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用法律(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善用法律(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面对这些隐秘的角落,该如何洒满阳光?
做守法的公民
第5课
5.1
法不可违
5.2
预防犯罪
5.3
善用法律
镜头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
镜头二: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桔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按照合同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思考:
1、同样遇到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护权益,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呢?
2、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
探究一:维权那些事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怎么做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怎么做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怎么做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强制报告制度”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奖项却被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给了其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
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小峰是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探究二:小峰维权
诉讼
含义:
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重要性:
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相关链接
1、请你评析韩兴博的行为?
2、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办?为什么?
探究三:热点直击
8月2日凌晨4点20分左右,17岁的男孩韩兴博和朋友们在河北秦皇岛海岸上游玩时,突然听见海里有人大喊“救命!”他们来不及脱掉外衣,急速向海里游去,发现有三名20岁左右的女生不慎陷在海沟中。据事件的目击者称:“(韩兴博)个头稍微矮一点,但他冲在(救援的)最前面了。”韩兴博不顾一切地跳到海沟中,一个一个地把三个小姑娘向上推,另外几名小伙伴手拉手向外拽她们。最后,从唐山来秦皇岛旅游的三名女生成功脱险,而大家却找不到韩兴博了。与韩兴博同行的伙伴们和海边晨练的市民马上报了警。消防指战员、海警战士和蓝天救援队到达现场展开救援,直至早晨6点25分才找到韩兴博的遗体。这个鲜活而无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2
善于斗争的原因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社会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褒扬和敬佩。
3、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年仅17岁的小英雄,因见义勇为、舍身相救,不幸牺牲。但其中一位获救者的一句“谁求他救了”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如果你是韩兴博的家人,你会如何处理?
这对我们见义勇为有什么启示?
探究四:民法典
怎样有勇有谋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和坚定捍卫者。
善用法律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有勇有谋
应对犯罪
1、原因
(责任、品质、未成年人)
2、做法
(敢于并善于、保全自己巧妙、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课后总结
1.初中生林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可林宇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这时林宇应该懂得( 

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C.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D.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维权
D
课堂训练
2.“自尊自爱做防护,法律武器保平安;遇到侵害莫惊慌,
灵活机智巧周旋……”,这首歌启示未成年学生(

①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选择最佳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③遇到险情要沉着、机智,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④只要做到自尊自爱,就可以确保平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课堂训练
3.小东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抢劫,他立刻报案,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和去向。公安机关根据小东提供的线索,很快将歹徒抓获。材料说明


①青少年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小东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最有力武器是诉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C
课堂训练
4、小军放学回家时,发现家门有被撬过的痕迹,他在侧耳听时,听到屋里有人翻东西的声音。这时小军应


A、勇敢地冲进屋里和小偷搏斗
B、大声敲门,吓跑正在作案的小偷
C、迅速向邻居或门卫求助,拨打110报警
D、赶快逃离现场,以免自己受到伤害
C
课堂训练
5.放学了,小尹来到小强的教室,发现他正在偷偷地抹眼泪。“小强,你怎么啦?”“我遇到麻烦了,有位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向我索要了两次钱,我都给了他。今天,他又要我在约定的地方给他1000元,还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会喊人来打我。”
如果你是小尹,你会替小强想什么合理的办法来保护自己?
答案:(1)及时报警;
(2)智取,敢于和善于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遇事不怯弱,以免让坏人为所欲为;
(3)求助于老师、家长或学校;
(4)向有关部门反映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3善用法律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能力目标: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重点
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敢于斗争
难点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善于斗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面对这些隐秘的角落,该如何洒满阳光?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引发共鸣与思考
讲授新课
探究一:维权那些事镜头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镜头二: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桔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按照合同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思考:1、同样遇到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护权益,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呢?2、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探究二:小峰维权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奖项却被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给了其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小峰是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诉讼含义:
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重要性:
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探究三:热点直击8月2日凌晨4点20分左右,17岁的男孩韩兴博和朋友们在河北秦皇岛海岸上游玩时,突然听见海里有人大喊“救命!”他们来不及脱掉外衣,急速向海里游去,发现有三名20岁左右的女生不慎陷在海沟中。据事件的目击者称:“(韩兴博)个头稍微矮一点,但他冲在(救援的)最前面了。”韩兴博不顾一切地跳到海沟中,一个一个地把三个小姑娘向上推,另外几名小伙伴手拉手向外拽她们。最后,从唐山来秦皇岛旅游的三名女生成功脱险,而大家却找不到韩兴博了。与韩兴博同行的伙伴们和海边晨练的市民马上报了警。消防指战员、海警战士和蓝天救援队到达现场展开救援,直至早晨6点25分才找到韩兴博的遗体。这个鲜活而无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1、请你评析韩兴博的行为?2、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办?为什么?善于斗争的原因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社会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褒扬和敬佩。3、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年仅17岁的小英雄,因见义勇为、舍身相救,不幸牺牲。但其中一位获救者的一句“谁求他救了”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如果你是韩兴博的家人,你会如何处理?探究四:民法典这对我们见义勇为有什么启示?怎样有勇有谋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和坚定捍卫者。
回答问题归纳整理回答问题看材料,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看视频,回答问题
对比得出法律维权实际案例热点事件法律常识
课堂小结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