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 八角楼上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八角楼上》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在井冈山年代的一个寒夜,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在清油灯下写文章的情形。他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这篇看图学文形象地描绘了毛主席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里,在一个冬天的深夜写文章的情景,表现了毛主席为指导中国革命,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八角楼上”的故事。 3.体会课文重点词句,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4.初步了解毛主席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八角楼上”的故事。(重点) 2.了解毛主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感受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引导学生多读,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 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运用,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片)简介时代背景。 师: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又难忘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井冈山,看看“八角楼上”的故事。 2.板书课题:八角楼上。(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句,相互正音。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字词认读情况。(出示生字词)。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点评。 6.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讨论,完成填空。(课件出示) 课文讲的是寒冬腊月的__________(什么时间),________(谁)在________(哪里)上________(做什么)的事情。他写下了许多_____________,指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四)小组学习,分析文本 学习第1自然段 1.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理解“艰苦”“夜幕降临”的意思,谈谈体会。 (当时的条件很差、困难很多、生活很苦;天一黑,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3.出示句子让学生对比理解。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2)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说明不止一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常如此。从中体会毛主席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四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毛主席在灯下写文章。) 2.学习第1句话。 (1)理解“寒冬腊月”的意思。(冬天最冷的时候) (2)理解“单”和“薄”的意思。再结合“寒冬腊月”来体会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师总结:天气这么寒冷,条件这么艰苦,毛主席却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这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 3.学习第2、3句话。 (1)这两句话分别是什么描写?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毛主席右手握着笔,在干什么?(写文章)他为什么要拨灯芯? (课件出示油灯照片)(灯光昏暗,再次说明当时生活条件艰苦。) (3)理解“凝视”的意思。(集中注意力看)思考:毛主席在凝视着什么? (星星之火) (4)理解“沉思”的意思。(专心地想,想得很深,想得时间很长) (5)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在沉思着什么呢? (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所了解到的时代背景自由讨论) 师相机总结:“星星之火”除了指灯火以外,还暗指革命斗争之火。毛主席从这“星星之火”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陷入了对革命前途的深思,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毛主席写文章时,为什么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这说明了什么?( 毛主席非常专注、忘我。) 4.学习第4句话。 (1)什么样的文章可以称之为著作? (很有价值的文章) (2)毛主席写的著作起到了什么作用? (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八角楼上”的故事。 2.师:毛主席是中国革命的领航者、指路人,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把苦难的旧社会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枷锁中,从外强侵略的漫漫硝烟中解放出来。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你想说些什么? 3.毛主席一生中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读一读,进一步了解他。 六、说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