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单项选择题
1.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2.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的都城在(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建康
3.[2019·成都]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8年
4.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下列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  )
A.多次下诏释放奴婢
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5.“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B.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C.完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促进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6.[2020·株洲模拟]《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  )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
7.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反映了东汉后期的哪一社会状况(  )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 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8.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是(  )
A.大泽乡起义 B.军阀混战 C.黄巾起义 D.外戚干政
9.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结果
10.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课题是(  )
A.《两汉的科技文化》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东汉的兴衰》 D.《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1)材料一中的“大汉”是谁开创的?这段话是谁说的?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
材料三 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2.C 3.C
4.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具体史实的了解和区别能力。光武帝在位期间进行机构改革,合并郡县,裁减官员,C项表述错误。A、B、D三项都是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所以答案选择C项。
5.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中治世的出现,在本质上是统治者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实现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结果,B项符合题意。D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A、C两项有一定的干扰性,A项是治世的表现,C项是调整政策的措施之一。所以答案选择B项。
6.C 7.C 8.C
9.C 【解析】 184年,张角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故答案选C。
10.C
11.(1)刘邦。光武帝刘秀。
(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状况。
(3)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