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通过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到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等。
4.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5.认识到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技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
《齐民要术》、圆周率。
教学难点
祖冲之的卓越贡献和优秀的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学习《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来探讨这些问题吧。(板书课题)
二、互研探究
互动活动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互动活动二 科学家祖冲之
自主阅读课本P98~99内容,完成第2题。
2.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大成就。那么,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贡献呢?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1)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相比较,只相差50秒;他造出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他设计制造的水碓磨,能同时舂米、磨面;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2)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实践,祖冲之具有耐心细致、勤奋刻苦的品质。
互动活动三 书法、绘画与雕塑
自主阅读课本P99~102内容,完成第3~7题。
3.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99页书法的相关内容,问: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很大成就,为什么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能取得很大成就?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有谁?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锤繇、故昭和王羲之。
4.王羲之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地位如何?为什么称王羲之为“书圣”?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他特别擅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5.东晋最伟大的画家是哪位?他的作品有哪些?代表作有什么特点?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作品特点: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6.石窟艺术的代表有哪些?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7.教师展示课本第101页的《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和102页的《帝后礼佛图》,问: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
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三、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二)展示提升
说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从科学家、生活朝代、主要成就、历史意义着手)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魏晋南北朝文化部分的知识,到现在为止就学完了。为使同学们有一个整体印象,现请大家自行设计总结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表。
领域
人物
主要成就
农学
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数学
祖冲之
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第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书法
锤繇
楷书、草书等
王羲之
代表作《兰亭集序》;“书圣”
绘画
顾恺之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周塑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五、板书设计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2.科学家祖冲之
3.书法、绘画与雕塑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