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高效课堂日耳曼人占领帝国政权保存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还延续了上千年,它是怎么做到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板书课题学习目标: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1、知道东罗马帝国建立的基本概况,知道《查士丁尼民法典》颁布的时间、目的、内容、影响。2、知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标志及原因。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课标要求视频播放:查士丁尼395年,狄奥多西大帝去逝,其下两子平分他的帝国。霍诺里乌斯成为了西罗马的皇帝,阿卡迪乌斯成为了东罗马的皇帝。395罗马帝国分裂5277世纪“黄金时期”9世纪查士丁尼继位阿拉伯人入侵145311世纪外族入侵476西罗马帝国灭亡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灭亡565帝国拜占庭14世纪初395年,狄奥多西大帝去逝,其下两子平分他的帝国。霍诺里乌斯成为了西罗马的皇帝,阿卡迪乌斯成为了东罗马的皇帝。中间为查士丁尼一世查士丁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色雷斯农民,但他靠军功受到重用。518年,查士丁被拥立为拜占廷皇帝,为查士丁一世。因查士丁膝下无子,他便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518年之后,查士丁尼更是以养子的身份协助查士丁制订国内外的重要政策。由于政绩优异,他获得了“恺撒”和“奥古斯都”的封号。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新知讲解东罗马帝国帝国版图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帝国盛况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进入一个“黄金时代”结合课本47页版图思考:什么成就了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新知讲解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农业商业?社会比较稳定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版图范围?地理位置优越④经济比较活跃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查士丁尼对外扩张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新知讲解拜占庭帝国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识图学史《查士丁尼法典》尼查士丁查士丁尼一世(483年-565年)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权位,成为东罗马皇帝。他雄心勃勃,力图重振昔日罗马帝国的雄风,对内加强贵族统治,对外积极扩张,指挥着帝国的战车在欧亚大陆上横冲直撞,帝国战马的铁蹄四处践踏。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国力空前强盛,本人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他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大帝思考:为什么民法大典诞生于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拜占庭帝国—巩固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大帝向高卢斯赠送法典(拉斐尔画)①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②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③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④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内容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做“会说话的工具”。②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你能从材料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呢?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说明了罗马法对欧洲、对世界的巨大影响。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采取了罗马法的原则。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1.《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2.《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3.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奴隶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法制精神《罗马民法大全》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评价局限性:积极影响:地位:仍然承认奴隶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约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395罗马帝国分裂“黄金时代”476西罗马帝国灭亡查士丁尼继位527565阿拉伯人入侵7C不断被外族蚕食9C11C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土耳其不断进攻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1453年在以后的时日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是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目的):内容:影响: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1、军队迅速动员,抵挡入侵;2、加速了帝国封建化进程3、形成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军区制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思考:什么导致了拜占庭的衰落?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的陷落(油画)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知识拓展: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侵(1096—1270)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8次,历时近200年。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知识拓展视频播放:十字军东征古老帝国的悲剧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涂上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视频播放:奥斯曼帝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三面环海,南北两面有狭长的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赫勒斯旁海峡,只要封锁两海峡,就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航行。城的西面则修了两道高大的城墙,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只要君士坦丁堡不被攻克,帝国就能继续存在。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识图学史视频播放:君士坦丁堡的陷落②国际因素: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阿拉伯入侵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对内:确立了一种军事封建制度。对外:求助西欧封建主军事援助。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①国内因素:外族的不断入侵十字军的东征b.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固步自封。a.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对应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合作探究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由拜占庭帝国灭亡可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塞尔维亚字母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对基督教、古希腊罗马、和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影响巨大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材料二: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材料三:西里尔字母俄文字母1、拜占庭文化的特征?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帝国文化材料研读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君士坦丁堡知识拓展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和艺术的结晶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体现古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它转变为土耳其清真寺,内部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装饰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有的一个博物馆。拜占庭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帝国的影响知识拓展拜占庭文化—影响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延续原因衰亡对外扩张编纂法典过程原因启示目的名称—《罗马民法大全》巩固措施继位者包括评价局限性积极影响课堂练习1.(2020·定远县藕塘中学初三期末)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2.(2020·盐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指导。”这是一位皇帝在《法学总论》序言中写的一段话,这位“好皇帝”是A.克洛维B.屋大维C.查士丁尼D.查理大帝DC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2020·山西大附中初三三模)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罗马以武力的方式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B.基督教是依靠罗马的武力扩张传播出去的C.罗马创立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最为持久D.罗马帝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征服世界的战争C作业布置2.(2020·甘肃金昌?初三一模)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权利法案》C作业布置D3.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作业布置C4.(2020·河南洛阳?初三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然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A.兼收并蓄B.承前启后C.守旧保守D.野蛮落后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十字军东侵.avi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wmv 奥斯曼帝国.wmv 拜占廷帝国:君士坦丁建都拜占庭,继任者查士丁尼开疆拓土_腾讯视频.mp4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精品课件与视频).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