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课时网络改变世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如何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危害很大,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自觉抵制诱惑,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学会善于利用网络的优势。情感、态度和价值:正确认识网络,树立遵守网络规则的责任意识,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网络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难点:认识网络的消极影响,避免网络危害。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网络怎样改变人们生活新空间的?网络有哪些弊端?我们怎样合理利用网络?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网上查找资料、阅读书籍、购物、玩网络游戏,看网络电视等。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没有网络,人们的生活有众多不便:不能及时与朋友、同学和老师交流沟通;不能快捷地传播信息、获取信息;学习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等等。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相关链接: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存在于不同介质上的知识和信息互不关联,很难共享。互联网出现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到介质的束缚,只要有人愿意将它在互联网上共享,知识和信息就可以在网络中自由传递。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多,信息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探究与分享:结合上图和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经历了从信件到电话,再到电脑、智能手机的转变。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同时拓宽了人际交往的渠道,丰富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犬之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在“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近在咫尺。探究与分享:网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截止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39亿。当前,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移动支付方式。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已近200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你有过网购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有。购买过生活用品、服装、书籍和电子产品等等。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通过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想一想,互联网的出现还给哪些领域、行业带来了改变?有什么影响?工业、农业、教育、医疗……;这种影响是翻天覆地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吃饭=美团、饿了吗;互联网+教育=赣教云、作业帮互联网+集市=淘宝、京东;互联网+银行=支付宝、微信钱包互联网+交通=滴滴打车、哈罗单车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探究与分享: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www.)联合多家网络媒体,诚邀参与2019年“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人们可以通过这条直达国务院的网络通道,说说对政府工作的看法和建议。(1)、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2)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与分享:根据你的经验,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传感技术(RFID、传感器、GPS、摄像机、激光扫描器……)、各种通讯手段(有线、无线、长距、短距……),将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以实现远程监视、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进而实现“管理、控制、营运”一体化的一种网络。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阅读感悟:在信息化时代,知识、信息等是以数据为载体存在的。我们每点击一下鼠标,检索一条信息,都会成为大数据时代数据记录的一部分。人类大量记录世界的结果,就出现了大数据。人类通过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对海量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会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的洞见。大数据的应用比比皆是。例如,可以根据某一地域内人们利用搜索引擎搜索量流感信息的人数与实际患病人数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可以预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流感传播情况,给政府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大数据还可以用于交通运输管理、精准扶贫,从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网络是把双刃剑探究与分享:2011年以来,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李某还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李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过公开审理,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国家形象;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等等。怎样防范网络谣言?①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②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③对网站而言,应加强自律、严把关口,强化信息发布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方法与技能: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2):凡是让汇款到“安全账户”的(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7):凡是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第一、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网上充斥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第二、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在现实中的交往能力。第三、影响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占用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影响身体发育。探究与分享:今天,智能手机的照相功能日益强大,而且便于携带,很多人习惯拿起手机就拍照,并传到网上共享。这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威胁。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个人隐私“被共享”的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人刚买了房子,装修咨询电话就接连不断;有人刚买了车子,推销保险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约占全国网民总数的32.9%。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遇到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医疗信息被他人窃取过。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①密码要有差异;②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③慎重填写问卷;④不随意留联系方式;⑤电脑要安装防火墙。当个人信息遭到侵害时要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相关链接: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自身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拓展空间: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人们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博客、微博等。很多人喜欢通过新媒体表达观点,参与讨论公共事务。一些受人关注的个人账号上的文章,动辄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量。结合上述材料,分小组讨论: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三)、课堂小结:网络有利有弊,在网络中,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用利避弊,、拥有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四)课堂练习:1.我们在浏览网络信息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网站发来消息,“恭喜您中得大奖××元”。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会(B)①欣喜若狂地按照网站的要求将自己所有的真实信息输入网站②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防止被骗③心存侥幸,不相信自己会遇到诈骗④提高警惕,关闭该网页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2.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达到8000亿元,预计年均增速将保持在40%左右。这表明“互联网+农业”所隐藏的潜力是巨大的,其正在潜移默化地引领我国农业产业的变革方向。材料说明(A)A.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B.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互联网最大的作用是节约成本D.互联网丰富了人们的生活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互联网大会开幕讲话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表明(C)A.互联网能实现一切梦想B.地球村太小C.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D.网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4、2019全国两会大数据如图,下列对大数据说法正确的是(D)①在信息化时代,知识、信息等是以数据为载体存在的 ②我们每点击一下鼠标,检索一个信息,都会成为大数据时代数据记录的一部分 ③人类通过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对海量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会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的洞见 ④大数据的运用比比皆是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五)、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网络改变世界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