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学习要点 1.重点:认清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难点:能够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基础梳理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阅读课本第49页图片,填写:苯由 构成。硅由 构成。? 多数物质是由分子聚集而成的。例如:一滴水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但有些物质是不存在分子的,如 直接由大量 聚集构成。? 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1)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 (2) 【实验探究】 (一)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二)品红在水中扩散 对比品红分别在凉水与热水中的扩散实验。观察现象: 。? 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分子总是在不停地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 (3)分子间有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逐渐变 。 热胀冷缩的原因: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 ;温度越低,分子间隔越 。?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1)物理变化——例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种类没变,只是水 间距离变大了。从微观角度来看,物理变化前后 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只是 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而已。? (2)化学变化——(课本第50页图35几种分子的模型;图36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 ,每2个 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许多 聚集成金属汞。? 化学变化中, 可以分成 , 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 。可见,化学变化前后 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 的种类没有改变, 的数目没有增减。? 3、分子、原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区别:化学变化时, 可分, 不可分。? (2)联系: 是由 构成的。? 课后练习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2.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 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 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 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 A. B. C. D. 4.根据课本上“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拍摄的硅原子图像”和“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排列一氧化碳分子”,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不是 B.分子、原子的体积是很小的 C.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5.下列有关图像、实验、事实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图像、实验或事实 分析 分子之间有 一定的间隔 分子在不断运动 氯化钠由氯化钠 分子构成 分子很小 6.如果用“”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的是某些气体粒子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用序号填空: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_______。 (4)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_______。 (5)图_____所表示的混合物中,组成该物质的粒子种类最多,一共有_____种。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 一、分子 原子 水分子 金属 原子 二、1.(1)很小 (2)【实验探究】(一)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解释 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二)品红在水中慢慢扩散,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运动 变大 (3)间隔 大 大 小 2.(1)分子 原子 分子 (2)氧原子和汞原子 氧原子 汞原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3.化学 化学 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课后练习 1.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D 3.答案:B 解析:水蒸发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变,故选B。 4.答案:A 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分子、原子的体积是很小的,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C正确。由图像可知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故D正确。 5.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苯分子之间都有距离,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正确; B、图中的酚酞溶液会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溶于其中的水中形成碱性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C、由图可知,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错误; D、一滴水中有那么多的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正确,故选C。 6.答案:(1)ABDEF;ABEF;D(2)CG (3)AB(4)DEF(5)G;3 解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A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B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C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D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该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E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F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G是由三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