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一课时 学习伴成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的概念;认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永无止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辨证地理解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生学习的意识和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积极主动学习,不要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的意义
难点:对学习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问题探究、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才能享受学习,并且在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中学会学习?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第二课 第一节 学习伴成长
(二)、讲授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你认得这两个字吗?在你看来①至⑦各表达什么意思?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是?
“学习”,分别表示:①学;②小孩儿的一双手;③绳结;④房屋;⑤小孩;⑥习;⑦小鸟反复试飞。
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是:刚出生还没有启蒙的小孩子,两只手模仿大人的绳结,就是“学”;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反复试飞,就是“习”。
一、打开学习之窗
1、学习的含义:
“凉风始至,蟋蟀居奥,鹰乃学习,腐草化为蚜。” ——《淮南子 时则训:季夏之月》
这个月凉风吹起,蟋蟀居住在屋檐下,鹰乃学飞调节高低,腐草中变化出节肢虫。
“学习”一词最早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幼鹰反复的学习飞翔。
今天,我们怎样看待学习呢?
探究与分享:
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是学习。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是学习。能培养实践的能力。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法 。 -----------是学习。能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学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是学习。能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
。。。。。。。
你经历过的学习有哪些?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看谁想得最多。
2、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吗?生活中,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链接:在知识学习中,记忆、理解、关联、运用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
记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具备记忆能力,如果没有记忆,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
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就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消化、吸收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关联:已经理解的不同方面的知识,在面对特定的问题情境时,可以发生关联,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运用:已经理解的知识,如果能够经常得到运用,就可以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
探究与分享:春游归来,大家非常兴奋,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思考:同是一次春游,同学们各有不同的收获。他们的收获分别是什么呢?
他们分别的收获是:收获了愉悦的心情;收获了同学友情;探索了世界奥秘,培养实践能力;收获了历史知识。
3、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1)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2)学习不仅表现为我们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索、发现、体验和感悟。
(3)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 滴滴都是学习。
探究与分享: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吗?长大成人之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需要,因为学习是人的天性,伴随着我们成长。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5、学习伴我们成长:
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6、学习没有终点:
思考并回答:每个人都要学习吗?长大成人以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二、学习点亮生命
探究与分享:
(1)、你想过自己为何而学吗?(2)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探问对方,并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追问。
材料: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学习,不仅让我们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龙应台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阅读感悟: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他九岁进入私塾,熟读《论语》《孟子》《大学》等,这为他以后“古为今用”奠定了基础。十四五岁,白天在地里干活,夜晚帮父亲记账。尽管这样,他还是如饥似渴第阅读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尤其喜爱,能够熟记其中的故事。他在阅读时善于独立思考。这些对于毛泽东以后的革命生涯,显然是有启发和帮助的。
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毛泽东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和英语,这期间他还阅读华盛顿、林肯、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传记。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期间,专注于哲学、史地、文学等。1918年6月,毛泽东从河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投身革命洪流中。
思考:学习在毛泽东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什么作用?
2、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拓展空间:学习是什么?
“动物不会学习,学习是人类的优势”小李自信的回答老师的提问。
“我爷爷家的鹦鹉会说‘你好’、‘再见’,这算不算学习?”小杜问道。
“哈哈!”同学们笑起来。小李说:“这个不算,鹦鹉学舌,你不知道吗?”
小杜愣了一下,:“鹦鹉学舌中,不也有‘学’吗?怎么能不算呢?
同学们都觉得有道理,一时没有人回应,还是小杜自己反问大家:“学舌的鹦鹉理解它说的话吗?”
教室里一下子像炸了锅。。。。。。。
你认为学习是什么呢?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习的定义,学习的重要性,中学生是学习的最佳时间,应当积极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了我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抓住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因为一时的贪玩,当误了一生。所以从现在开始“打开学习之窗”,努力学习吧!
(四)课堂练习:
1、人为什么要学习( D )
①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②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了和智慧;
④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古人说:“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现代人更明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基础”。这说明,从古至今人们都强调 ( B )
A、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B、终身学习的必要性C、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D、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3、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耍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 C )
①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 ②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③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④树立终身在校接受教育的理念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小明同学升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老师的更换,以及原来父母的过高期望,使他感到烦躁、焦虑和不安。对此,你会建议小明( B )
A.不用理会其他人 B.珍惜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
C.封锁自己,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D.不必太在意学业成绩,一切顺其自然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学习伴我成长
一、打开学习之窗
1、学习的含义:
2、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3、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接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5、学习伴我们成长:
6、学习没有终点:
二、学习点亮生命
1、学习,不仅让我们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