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
过程与方法:
了解我国科技现状,知道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强国和如何建设创新强国。懂得教育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感受创新重任,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做法
难点:万众创新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创新永无止境。用创新驱动高品质生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创新蕴藏着澎湃的动力,激荡着强大的力量。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需要葆有创新思维、砥砺创新精神,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姿态。 思考:这给我们哪些启示?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永无止境。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讲授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想一想:创新如何让未来生活变得更方便、更舒、更美好?
一、创新强国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从上述图片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目前,我国虽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从数据对比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但是从整体上看,任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相关链接:

3、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的讲话重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关链接:《中国教育现代化》目标
5、走中国特色创新之路:
缺“芯”之痛
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 32%的关健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结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道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纯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我们应该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局?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探究与分享:
在信息化时代,卫星导航已经在航空、海运公共安全和灾难救援、勘测与绘图等领域广泛应用。2000年,中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201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2017年11月,北斗三号卫星开启全球组网序幕。2018年12月,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查阅资料,讨论:中国为什么要自主开发北斗导航系统?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6、加快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
国家为什么要鼓励和重奖有重大科学成果的科学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相关链接:199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积极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创新。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截止2019年,共有33为科学家获此殊荣。
二、万众创新
1. 人人皆可有创新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是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最早提出来的。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李克强为什么要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相关链接: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美国打压华为简史
李克强总理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千千万万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必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这说明什么?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阅读教材P25—26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
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中国高铁故事,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①中国高铁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也称为“二次创新”,在模仿中学习,消化吸收国外技术,集成创新再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探究与分享:
第一代:裘法祖——我国现代普通外科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创造“裘氏刀法”。
第二代:吴孟超——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造中国和世界肝脏外科界的数十个第一,主刀完成包括世界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一万多台重大肝脏手术。
第三代: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肝癌防治和肿瘤信号转导方面取得重大医学突破。
三代人薪火相传,不断创新,推动我国肝胆医学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1)、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创新精神
(2)、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假如你是一名创客,你会有哪些希望和担忧?知识产权受到侵犯
也称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生活中存在哪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抄袭他人文学作品;盗版图书、光盘、计算机软件;冒用名牌商标;盗用他人专利……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方法与技能:保护知识产权小贴士
(1)、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2)、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5、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图片体现了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拓展空间:
中国创新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你有何打算?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②树立创新意识,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
③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之后,提升认识,从国家角度分析创新与强国及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万众创新的强烈呼吁。本课落点应为通过学习,强化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责任感,树立自身创新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四)、课堂练习:
1、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向航天强国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彰显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人用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的艰辛历程。这启示我们 (C )
①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 ②北斗三号是中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在创新中走向航天强国之路
④大国重器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家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 B ??)
①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对材料理解有误是(? D ?)
A.政府致力于教育公平? 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D.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改变生活” 以下关于创新的观点正确的有(  D )
①创新就是指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②创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创新已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一、创新强国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3、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5、走中国特色创新之路
6、加快制度创新:
二、万众创新
1、人人皆可有创新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5、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