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奇妙的金属性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奇妙的金属性质

资源简介

第六章 金属
6.1奇妙的金属性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认识合金及其特性,以及合金与纯金属性质方面的差异,知道几种常见合金的用途。
重 点: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 点:合金的特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元素分为 、 和 三类 ,因此,纯净物中单质也分为 、 、 三种类型。
2.钠原子、镁原子、铝原子等,属于 元素的原子,由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4 ,所以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失)电子,变成 离子, 化合物中一般显 价。
3.家庭中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许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导线的内芯一般是 ,水龙头表面镀的是 ,炒菜锅最好是用 ,灯泡的灯丝是 ,封闭阳台的窗框是 合金,锁芯及钥匙是 合金,首饰一般用 、 等,电器焊接用 。
4.查阅资料,并根据已学知识和教材P169 表格提供的信息,找出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 ;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 ; 硬度最小的金属 ; 熔点最高的金属 ;
密度最大的金属 ; 密度最小的金属 ; 熔点最低的金属 ;
展性最好的金属 ; 延性最好的金属 。
5.结合阅读课文173-174页,想一想,然后继续阅读问题后提供的【课外阅读材料】
①合金是两种或多种金属的化合物吗?
② 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有哪些优点?
【课前阅读材料】:
(1)金属材料:  
(2)常见合金种类:纯金属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在生活生产以及科研中被使用的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常见的种类有:钢、生铁是铁的合金。根据钢中含碳量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青铜(铜、锡合金)、黄铜(铜、锌合金)是铜合金,此外,还有铝合金、合金钢等。
(3)合金与纯金属的比较:合金属于混合物,在性能上与纯金属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更加优良更加实用。因为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元素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 1.说明金属有别于非金属的共有的物理性质(四性)
 
2.举例说明不同金属的特有性质
主题二: 纠正生活中形成的几点错误的认识
金属都是银白色光泽 ②密度都比水大
金属都是固体 ④金属越纯硬度越大
主题三: 阅读材料P173-174页,正确认识合金:
1.①合金中的“金”不指“金”这种元素,也不是单指金属元素。
②合金一定属于 (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2.老师演示实验6-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引导得出结论:一般来说,跟组成的金属相比,合金都有类似的变化,硬度   ,熔点    。
3.阅读176页知识,举例说明常见合金的用途。
三、训练巩固:
1.(2011.济宁市)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
A.金属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2.(2011年江苏苏州)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台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3.(2011年江西南昌)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 )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物
4.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都能加工首饰
5.(2011.宿迁市)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不锈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6.钛合金是新型的合金材料,它能用来制成人造骨骼,是因为     ( )
A.密度大   B.耐高温   C.熔点低易加工 D.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7.(2011.黄石市)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
A. 导电性 B. 抗腐蚀性 C. 导电性 D. 延展性
四、分层作业:
A(必做):P177习题1、2、9
五、教学反思/学后心得:
6.1奇妙的金属性质(第二、三课时)
学习目标:1.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范围,学会金属与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规律;
3.学会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和验证方法。
重 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难 点:对金属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
A.铝粉燃烧 ; (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C.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 ( )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 )
E.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 ( )
F.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 ; ( )
G.用铁锅煮硫酸铜溶液   。 ( )
2. 置换反应:一种 和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 和另一种 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的有三个特征:①是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②反应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③生成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分析 CO+CuO △ Cu+CO2↑是置换反应吗?为什么?
课前先知道:
1.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分析: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制品的时间顺序是:青铜器 → 铁器 → 铝合金 ,这与金属的活动性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总结规律(交流展示自主预习1、2)
1.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以下三点:
⑴. ,如:
⑵. ,如:
⑶. ,如:
2.写出符号:铁离子 ;三个亚铁离子 。单质铁和硫酸、盐酸、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铁一定显 价,反应后溶液呈 色;(P172)
3. 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A.排在越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 ;
B.排在 的金属,能把酸中的 置换出来,生成 ,且金属越靠前,和酸反应的速率越 ;
C.排在 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排在 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及时反馈: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验证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是                ;
(3)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
主题二:思维拓展(根据学情,酌情使用)
1.金属与酸的反应要点:
① 参加反应的金属必须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的前面
② 酸不能为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
③ 金属与酸发生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增加
④ 金属与酸反应都产生气泡,但快慢有别;都放出热量,但有多有少;溶液的颜色大多不发生变化,铁除外。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要点:
①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必须强于金属化合物的中的金属。
   ②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必须溶于水。避免写出下列错误的化学方程式:
    Fe+CuCO3FeCO3+Cu  Cu+2AgClCuCl2+2Ag
   ③参加反应的金属不能为钾钙钠。如把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
   2Na+CuSO4Na2SO4+Cu 而是: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主题三: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
例1.欲探究铁、银、铜的活动性顺序最佳实验方案是                 (    )
A.将铁、银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    B.将铁、铜分别加入到AgNO3溶液中。
C.将铁、铜、银分别加入到盐酸溶液中  D.将银、铜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例2. 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y分别放入稀H2SO4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②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            (    )             
A.x>y>H>z    B.x>y>Ag>z    C.x>y>z>Ag   D.x>H>y>z
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证明:
能与之反应,有气泡冒出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前;且与之反应越剧烈的金属越活泼,不能与之反应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后.
(2)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常用方法:
将A.b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观察气泡放出的块慢;
将a金属伸入b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b金属;
(3)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常用方法:
首先将三种金属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排序,其次按照“中间取金属,两边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或“中间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两边取金属”的方法做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即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⑷ 证明多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分组,再具体分析。
及时反馈:为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甲组同学选用了三种物质 (填化学式,下同)进行试验;乙组同学通过讨论选用了与甲组同学完全不同的三种物质 进行试验,结果两组同学都顺利地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请分析说明他们的思路和方法。
选用物质 现 象 结 论
甲组
乙组
主题四:置换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的分析
 例3 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少的是       (    )
  
A.CuSO4溶液 B.H2SO4溶液  C.FeSO4溶液   D.HCl溶液
方法点拨:金属与稀酸反应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之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是增加还是减少?
1.金属与稀酸反应都是把酸溶液中氢离子置换生成氢气而金属变成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成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因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远大于氢相对原子质量,置换反应后生成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质量都是比反应前酸液质量大。所以说金属与酸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加。不要只看到有氢气放出,还要想到有质量更大的金属反应进入溶液中。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增加还是减少,有两种判断方法:
①看反应前后溶质变大还是变小:若溶质质量变大,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反之,溶液质量减少,如Zn、Fe 与CuSO4溶液反应;
②看反应后固体质量变大还是变小:若固体质量增加,则溶液质量减少,若固体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
三、训练巩固:
1.将一洁净的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的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   )
A.食盐溶液   B.硫酸锌溶液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2.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过一会后溶液质量会减轻的是 (  )
A. 稀H2SO4     B. 稀HCl     C. CuSO4溶液    D. FeSO4溶液 
3.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
A. Na2SO4,CuSO4    B. H2SO4,CuSO4   C. HCl,H2SO4      D. ZnCl2,Cu(NO3)2
4.(2011年湖南) 向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为 (   )
A.Cu B.Mg 、Cu C.Zn、Cu D.Mg、Zn、Cu
5.(2011年四川绵阳)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6.(2011年广东肇庆)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
A.c>b>a B.b>a>c C.a>c>b D. b>c>a
7.(2011年山东德州)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8.欲除去铜中的铁粉有多种方法:请列举其中三种:
A        ,B        ,C     。
9.黄铜是铜锌合金,外表类似黄金,不法分子常用黄铜代替黄金做成首饰等装饰品,请你设想鉴别这种假黄金和真黄金的化学方法有哪些?
A ;B ;C 。
四、分层作业:
A(必做):
1.课本P177 3、4、5、8
2.计算并分析:质量相等的Mg、Al、Zn、Fe与足量的稀HCl或稀H2SO4反应生成H2质量谁多谁少?
B(选做):
(2011年山东济南) 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
A . 滤液中一定有单质铁 B.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 .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