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社会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人们在社会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自主学习、讨论、辩论等方式,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重点) 教学难点:知道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会有不同的身份。(难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讲授新课 一、感受社会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何感受? 情景一:陪长辈健身。感受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情景二:跟妈妈买菜。了解生活物品价格 情景三:去敬老院服务。锻炼自己关爱他人 情景四:与爸爸讨论电视节目。感受工匠们的专注和坚守 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工人们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我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震撼;观看升旗,我们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华的暑假生活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请你与同学分享。 ①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②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 ③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④感受到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小明发现, 古时候,人们经常形容那些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今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足不出户,待在家里,大家把这些人人称为“宅男”、“宅女”。 他们是否真正的脱离了社会生活呢?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可以找医生。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要从社会中获取;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社会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相关链接: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爱因斯坦 探究与分享: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向从未见过的长辈介绍自己:我是××的儿子; 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同事××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孩子××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我是学校××班级的学生。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相关链接: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是的类型。 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 :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拓展空间: 在社会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离开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个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术。 因此,要把社会当作成长的课堂,在其中学习、锻炼、发展,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四)、课堂作业 1.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D ) 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②辍学到发达地区打工 ③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 ④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⑤不上学到灾区当志愿者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C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3、在节假日里,小丽经常去图书馆看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或有关科技知识。这主要表明小丽( D ) A. 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 B. 学习积极性不高 C. 兴趣广、爱好多 D. 能主动了解社会生活 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 D ) A.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 社会生活丰富而深刻 C.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我与生活 一、感受社会生活 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