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课件(35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课件(35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第1节 生命可以永恒吗
第八课 探问生命



1.重点: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
2.难点: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1.生命有时尽
(1)生命___________。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________的。
(2)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
(3)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来之不易
幸运
独特的
不可逆的
短暂的
自然规律
死亡
2.生命有接续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___________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____________,还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_________不断继承和创造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精神文明
身体的生命
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精神上
人类的文明成果
1.怎么理解“生命有时尽”?
(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
(3)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2)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3.如何正确认识“生命有接续”?(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1)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身体的生命)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3)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1.“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句话启示我们 (  )                                    
A.生命是顽强的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是短暂的
D.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生命
D
2.2020年,我国痛失36位院士!网友纷纷发文缅怀这些“国之脊梁”。这启示我们 (  )
①生命有时尽,但精神信念上的生命可以永恒
②生命是短暂的,切不可浪费光阴、虚度年华
③生命是平凡的,院士的生命才有其价值
④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检测
一、 单项选择题
1.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为减少人员交叉流动,避免聚集性活动,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慎重研究和组织包括疾控专家在内的各方专家评估论证,广州市决定将原定于6月20日至22日举行的2021年中考延期到7月进行,延期后的具体考试时间将根据疫情形势综合研判,尽早确定并提前通知。这说明(  )
A.人类的生命最宝贵 B.人类的生命最独特
C.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D.人类的生命最短暂
C
2.2021年1月26日,家住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年仅32岁的续代新因脑肿瘤复发不幸离世。他的妻子根据其生前愿望将角膜和遗体捐献。续代新的感人事迹 (  )
①说明生命有接续
②告诉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③说明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④启示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3.20年前,杨红还是一个七年级学生,如今,她已结婚还生了一个宝宝。这表明 (  )
A.人类精神文明成果得到传承
B.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C.个体生命是独特的
D.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B
4.“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复返。”生命是宝贵的,这是因为 (  )
A.生命是不可逆的,但很漫长
B.生命是短暂的,要及时行乐
C.在生命的传承中使生命延续
D.生命来之不易,是不可逆的
D
5.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他(她)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他(她)的家族后继有人,他(她)给家人带来无数的快乐,国家又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 (  )
①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③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二、 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文学大师季羡林在《季羡林精选文集②:人生感悟》中写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决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材料二:据多家外媒报道,截至2021年2月2日,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达到2 245 557人。
(1)材料一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①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②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应该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2)材料二的数据令我们心情沉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①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②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③新冠肺炎无情地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我们要更加珍爱生命。
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2.生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不可逆的(一去不复返)、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生命,不可轻生或自残。
3.生命会消逝,但生命的接续永不中止。
4.生命包括身体的生命、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自然生命都是有尽头的,但精神生命可以永恒。
课后巩固
一、 单项选择题
1.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下列关于生命的探讨,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②在生命的接续中,精神文明也在不断积累
③生命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
④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老病死,应顺其自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这告诉我们 (  )
A.生命有时尽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有接续
D.生命是永恒的
B
3.下列对生命的接续,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B.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
C.生命的接续就是指每个家族在血脉上不断向下延续
D.我们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C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命是短暂的,要珍爱生命
B.生命是独特的,具有偶然性
C.生命有接续,可以实现永恒
D.向死而生,会更加热爱生命
A
5.见右图,这是一张特殊的宣传海报。2021年春节前夕,全国疫情出现散发迹象。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呼吁:“非必要不出行、尽量减少聚集、加强个人防护。”这 (  )
①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体现了政府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③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④说明了全国的疫情非常严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6.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提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这启示我们 (  )
A.生命是独特的 B.生命是短暂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至上,休戚与共
D
7.雷锋牺牲时年仅22岁,他的生命是相对短暂的,但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孔子是几千年前的圣人,但我们今天阅读《论语》时,仿佛他就站在我们面前,他的精神生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B.我们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C.生命是独特的,也是短暂的
D.生命至上,休戚与共
B
8.2020年11月20日,由国际器官移植协会、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北京朝阳医院等单位主办的2020器官移植科学论坛(TSS)在京开幕。会上,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称,希望到2023年,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国。
对于志愿者捐献器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②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要为自己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④器官捐献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唯一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9.“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是 (  )
①要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
②要学会欣赏、接纳他人
③生命是不可逆的
④要学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乐观向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B
10.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广大观众在节目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做是为了 (  )
A.传承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B.更好地提高语文成绩
C.不断继承和创造先辈的精神文明成果
D.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
C
二、 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央视《经典咏流传》有一期节目介绍《苔·袁枚》,这是清代的一首励志诗歌。节目中,梁俊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咏唱了他改编的歌曲《苔》,“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当孩子们一起出现在舞台的时刻,有多少人被突然触动?歌曲中引用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由这群生活并非那么顺利的孩子演唱,恰恰更易体会和表达出这种不要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活勇气的励志积极态度。
(1)梁俊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咏唱了他改编的《苔》,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生命观?
珍爱生命、热爱生命。
(2)从“生命有时尽”和“生命有接续”的角度,谈谈《苔》给你的启示。
①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②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④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