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讲Na及其化合物过关检测(一)(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讲Na及其化合物过关检测(一)(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讲 Na及其化合物过关检测(一)
学习目标
1.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高考真题
1.[2021·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
答案A
解析:
A.硅酸钠是溶于水的硅酸盐,故A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B正确;
C.钠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正确;
D.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铝在浓硫酸和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D正确;
故选A。
2.正误判断
(1)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1D]
(2)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2B]
(3)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2O2(×)(2020·江苏,6A)
(4)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2019·天津,3C)
(5)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原因的方程式是2Na2O2===2Na2O+O2↑(×)
(2019·全国卷Ⅱ,11C)
(6)NaHCO3(s)Na2CO3(s)NaOH(aq),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2018·江苏,9A)
(7)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证明CO2具有氧化性(√)(2017·全国卷Ⅱ,13B)
(8)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该过程中气体被还原(×)(2017·北京,8A)
(9)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2017·江苏,3A)
(10)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2016·天津理综,1B)
3.(2020·浙江7月选考重组题)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强(8B)
B.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9A)
C.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11B)
D.Na2O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固体Na2O2(12A)
答案 A
4.(2017·海南,16)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用碳酸锂和________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KCl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作为高温润滑油和油脂的稠化剂。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LiPF6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LiPF6受热易分解,其热分解产物为PF5和________。
答案 (1)盐酸 Li++e-===Li
(2)Li与二氧化碳反应
(3)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的为硬脂酸钠,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的为硬脂酸钾 (4)LiF
解析 (1)碳酸锂与盐酸反应生成LiCl,由电解LiCl?KCl的熔融混合物产生金属锂,阴极上锂离子得到电子。(2)Li是活泼的金属,与二氧化碳反应。(3)阳离子不同、焰色反应不同。
(4)在LiPF6和PF5中磷的化合价都是+5价,因而该分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即可确定另一分解产物的化学式为LiF。
巩固练习
1.(2020·福建三明一中月考)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B.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
答案 C
解析 实验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A项错误;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使燃烧加剧,B项错误;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且与煤油不反应,故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和水,C项正确;钠和CuSO4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CuSO4反应生成Cu(OH)2,即不能置换出金属铜,D项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生成物为碳酸钠
答案 D
解析 钠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点燃条件生成过氧化钠,故A错误;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钠无论反应后产物是什么,钠元素反应后一定变为+1价,故0.1mol钠失去0.1NA个电子,故B错误;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C错误;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开始生成氧化钠,最终变成了碳酸钠,故D正确。
3.(2020·成都调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
C.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
答案 B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项错误;实验②③作为对照实验,可证明氢氧化钠和氧气不能使酚酞溶液褪色,C项正确;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H2O2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O2,D项正确。
4.如图装置,试管b中盛有滴加酚酞的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红色的石蕊溶液,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石蕊溶液变蓝 B.试管b内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U形管水位d答案 B
解析 由于试管b内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进入U形管内,则U形管内溶液颜色不变,故A错误;由于b内Na2O2和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变红,过氧化钠还具有漂白性,溶液又褪色,故B正确;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瓶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故C错误;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O2,气球a膨胀,故D错误。
5.(2020·哈尔滨师大附中月考)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4名同学分别设计了4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配成1mol·L-1的溶液,各取1mL滴加1滴酚酞溶液,比较颜色深浅
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必要时可透过蓝色钴玻璃)
答案 C
解析 K2CO3的水解程度比NaHCO3的大,溶液碱性较强,滴加酚酞检验,碳酸钾溶液的颜色更深,A项正确;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B项正确;K2CO3和NaHCO3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C项错误;二者分别含有K元素、Na元素,焰色反应现象不同,D项正确。
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Cl,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小于NaHCO3溶液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
答案 D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HCl===NaCl+NaHCO3,当碳酸钠和HCl物质的量相等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A项错误;NaHCO3和Na2CO3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的CO2质量不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不相同,B项错误;在Na2CO3、NaH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均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但是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所以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即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C项错误;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常温下在相同的溶剂中,Na2CO3比NaHCO3易溶,所以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D项正确。
7.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合理组合下列装置能用于测定过碳酸钠中碳酸钠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连接顺序为装置Ⅲ→Ⅰ→Ⅱ
B.装置b和e中盛放的试剂相同
C.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c中
D.若b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只用装置Ⅰ即可验证过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是否生成CO2(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稀硫酸与过碳酸钠反应生成CO2,由于空气中含有CO2,所以需要除去空气中的CO2,又因为还需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所以连接顺序是装置Ⅲ→Ⅰ→Ⅱ,A项正确;装置b和e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B项错误;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c中,C项正确;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若b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只用装置Ⅰ即可验证过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是否生成CO2,D项正确。
8.氢化钠(NaH)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NaH能与水剧烈反应:NaH+H2O===NaOH+H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l4)还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2)H2O 1∶1(3)2NaH+TiCl4Ti+2NaCl+2HCl↑
解析 (2)NaH能与水剧烈反应:NaH+H2O===NaOH+H2↑,NaH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作还原剂,H2O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作氧化剂,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l4)还原成金属钛,氢元素化合价升高为+1价,钛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化为0价,据此可写出方程式。
9.(2020·济南联考)某班级化学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组做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室取用金属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燃烧时会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的可能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不考虑空气中的N2),可利用的装置如下。
①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若没有该装置可能导致生成的Na2O2中含有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规定气流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各仪器连接的顺序是:空气进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填字母)。
③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打开盛放金属钠的试剂瓶,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金属钠,放在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下所需大小的钠块,余下的放回原试剂瓶,盖好瓶塞
(2)钠表面的煤油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酒精灯挥发的酒精 金属钠存在杂质铁元素,燃烧时生成铁的氧化物(答任意两点即可)
(3)①氢氧化钠溶液 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②h g f e a b c
③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解析 (3)要制备高纯度的Na2O2,需要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装置Ⅲ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装置Ⅳ的作用是用NaOH溶液除去CO2,如果不除去CO2,则CO2会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装置Ⅱ连接在硬质玻璃管末端,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装置Ⅰ,所以连接顺序为空气→h→g→f→e→a→b→c。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