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2节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能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能正确的使用显微镜,能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3.能说出科学观察的一般步骤。【导学过程】1.阅读教材P5—P6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等第一手资料的基本方法。(2)月季花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雌蕊。(3)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进行观察的顺序一般是先后、先后、从外到内、、、。(4)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再用,最后用。2.阅读教材P7—P8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镜和安放、、、调整焦距、观察和收放等。(2)取镜: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要一手,另一手。(3)对光:注视目镜,双手转动,使视野均匀白亮。(4)观察:向目镜内观察(也要睁开),装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直到看到物像为止。(5)整理显微镜:先提升,取下玻片;用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将镜筒缓缓;转动反光镜使镜面。(6)我们使用显微镜时,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严格按步骤操作。【自主检测】1.在对某生物进行观察时,下列各项中不恰当的是()A.要有明确的目的B.要有观察记录C.要有计划D.随便看一下就行了2.观察月季花时,正确的顺序是()A.从右到左B.从内到外C.从整体到局部D.从局部到整体3.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正确的观察方法是()A.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B.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闭上C.用右眼观察,同时左眼睁开D.用右眼观察,同时左眼闭上4.调整粗准焦螺旋时,眼睛应注视()A.目镜B.物镜C.镜筒D.镜臂5.(2021·贵州)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前一项)与操作目的(后一项)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物镜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达标测评】(4人组大组长组织评价,2人小组互改,大组长检查,组内交流、达成共识)1.对生物体进行观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能用肉眼观察的,不用放大镜B.能用放大镜观察的,不用显微镜C.对生物体进行观察时,不能借助任何仪器D.对生物体进行观察时,尽量不对生物体产生影响2.(2021·湖南常德)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在外界光线太强的情况下宜采用( )A.平面反光镜与大光圈B.平面反光镜与小光圈C.凹面反光镜与大光圈D.凹面反光镜与小光圈3.(2021·云南)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使视野右下方模糊的物像移动到中央并变得清晰,她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A.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4.下列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载玻片中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D.④上升镜筒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5.下图是显微镜的构造简图,请据图回答:(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过程中,转动[③],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2)转动[④],使镜筒下降时,眼睛须注视。(3)在观察过程中,若要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至中央,玻片标本应向方移动。(4)用下列三台显微镜观察月季花花粉粒,哪台显微镜视野中的花粉粒最多?请写出显微镜序号。显微镜序号目镜物镜甲5×8×乙10×40×丙15×10×【拓展延伸】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小李和小王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他俩共用一台显微镜进行观察。小李同学完成了显微镜操作看到了清晰的物像。他为让小王也看一下,把显微镜移到了小王面前。小王看了一下,说:“你让我看什么呀?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没有。”小李急了,“瞎说什么呢?怎么会没有?”边说边向目镜里面看。结果他也是看到漆黑一片,什么也没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应该怎么做才能重新看到物像?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自主检测】1.A2.C3.A4.B5.A【达标测评】1.C2.B3.C4.B5.(1)反光镜(2)粗准焦螺旋物镜(3)左上(4)甲【拓展延伸】移动显微镜后,光线就会发生改变,有可能使视野变暗,什么都看不到了。要想重新看到物像,需调节反光镜重新对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