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享受学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享受学习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二课时 享受学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味学习中的快乐和辛苦;知道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过程与方法:
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享受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初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学习。
难点: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中最苦的阶段。”“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等等。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都是对立统一的,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正确对待学习,快乐地学习。
(二)、导入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回顾自己的经历,将自己在下面两种情境中的感受分别写在空格内。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习是你想做的事吗?如果不是,怎么样让学习成为自己想做的事?
一、体味学习:
1、学习中有快乐:
举例论证:
(1)、学习有进步被老师表扬,我很快乐!
(2)、 将一道数学难题解出 ,我很快乐!
(3)、作文当作范文被阅读,我很快乐!
当我们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自己解决某个问题,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发现自己潜能时……都能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探究与分享:
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你有哪些快乐的体验?进入初中以后,又有哪些让你快乐的体验?
在未来的学习中,你希望的快乐是什么?
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
学习也很苦:
即使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探究与分享:
真的无法用语言描述此时的心情,我想跳起来,大声地告诉所有的同学:“我解出了这道题!”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来分享我的快乐!为了这道题,我整整一个中午没有休息,连饭都顾不上吃,而且用掉了一大堆稿纸。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困惑、疑虑、苦思冥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感到“山重水复”的时候,突然“柳暗花明”。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客!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体验学习的美好:

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二、学会学习:
探究与分享:
你有哪些学习的困扰?面对这些困扰,该怎么办?
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小明的困扰之一:我从小就对别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很羡慕,所以很喜欢学英语,但是对数学、物理等理科怎么也提不起劲儿。我也知道偏科不好,我该怎么办呢?
诊断结果:缺乏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兴趣。
探究与分享:
(1)、比较这两幅图有哪些不同? (2)、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回顾自己的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1)、低效学习者: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耗费过多的时间;高效学习者:对于重要的事情有计划地完成。
(2)、做事是否有计划、能合理安排时间等。
(3)、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材料:从前,有一个老农民,他有两个儿子。有一天,他叫来了两个儿子,对他们说:“我已经老了,体力也不支了,也该退休了,门后有许多柴刀自己选一把上山去砍柴吧。” 大儿子边上山边想:我一定要早点上山,多砍点柴来,让父亲高兴高兴。小儿子却想:这刀破了好几个口,还生了锈,我应该先磨磨刀。于是,小儿子拿过磨刀石开始磨刀。等小儿子磨好刀子,已经下午了。于是小儿子开始干了起来,不一会儿,小儿子便砍了满满两担柴了,而大儿子只砍了一小担柴。父亲奇怪地问小儿子:“你比大哥迟上山,为啥你砍的柴比大哥多呢?”“我先把刀磨快了。” 小儿子自豪地回答道。父亲听了,脸上露了欣慰地笑容,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准备好工具,掌握了方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具非常重要。
①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②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方法与技能: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我们也可以带着问题、猜想或假设去探究,独立思考,不断质疑,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想象、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拓展空间:
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与同学分享。
整理每位同学的学习经验,形成一本学习方法手册。
(三)、本课总结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不断地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四)、课堂练习:
1、以下情形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学习快乐的是( D )
①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的时候②当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
③当我们逐渐从学习中了解到世界奥秘的时候④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的时候
A. ①②④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在初中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学习( C )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就是完全听从老师的话,自己不能有想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④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小李总是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都不想上学了。”你认为小李之所以这样抱怨,是因为他只看到 ( D )
A.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B.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C.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D.学习中的困难和辛苦
4、有的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有的人却说:“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说明( B )
①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②以前学习是很苦的,现在学习是快乐的
③学习就像生活,可以痛并快乐着 ④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②④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享受学习
一、体味学习
1、学习中有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
3、体验学习的美好:
二、学会学习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