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小少年 本课目标 1.欣赏《小小少年》,体会朝气少年的阳光心情。了解其曲式结构、了解弱起小节。 2.学唱《小小少年》,能用愉快的歌声表达少年的心情。 3.掌握节奏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手读口拍节奏型,并熟练运用;能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学唱《小小少年》这首歌,这首歌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 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拍摄于1969年,但80年代初期才在中国上映。电影描述了一个英俊少年捍卫家庭幸福的动人故事,是一曲亲情与友情低声吟唱的美好颂歌。英俊少年海因茨自幼丧母,与父亲卡尔相濡以沫,生活平静而幸福。海因茨的外公——实业家贝特霍德因反对卡尔与女儿的婚约而与其父子一刀两断。银行行长的儿子为敲诈贝特霍德,偷走银行的12万元并栽赃到卡尔头上,而贝特霍德对此不闻不问,卡尔因此被捕入狱。海因茨在律师的帮助下寄养在外公家中。贝特霍德渐渐喜欢上了聪明的海因茨,一曲《最后的玫瑰》使他在女儿和外甥间找到了重合的焦点,海因茨给阴郁古怪的贝特霍德冰冷的生活带来了一抹阳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海因茨得知爸爸入狱事件的真相,在艾伦和警察的帮助下,追拿到罪犯,真相大白。海因茨甜美的歌声在五光十色的游乐场上空回荡。 过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小小少年》这首歌,听听海因茨经历了成长中的烦恼仍然保持着什么样的精神? 二、学唱歌曲 1、讲讲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阳光、乐观向上的精神) 过渡:同学们很会听,请再听听—— 2、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请你边听边观察,这首歌里面有哪两个小节跟别的小节不一样? (引出知识:弱起小节) 生:四拍子。第一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跟其它小节不一样。 师:四拍子由一个强拍、一个弱拍、一个次强拍、再加一个弱拍组成,大家看第一个小节,你觉得这个拍子是这四个拍子的哪一拍呢?(最后一拍)那就应该是强拍还是弱拍? 生:弱拍。 师:那么开始的这个小节,是从一个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这样的小节,就叫做“弱起小节”。看看《小小少年》这首歌,弱起小节与最后一个不完全小节合起来又构成一个完整的小节,加起来一共四拍。 3、趣味伴奏 师:同学们还记得四拍子的强弱关系我们是怎么拍的吗?一起来下。 生:边说边拍。 教师要求学生不读出声,仅听、感受用手掌拍出来的节奏感。并以此为歌曲趣味伴奏。 师:同学们把这首歌听了这么多次一定很想也来唱一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范唱来唱一唱吧。 4、跟唱 5、自我检查:听琴不发声,让歌声在心里流淌。检查自己会唱哪些乐句。 6、多种形式展现学习成果 (1)跟琴唱 (2)和老师接龙对唱 (3)在录音伴奏下全班齐唱。 思考 : 想一想这首歌的结构用下面哪个图式表示合适? ABC AABB 主歌副歌 ABAB 7、收网式解决本课重难点 (1)师歌唱没带附点的《小小少年》乐句对比有带附点的乐句,哪种好听? 没附点的唱法:节奏显得平稳无力,大减弱了歌曲的松紧有致的效果,感情平淡苍白,那让这首歌更好听的音乐元素是什么呢?就是它:附点八分音符 (2)对比和X X的区别 同学们请看这两个拍子有什么不同?记住歌曲里这个节拍的节奏感,练读节奏。 (3)创新 你能自己说出带有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短句吗?(奖励积极创作的同学) 8、小结:同学们学得太棒了,老师奖励全班同学一起观看电影视频片段吧!(视频音乐为歌曲《小小少年》)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小少年》,我们不仅从中学习到了有趣的附点八分音符的音乐知识,还学习了小小少年海因茨面对困难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都要争当一个阳光少年! 板书设计: 第4课 认知音乐节奏(四) 学唱 小小少年 结构aabb 新的节奏朋友 附点八分音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