”即可。
【点睛】高考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选取材料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材料,结构成篇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主要是散文的立意,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文章的主题。
(一)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
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
“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
(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
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
(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
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
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
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系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200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较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2020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二:
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2010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据统计,201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168.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注]1Gw=1000kw。YOY,增长率,是指当期的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动多少。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
材料四:
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截至2016年底,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
(摘自东吴证券公司《2017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发展态势较好,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劲,但也有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负面影响。
B. 2010年以来,中国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至2016年底,中国累开装机168.73GW,但装机增长率自2009年以来已经走低。
C. 由于风力发电是把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再转换成电能,所以风力发电较之火力发电拥有清洁、可再生、基建周期短等优点。
D. 天润等分散式风电民营企业,其发展能够超过人们的预期,一方面是政府政策的引导,更多的则是因为投资少、效益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先从水力发电谈起。然后将中国的风电行业的发展和欧洲、美国以及加拿大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了全球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
B. 由材料二可知,从2006年至2016年底我国累计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占全球三分之一强。
C. 相较于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我国的风力发电,自2006年以来装机年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D. 材料三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介绍了风力发电的原理、优点和适宜发展风力发电的地域、地形。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答案】7. D 8. C
9. 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D项,“更多的则是因为投资少、效益高”错误,原文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投资少”是其中一种分散式发电的特点,选项以偏概全,曲解文意。故D错误。
故选D。
【8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整合和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结合文中的对应句子对读选项,找到细微的差别,重点注意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本题属于非连续性阅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材料中图表的解读,关注数据间的比较。
C项,“自2006年以来装机年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错误,根据图表可知,2007年、2009年、2013-2015年是上涨趋势,故C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明确各材料的重点,锁定答案区域。关于本题,我们应重点阅读第四段,筛选出政府在风力发电方面采取的措施的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由“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可知政府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
由“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可知政府促进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
由“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可知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義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遂拜护军,其后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
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名曰《兰亭集序》。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B.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C.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D.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本意是移动,搬换,转变,古代也可指贬谪,放逐,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
B. 吏部尚书,吏部的最高长官,六部尚书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C.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D. 金紫,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魏晋以后,光禄大大被授予金章紫授,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
A. 王羲之出身名门,擅长书法。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大官;他擅长隶书,古今第一,笔势像浮云飘忽,像惊龙矫健。
B. 王羲之富有才气,深受爱重。他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延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待中、吏部尚书,都不就任。
C. 王羲之体恤百姓,很有远见。东方发生饥荒,他开仓赈济,并请求例延减税;殷浩想要北伐,他劝阻无果,认为其必败,果如其然。
D. 王羲之任性率真,喜好山水。他生性喜鹅,为了得到会稽一老太养的鹅,居然抄写《道德经》换取;会稽有好山好水,就想终老于此。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
(2)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十三岁时,曾经拜谒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
(2)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意是:王羲之去官后,与东方人士尽情游玩山水,渔猎取乐。又和道士许迈一起研究服食丹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东方诸郡,登遍了名山,泛舟沧海。
“官”是“去”的宾语,意思是“离开官职”,不能断开,排除BC;“不远千里”是一个成语,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错误,应是掌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D项,“为了得到会稽一老太养的鹅,居然抄写《道德经》换取”错误,原文是“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可见,是为了得到道士的鹅。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十三岁时,曾经拜谒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他很奇特。关键词:讷,木讷;“未之奇”,宾语前置;尝,曾经;异,意动用法,认为他很奇特。
(2)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关键词:诣,到;因,就,于是;累日,多日。
【点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祖父王正,担任尚书郎。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十三岁时,曾经拜谒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当时很兴吃牛心炙,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颛割了先给王羲之吃,於是开始知名。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从家中徵召出来任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他任参军,多次升迁任长史。庾亮临去世前,上疏称王羲之清贵有见识。迁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王羲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侍中、吏部尚书,都不就任。再拜授护军将军,又推托迁延不就职。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看重他,劝他赴命,于是被任命为护军。王羲之任护军后,又苦苦请求任宣城郡,不同意,就任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殷浩与桓温不和,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宁在於内外和睦,於是写信给殷浩劝诫他,殷浩不听。殷浩要北伐时,王羲之认为必然失败,写信劝止,言辞非常恳切。殷浩出征了,果然被姚襄打败。
当时东方发生饥荒,王羲之自己决定开仓赈济。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他的话多被采纳。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会集,并亲自作序来申明其志,名叫《兰亭集序》。有人拿潘岳的《金谷诗序》来比他这篇序文,把王羲之比作石崇,他听说后很高兴。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因此要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拿笔,写好后,用笼子装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他就是这样任性率真不做作。(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太婆,拿着六角竹扇卖。王羲之在扇子上写上字,每把扇子五个字。开始老太婆有些生气。於是他对老太婆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字,可以卖一百钱。”老太婆就这样对人说,人们都争着买。有一天老太婆又拿扇子来,王羲之笑着不说话。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去官后,与东方人士尽情游玩山水,渔猎取乐。又和道士许迈一起研究服食丹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东方诸郡,登遍了名山,泛舟沧海。五十九岁时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
天农寺同景玉桐君①
施润章
远山齐木杪②,一带晚烟横。
月照竹林早,露从衣袂生。
云中孤塔隐,峰顶怪禽鸣。
偶借支公榻③,萧然梦亦清。
[注]①这首诗写于康熙七年(1668年)夏末秋初,诗人由家乡赴浙江杭州、绍兴一带游览之时。景玉桐是诗人的朋友。②木杪(miǎo):树梢。③支公榻:指代天衣寺的床榻。“支公”指东晋佛学家支遁,好谈玄理,曾与定居在会稽的书法家王羲之交游。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天衣寺远处的山影与树梢相齐,后句写远山前漂浮着玉带似的雾霭。
B. “露从衣袂生”,“生”字用得很形象,滴滴夜露打湿衣袖显示出初秋之夜的清冷。
C. “峰顶怪禽鸣”写怪禽的鸣叫,一个“怪”字,表现了诗人的厌烦之情。
D. 诗歌虚实结合,前三联实写所见之景,后一联想象梦中,感触,虚实相生,突出了环境的清幽。
15. 请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诗的写景技巧(艺术)。
【答案】14. C 15. (1)全诗抓典型意象以时间为序。以“寒水”开始,“烟火”告终,中间历叙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边烽,给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诗人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的不断变动而变化,从惶恐而至欣慰。
(2)颔联颈联以动写静、视听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相生。描绘了山区傍晚肃杀阴森的景象:“怪禽”在荒凉凄寂的旷野上鸣叫,已令人闻之惊惶不安,又碰上夕阳下山,山里渐渐暗下来,孤单的行人更加感到不寒而栗。动静、声色均骇人耳目。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选项涉及角度包括: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C项,“表现了诗人的厌烦之情”错误,应该是惊惶不安。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特色或写作技巧的能力。答题模式为:明手法(特色)+分析手法+对情感表达的作用。题干为:请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诗的写景技巧(艺术)。题干明确了答题视角为写景技巧。常见写景技巧有:(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 对比 夸张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设问 互文等;(3)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引用典故 象征 铺陈 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 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5)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 空间的上下结合 高低结合;(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7)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8)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
本诗从多角度多侧面写景,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画面感。
诗的前四句是以景写情,突出视觉和感官,侧重宏观、全景角度。首句写天衣寺远处的山影与树梢相齐,后句写远山前漂浮着玉带似的雾霭。“月照竹林早”写月亮早早升起来,竹林被月色笼罩,以上三句为视觉,由远而近由高到低,以实写为主。“露从衣袂生”,“生”字用得很形象,滴滴夜露打湿衣袖显示出初秋之夜的清冷,这是诗人的主观感觉,由实到虚虚实相生,给人清幽、凄寒、萧瑟、冷寂的孤独感觉。
颈联“云中孤塔隐”写视觉,突出环境的静谧,“峰顶怪禽鸣”写听觉,以怪禽的鸣叫营造令人恐怖的氛围,以动写静,具有鸟鸣山更幽的效果。
【点睛】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于是发出了浩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桑之未落 (2). 其叶沃若 (3). 忳郁邑余侘傺兮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5). 邹忌修八尺有余 (6). 而形貌昳丽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忳”“侘傺”“昳”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32年来,王继才夫妇昼夜交替,周而复始,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开山岛上如期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两个人的五星紅旗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志和尊严,更饱含了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 )这朴质无华的话,正是他们夫妻多年 、默默奉献的动力所在,高尚的家国情怀,不是靠空喊口号,而是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动说话。他们吃尽了难以想象的辛苦,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好了别人不想干、干不好的工作。 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怨无悔,什么是 。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王继才夫妇守卫开山岛,能持之以恒坚持32年,实属不易,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等,更不容易。这不仅要接受生理、心理上的考验,更加严酷的考验是:犯罪分子将这个人迹罕至的荒岛当作难得的“风水宝地”和“避风港”,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也好, 的犯罪分子也罢, 靠恐吓或金钱美色买路都无济于事,他们绝不 ,以铮铮铁骨、凛然正气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保护开山岛那片净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他们夫妻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对基层民兵的果敢刚毅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不懈追求,什么是刚正不阿。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岛就是国,家就是岛,开山岛虽小,却是祖国的东门,你不守我不守,谁守?”
B.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开山岛虽小,却是祖国的东门,你不守我不守,谁守?”
C. “开山岛虽小,却是祖国的东门,你不守我不守,谁守?家就是岛,岛就是国”
D. “你不守我不守,谁守?开山岛虽小,却是祖国的东门,岛就是国,家就是岛。”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勇于担当 矢志不渝 笑里藏刀 放虎归山
B. 相濡以沫 忠贞不渝 两面三刀 网开一面
C. 相濡以沫 忠贞不渝 两面三刀 放虎归山
D. 勇于担当 矢志不渝 笑里藏刀 网开一面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王继才夫妇守卫开山岛,能持之以恒坚持32年,实属不易,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等困难,更不容易。
B.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王继才夫妇守卫开山岛,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实属不易,能持之以恒坚持32年更不容易。
C. 王继才夫妇在极为艰苦的系件下守卫开山岛,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等困难,实属不易,能持之以恒坚持32年更不容易。
D. 王继才夫妇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守卫开山岛,能持之以恒坚持32年,实属不易,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更不容易。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这里需要填写的是王继才夫妇的话。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说这个小岛的重要性,再表示守岛的决心,D项先说守岛再说小岛重要,不合逻辑;C项将表示小岛重要的句子隔开,语序不当,这样就排除了CD项;再比较AB项,A项中“岛就是国,家就是岛”语序不当,应该由小到大,即“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排除A项。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勇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境是歌颂王继才夫妇担当责任,默默奉献,应选“勇于担当”。
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忠贞不渝,忠诚坚定,永不改变。语境说王继才夫妇吃尽了难以想象的辛苦,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却依然不改变守岛的决心,应选“矢志不渝”。
笑里藏刀,意思是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挑拨是非,耍两面手法的人。语境形容犯罪分子对王继才夫妇采取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应选“笑里藏刀”。
放虎归山,意思是指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网开一面,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语境中有“以铮铮铁骨、凛然正气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应选“网开一面”。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为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
原文语病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王继才夫妇守卫开山岛”,语序不当,此句重点强调“王继才夫妇”,应将主语放到最前面,排除B项;“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等”成分残缺,应在此句后面加“困难”,排除D项;“能持之以恒坚持32年,实属不易,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等,更不容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实属不易”针对的应是“克服无水无电、缺医少药、寂寞无助等困难”,“更不容易”针对的应是“能持之以恒坚持32年”,排除A项。
故选C。
20.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1月8日在图书馆403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讲座主要牵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文化知识。
二、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淦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文化大餐。
三、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淦老师的精彩讲座。
学校教务处
2018年1月10日
【答案】①“牵涉”改为“包括”;②“应邀”改为“邀请”;③删掉“抛砖引玉”及其后的逗号;④“拜托”改为“希望”;⑤“莅临”改为“到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家大舍小令外人”。(2)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3)避免合同语言的歧义、歧解。(4)一些词语(包括成语),它用于某一方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①“牵涉”指一件事情关联到其他的事或人。不合语境,应改为“包括”。②“应邀”指接受邀请。此处说的是主办方,应改为“邀请”。③“抛砖引玉”是谦辞,应删去,且其后的逗号也删去。④“拜托”是敬辞,应改为“希望”。⑤“莅临”的意思是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应改为“到达”。
【点睛】作答语言表达得体题,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该题主要考核“敬词、谦词的使用”。
21.右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高一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来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内容,要求是“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其次就是认真观察流程图的流程,根据流程图的内容回答问题解答。本题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流程是自学——问题——讨论、听课——规律——练习;根据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进行自学发现问题,然后同学进行讨论、听课,通过讨论、听课发现问题的规律,最后进行练习巩固解决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流程图的内,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其次,读懂框架关系及流程,要尽量把它们体现在答案中。即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图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结构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箭头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然后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一则“稻城亚顶景区推有偿搜救,部分区域搜救费2万起”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并在驴友圈内引发热议。8月21日,四川甘孜州稻城亚顶景区公布将实施有偿搜救制度,景区分不同区域,搜救费用为1.5万元起加2万元起。之所以如此,景区给出的理由是每年因为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的搜救,景区要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因搜救费用和游客产生纠纷。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而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我看有偿救援制度
四川稻城亚丁景区公布的有偿搜救制度引起众议。有人认为此举有利于减少纠纷;也有人担心收费标准缺少监管机制,滋生恶意抬价的事件;还有人称生命高于一切,有偿搜救与现行普世价值观相悖。
依我之见,在合理机制下运作的有偿搜救制度不仅是可接受的,更是应该接受的。而凡事都以“生命高于一切”作托辞的伪人文精神,实质上无异于道德绑架。
首先,有偿搜救与生命至上并不相违。恰恰相反,这正是生命之珍贵的体现之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明文规定,人们才不会抱着侥幸心理,在红线的周遭试探,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伤亡率,真正诠释生命至上的内涵。将生命与金钱等物质因素联系并不等于漠视生命。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废除的第一项法案便是上届总统奥巴马力排众议通过的医疗保险。在美国,医疗金额之高令人咋舌,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珍视国民生命的国家之一。这一点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其次,落难游客的命值得珍视,搜救队员的命也同样无价。让一些素昧平生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弥补游客因疏忽而犯的错,不也是漠视生命的体现吗?几年前的天津爆炸震惊全国,人们关心财产损失、遇难人数、责任追究,却鲜有人知道那天夜里,有多少消防员因此丧生。
最后,“生命高于一切”这句话也并不全然正确。更贴切的应是“珍爱生命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正如苏格拉底把“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语改成“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样。俗话说天助自助者,你无法救一个自杀者两次。文件中明确表示该制度针对“因非法穿越而引发相关费用的游客”。他们并不是惜命者。自己都不愿珍视的生命却要求别人赌上自己性命无偿救援,已然构成道德绑架。
《小王子》里说“这支玫瑰并无甚特殊,是你在玫瑰花上倾注的心血让它弥足珍贵”。生命也是同理。人的生命并不是生来就无价的,是你,和一切爱你的人在上面的情感投入使它值得珍视。何以珍贵?唯有先意识到其珍贵。而成熟、系统的有偿搜救制度,不失为一个加强意识的好方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社会问题,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一则“稻城亚顶景区推有偿搜救,部分区域搜救费2万起”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并在驴友圈内引发热议。主要抓住“景区给出的理由,是每年因为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的搜救,景区要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因搜救费用和游客产生纠纷”“有偿搜救”分析立意。那些违反景区规定私自探险的游客,应该为搜救费用埋单。那些在开放景区范围内正常线路上游览的游客,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险,景区都应当无偿给予救援。即便游客有错在先,搜救需要收费,景区也要坚守生命至上原则,先救人要紧,既不能因为担心事后费用纠纷而在搜救行动上有所怠慢,更不能搞什么“先付费、后搜救”等。对有偿搜救,可以持认可赞同的态度,也可以反对,还可以辩证认识。还可以从景区给出的理由分析,应该如何遵守规则,守法等方面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遵守规则,做一个守法守纪的人;“有偿搜救”的落脚点不应该是有偿;有偿搜救,并不是一场生命和金钱的交易;要遵守生命至上原则做事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在合理机制下运作的有偿搜救制度不仅是可接受的,更是应该接受的”。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有偿搜救与生命至上并不相违;落难游客的命值得珍视,搜救队员的命也同样无价等。最后可以写感悟或做法,如“人的生命并不是生来就无价的,是你,和一切爱你的人在上面的情感投入使它值得珍视。何以珍贵?唯有先意识到其珍贵。而成熟、系统的有偿搜救制度,不失为一个加强意识的好方法”。
【素材】
1.社会上充斥着反对的声音,“天价搜救”的阴影尚存于普通民众心中。生命之重本应令每一次搜救都理所当然,此制度是否冰冷无情、违背了道德准则呢?在一条鲜活的生命面前,竟要用如此冰冷僵硬的制度乃至金钱去衡量吗?
2.制度是为了维系规则而存在的。恰恰是因为游客对规则的漠视与不自知,才以身涉险。景区实行这一制度并非不愿救援或是从中牟利,究其原因,是希望能通过这一手段向在景区内做出“非法行为”的游客发出警告,以此强调规则的不容忽视。此举一来对非法现象做出有力的打击措施,二来也保护且强调了规则的庄严、不可侵犯。诚然,民众考虑的道德问题不无道理,但我相信,若是一旦发生意外,景区必然会秉承着“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进行搜救。或许是由于制度刚刚出台,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此制度是从维护旅客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善意思维出发,有较大的可取性。古人讲求“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立足于规则本身,才能迈出修身树德的第一步。
3.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也正是因为女乘客漠视规则与司机争执而造成的血泪后果。细数以往桩桩案例,多与漠视规则逃脱不了干系。事后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我们行走于世,每一条规则都是前人经验与教训的总和,百利而无一害。规则不能仅仅以模糊的面目存于群众心中,而应披上制度的外衣,限制不法分子的恶行,无形之中营造出和谐舒适的社会氛围,进而提升个人素质道德。
4.恪守规则是需要经受考验的。在群体性的漠视规则之中,谁能保持本心,坚定信念,谁便能多收获一份从容,一份睿智,在岁月的洪流中站得更直、更稳。时代在变,规则也慢慢完善,“有偿搜救”制度会在实践之中更具规范性,“天价搜救”等忧虑也会得以消除。在世俗的诱惑面前,若是谨遵规则,其道德修养便能焕发出更明亮的光芒。
5.恪守规则方能修身树德,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愿我们都能恪守规则,在规则的界限内凌空起舞,书写人生的曼妙多姿。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