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2021七下·诸暨期中)农业滴灌技术是指利用灌水器,将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滴入根区土壤的灌溉。目前,以色列广泛采用该技术进行灌溉。其目的是( )①降低土壤盐化程度 ②扩大高耗水作物种植③增大农业生产投入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因地制宜.创造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气候干热、草场丰富、地广人稀,发展畜牧业B.瑞士人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独特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C.日本有北太平洋渔场和优良港湾,发展渔业D.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处驯养羊驼和骆马,发展畜牧业3.(2021七下·诸暨期中)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各具特色的区域场景,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启示有( )①区域自然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1七下·诸暨期中)瑞士成为旅游者天堂的人文原因有( )①旅游设施精良 ②温泉资源丰富 ③交通条件便利 ④有冰川和积雪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2021七下·诸暨期中)下列关于威尼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 B.冬季著名的滑雪胜地C.海水倒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D.拥有魅力无穷的古老建筑6.(2021七下·诸暨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每个人都离不开水。下列国家对水的感谢词,不贴切的一项是( )A.日本:“海水”,感谢你!因为你,我们才能发展渔业B.以色列:“冰川融水”,感谢你!正因丰盈的你,我们才能发展灌溉农业C.威尼斯:“水”,谢谢你!我们的城市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D.泰国:“水”,感谢你!你为我们种植水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7.(2021七下·诸暨期中)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场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①瑞士是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②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被称为欧洲的“大菜篮”“大花园”③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被誉为“亚洲的硅谷”④日本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鱼文化”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021七下·诸暨期中)以色列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农业奇迹”。读下边以色列部分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8.对于以色列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北多南少 D.南多北少9.下面“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与以色列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一致的( )A. B.C. D.10.针对以色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以色列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滴灌和喷灌 B.南水北调 C.西水东调 D.北水南调11.(2021七下·诸暨期中)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崇文抑武12.(2021七下·诸暨期中)“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由此可见行省制度(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地方与中央抗衡C.地方机构过多,效率低 D.造成丞相权力威胁皇权13.(2021七下·诸暨期中)“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风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体现了( )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14.(2021七下·诸暨期中)传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白纳沟时,让随行的百工艺人传授当地藏族人民耕耘播种、纺纱织毯等技艺,使白纳沟各项生产技艺迅速发展。当地民谣说:“你有千能,我有百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以上材料说明( )A.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慕中原文化B.唐朝人的生活习俗受到吐蕃影响C.西北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D.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15.(2021七下·诸暨期中)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繁荣 B.社会风气开放C.文学艺术兴盛 D.政治清明16.(2021七下·诸暨期中)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于(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17.(2021七下·诸暨期中)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其他朝代,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上述现象( )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传统B.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C.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18.(2021七下·诸暨期中)《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A.宋元和议 B.宋辽和议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19.(2021七下·诸暨期中)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20.(2021七下·诸暨期中)某导演要拍摄一部讲述唐玄宗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下列场景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经商 ②公主穿男装载歌载舞③食品店在兜售胡饼,生意兴隆 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计 60分)21.(2021七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卡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称号。但拥有几百年种植历史的巴西至今还没有一个世界知名品牌。2018年,巴西的咖啡产量创下历史记录,却没有足够的集装箱船舶运力将这些丰产的巴西咖啡豆运往世界各地。咖啡出口中,半成品咖啡豆占85%,而速溶咖啡所占比重很小。(1)观察图一,分别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角度描述巴西利亚的地理位置。(2)根据图一信息判断,巴西咖啡种植空间分布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巴西成为“咖啡王国”的原因。(4)依据阅读卡和所学知识,为巴西咖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22.(2021七下·诸暨期中)读日本、澳大利亚两国简图,回答问题。(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共同点是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 国家。从图一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从图二可以判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是 。(3)请你说出这两个国家除矿产资源以外其他不同点: 。23.(2021七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北宋名臣富弼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史实?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一中的盟约。(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3)岳飞被尊称为民族英雄。请你结合史实证明这一观点。(4)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哪两种交往方式?这体现了这一时期哪些时代特征?24.(2021七下·诸暨期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一个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有哪些。(3)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材料二中所述事件产生的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25.(2021七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1)阅读上图,你能得到隋朝大运河的哪些信息?(2)假如隋炀帝从洛阳出来,到杭州“南巡”,要经过哪几段运河?(3)有人对大运河的开通持肯定态度,也有人持否定态度,你的观点呢?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不得不充分利用水资源,推广农业滴灌技术。其目的是:①降低土壤盐化程度,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①④,正确。 ②扩大高耗水作物种植,③增大农业生产投入 ,与实际不符。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2.【答案】D【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在高海拔的干寒草原地带,发展畜牧业,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生。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不是低海拔地区,故该项说法错误,其余说法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3.【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解析】【分析】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各具特色的区域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②③④,正确。①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本身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地方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4.【答案】B【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解析】【分析】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①旅游设施精良 ②温泉资源丰富 ③交通条件便利 ④有冰川和积雪 , ①③ 是人文原因,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瑞士是山地之国,境内有阿尔卑斯山脉,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瑞士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有许多电缆车直通山巅,有直升机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来的人多;旅游设施精良,地区接待能力强。每年来瑞士旅游的人较多,成为一个旅游热区。5.【答案】B【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尼斯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气温在0度以上,不会存在积雪来滑雪,故说法错误。其他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个城市,建筑风格当然是意大利风格为主;威尼斯的水孕育了现在的威尼斯,成就了现在的威尼斯。但是,威尼斯也因为这水将会被淹没。威尼斯的水每年都在上涨,可以想到以后这美丽的威尼斯也将不复存在了。6.【答案】B【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日本——耕海牧渔;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冰川融水”,感谢你!正因丰盈的你,我们才能发展灌溉农业 ,说法错误。当地人对水资源特别珍惜,节水意识特别强,采用滴灌技术,发展农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7.【答案】B【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日本——耕海牧渔;以色列节水王国;印度班加罗尔【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瑞士是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 ,错误,当地没有矿产资源。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瑞士是山地之国,境内有阿尔卑斯山脉,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瑞士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有许多电缆车直通山巅,有直升机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来的人多;旅游设施精良,地区接待能力强。每年来瑞士旅游的人较多,成为一个旅游热区。【答案】8.C9.B10.D【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点评】 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珍惜和保护水资源;2、加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修建水库是解决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主要途径包括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8.根据给出的以色列部分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以色列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9.根据给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 A是温带季风气候, B是地中海气候, C是热带雨林气候,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与以色列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一致的是B图。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0.针对以色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以色列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北水南调。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1.【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可知,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崇文抑武是宋朝的治国策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答案】A【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据“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关键信息“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13.【答案】D【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解析】【分析】据题干“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公平与机会均等。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识记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发展演变,知道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14.【答案】D【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据“你有千能,我有百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可知,材料反映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说明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BC三项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15.【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题干直接反映出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ACD三项在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社会风气开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6.【答案】C【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题干主要描述了北宋冗官问题,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初年君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专制而增设了中央与地方官员且大力削弱官员的权力,不仅实行职官分离制度,而且人事调动频繁,造成大批官员无所事事,这种分化事权、以官牵官、层层设防的策略,造成了官制的极大混乱并导致机构臃肿和官吏冗滥严重的局面。A项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宋朝官员数量众多,不是五代十国留下的历史问题,不符合题意;B项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不是根源,不符合题意;C项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是题干状况出现的根源,符合题意;D项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错误,宋代统治者并不是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宋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答案】C【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分离的差遣制度,官名只表官位、秩级和俸禄的高低,一些文官带有的学士、直馆等头衔被称为职,都是虚衔,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称为差遣,也称职事官,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官职官名的杂乱,降低了行政效率,由于宋代官员的行政权力被削弱、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增加、法律制度的发达而杂乱、士人重视科举制和对行政、司法事务采取轻视的态度等因素,以法律为师的胥吏在司法事务中地位逐渐重要,因此形成了一种“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现象,这说明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宋朝的政治制度及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掌握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分析即可。18.【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南北对峙。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宋金和议是题干史料记载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宋和金的对峙,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9.【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A项从材料中“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可知,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从材料中“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可知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符合题意;C项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错误,大运河正式修建并修建成功是在隋朝,此前不可能存在统治者重视的现象发生,不符合题意;D项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错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20.【答案】A【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题干中的“唐玄宗时期”不符,排除。A项①②③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玄宗时期的史实。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21.【答案】(1)经纬度位置:南纬15.5 度,西经48度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热带。 相对位置: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的高原上(2)沿河分布;沿海分布(3)地理位置好,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全年高温,光热充足,降水充沛;临近河边,水源充足(4)完善交通设施;发展咖啡的深加工提高咖啡的附加值;把握市场需求,加强对品牌的建设。【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1)、观察图一,分别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角度描述巴西利亚的地理位置。故 答案为:从经纬度位置:南纬15.5 度,西经48度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热带。 相对位置: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的高原上(2)、根据图一信息判断,巴西咖啡种植空间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海分布(3)、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条件角度看,巴西所处地理位置好,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全年高温,光热充足,降水充沛;临近河边,水源充足,等等有利于咖啡生产。(4)、依据阅读卡和所学知识,为巴西咖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完善交通设施;发展咖啡的深加工提高咖啡的附加值;把握市场需求,加强对品牌的建设。【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22.【答案】(1)四面环海(2)发达;沿海地区;种类多(3)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共同点是四面环海。(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发达国家。从图一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图二可以判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是种类多。(3)、请你说出这两个国家除矿产资源以外其他不同点: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点评】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澳大利亚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3.【答案】(1)澶渊之盟。评述: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仿效汉字笔画创制本民族文字; 鼓励垦荒,发展经济(3)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4)战争;和平交往。 特征:农牧文化逐渐交融;民族政权并立。【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澶渊之盟的史实。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宋辽协议中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史称“澶渊之盟”。宋辽订立的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依据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辽和西夏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3)结合所学可知,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4)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两种交往方式是战争和和平交往。辽宋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同时,北宋是汉人建立的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王朝,而辽和西夏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因此又体现出农牧(民族)文化的交融。故答案为:(1)澶渊之盟。评述: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仿效汉字笔画创制本民族文字; 鼓励垦荒,发展经济。(3)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4)战争;和平交往。 特征:农牧文化逐渐交融;民族政权并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和战的相关史实。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史实。24.【答案】(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2)曲辕犁;筒车。(3)藏族。影响: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人民的的勤劳与智慧等等。【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是: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实际上是在感叹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反映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包括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以民为本的思想,重视任用贤才,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实现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等 。故答案为:(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2)曲辕犁;筒车。(3)藏族。影响: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人民的的勤劳与智慧等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则材料为依托,考查贞观之治、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知识。25.【答案】(1)如大运河的中心、河段、起点、终点、沟通的水系等。(任答三点即可) 信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经过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3)示例:我认为对大河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图片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所以从材料图片能得到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河段、起点、终点、沟通的水系等信息。(2)读《隋朝大运河》图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如果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余杭“南巡”,他依次要经过的运河河段应该是: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两方面加以说明。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故答案为:(1)如大运河的中心、河段、起点、终点、沟通的水系等。(2)经过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3)示例:我认为对大河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1 / 1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2021七下·诸暨期中)农业滴灌技术是指利用灌水器,将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滴入根区土壤的灌溉。目前,以色列广泛采用该技术进行灌溉。其目的是( )①降低土壤盐化程度 ②扩大高耗水作物种植③增大农业生产投入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不得不充分利用水资源,推广农业滴灌技术。其目的是:①降低土壤盐化程度,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①④,正确。 ②扩大高耗水作物种植,③增大农业生产投入 ,与实际不符。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2.“因地制宜.创造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气候干热、草场丰富、地广人稀,发展畜牧业B.瑞士人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独特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C.日本有北太平洋渔场和优良港湾,发展渔业D.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处驯养羊驼和骆马,发展畜牧业【答案】D【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在高海拔的干寒草原地带,发展畜牧业,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生。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不是低海拔地区,故该项说法错误,其余说法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3.(2021七下·诸暨期中)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各具特色的区域场景,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启示有( )①区域自然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解析】【分析】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各具特色的区域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②③④,正确。①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本身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地方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4.(2021七下·诸暨期中)瑞士成为旅游者天堂的人文原因有( )①旅游设施精良 ②温泉资源丰富 ③交通条件便利 ④有冰川和积雪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解析】【分析】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①旅游设施精良 ②温泉资源丰富 ③交通条件便利 ④有冰川和积雪 , ①③ 是人文原因,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瑞士是山地之国,境内有阿尔卑斯山脉,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瑞士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有许多电缆车直通山巅,有直升机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来的人多;旅游设施精良,地区接待能力强。每年来瑞士旅游的人较多,成为一个旅游热区。5.(2021七下·诸暨期中)下列关于威尼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 B.冬季著名的滑雪胜地C.海水倒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D.拥有魅力无穷的古老建筑【答案】B【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尼斯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气温在0度以上,不会存在积雪来滑雪,故说法错误。其他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个城市,建筑风格当然是意大利风格为主;威尼斯的水孕育了现在的威尼斯,成就了现在的威尼斯。但是,威尼斯也因为这水将会被淹没。威尼斯的水每年都在上涨,可以想到以后这美丽的威尼斯也将不复存在了。6.(2021七下·诸暨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每个人都离不开水。下列国家对水的感谢词,不贴切的一项是( )A.日本:“海水”,感谢你!因为你,我们才能发展渔业B.以色列:“冰川融水”,感谢你!正因丰盈的你,我们才能发展灌溉农业C.威尼斯:“水”,谢谢你!我们的城市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D.泰国:“水”,感谢你!你为我们种植水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答案】B【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日本——耕海牧渔;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冰川融水”,感谢你!正因丰盈的你,我们才能发展灌溉农业 ,说法错误。当地人对水资源特别珍惜,节水意识特别强,采用滴灌技术,发展农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7.(2021七下·诸暨期中)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场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①瑞士是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②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被称为欧洲的“大菜篮”“大花园”③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被誉为“亚洲的硅谷”④日本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鱼文化”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B【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日本——耕海牧渔;以色列节水王国;印度班加罗尔【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瑞士是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 ,错误,当地没有矿产资源。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瑞士是山地之国,境内有阿尔卑斯山脉,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瑞士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有许多电缆车直通山巅,有直升机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来的人多;旅游设施精良,地区接待能力强。每年来瑞士旅游的人较多,成为一个旅游热区。(2021七下·诸暨期中)以色列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农业奇迹”。读下边以色列部分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8.对于以色列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北多南少 D.南多北少9.下面“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与以色列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一致的( )A. B.C. D.10.针对以色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以色列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滴灌和喷灌 B.南水北调 C.西水东调 D.北水南调【答案】8.C9.B10.D【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点评】 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珍惜和保护水资源;2、加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修建水库是解决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主要途径包括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8.根据给出的以色列部分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以色列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9.根据给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 A是温带季风气候, B是地中海气候, C是热带雨林气候,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与以色列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一致的是B图。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0.针对以色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以色列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北水南调。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1.(2021七下·诸暨期中)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崇文抑武【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可知,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崇文抑武是宋朝的治国策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2021七下·诸暨期中)“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由此可见行省制度(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地方与中央抗衡C.地方机构过多,效率低 D.造成丞相权力威胁皇权【答案】A【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据“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关键信息“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13.(2021七下·诸暨期中)“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风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体现了( )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答案】D【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解析】【分析】据题干“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公平与机会均等。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识记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发展演变,知道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14.(2021七下·诸暨期中)传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白纳沟时,让随行的百工艺人传授当地藏族人民耕耘播种、纺纱织毯等技艺,使白纳沟各项生产技艺迅速发展。当地民谣说:“你有千能,我有百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以上材料说明( )A.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慕中原文化B.唐朝人的生活习俗受到吐蕃影响C.西北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D.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答案】D【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据“你有千能,我有百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可知,材料反映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说明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BC三项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15.(2021七下·诸暨期中)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繁荣 B.社会风气开放C.文学艺术兴盛 D.政治清明【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题干直接反映出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ACD三项在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社会风气开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6.(2021七下·诸暨期中)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于(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答案】C【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题干主要描述了北宋冗官问题,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初年君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专制而增设了中央与地方官员且大力削弱官员的权力,不仅实行职官分离制度,而且人事调动频繁,造成大批官员无所事事,这种分化事权、以官牵官、层层设防的策略,造成了官制的极大混乱并导致机构臃肿和官吏冗滥严重的局面。A项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宋朝官员数量众多,不是五代十国留下的历史问题,不符合题意;B项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不是根源,不符合题意;C项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是题干状况出现的根源,符合题意;D项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错误,宋代统治者并不是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宋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2021七下·诸暨期中)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其他朝代,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上述现象( )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传统B.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C.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答案】C【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分离的差遣制度,官名只表官位、秩级和俸禄的高低,一些文官带有的学士、直馆等头衔被称为职,都是虚衔,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称为差遣,也称职事官,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官职官名的杂乱,降低了行政效率,由于宋代官员的行政权力被削弱、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增加、法律制度的发达而杂乱、士人重视科举制和对行政、司法事务采取轻视的态度等因素,以法律为师的胥吏在司法事务中地位逐渐重要,因此形成了一种“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现象,这说明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宋朝的政治制度及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掌握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分析即可。18.(2021七下·诸暨期中)《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A.宋元和议 B.宋辽和议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南北对峙。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宋金和议是题干史料记载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宋和金的对峙,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9.(2021七下·诸暨期中)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A项从材料中“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可知,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从材料中“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可知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符合题意;C项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错误,大运河正式修建并修建成功是在隋朝,此前不可能存在统治者重视的现象发生,不符合题意;D项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错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20.(2021七下·诸暨期中)某导演要拍摄一部讲述唐玄宗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下列场景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经商 ②公主穿男装载歌载舞③食品店在兜售胡饼,生意兴隆 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题干中的“唐玄宗时期”不符,排除。A项①②③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玄宗时期的史实。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计 60分)21.(2021七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卡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称号。但拥有几百年种植历史的巴西至今还没有一个世界知名品牌。2018年,巴西的咖啡产量创下历史记录,却没有足够的集装箱船舶运力将这些丰产的巴西咖啡豆运往世界各地。咖啡出口中,半成品咖啡豆占85%,而速溶咖啡所占比重很小。(1)观察图一,分别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角度描述巴西利亚的地理位置。(2)根据图一信息判断,巴西咖啡种植空间分布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巴西成为“咖啡王国”的原因。(4)依据阅读卡和所学知识,为巴西咖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答案】(1)经纬度位置:南纬15.5 度,西经48度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热带。 相对位置: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的高原上(2)沿河分布;沿海分布(3)地理位置好,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全年高温,光热充足,降水充沛;临近河边,水源充足(4)完善交通设施;发展咖啡的深加工提高咖啡的附加值;把握市场需求,加强对品牌的建设。【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1)、观察图一,分别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角度描述巴西利亚的地理位置。故 答案为:从经纬度位置:南纬15.5 度,西经48度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热带。 相对位置: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的高原上(2)、根据图一信息判断,巴西咖啡种植空间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海分布(3)、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条件角度看,巴西所处地理位置好,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全年高温,光热充足,降水充沛;临近河边,水源充足,等等有利于咖啡生产。(4)、依据阅读卡和所学知识,为巴西咖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完善交通设施;发展咖啡的深加工提高咖啡的附加值;把握市场需求,加强对品牌的建设。【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22.(2021七下·诸暨期中)读日本、澳大利亚两国简图,回答问题。(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共同点是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 国家。从图一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从图二可以判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是 。(3)请你说出这两个国家除矿产资源以外其他不同点: 。【答案】(1)四面环海(2)发达;沿海地区;种类多(3)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共同点是四面环海。(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发达国家。从图一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图二可以判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是种类多。(3)、请你说出这两个国家除矿产资源以外其他不同点:日本以渔业为主,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点评】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澳大利亚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3.(2021七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北宋名臣富弼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史实?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一中的盟约。(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3)岳飞被尊称为民族英雄。请你结合史实证明这一观点。(4)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哪两种交往方式?这体现了这一时期哪些时代特征?【答案】(1)澶渊之盟。评述: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仿效汉字笔画创制本民族文字; 鼓励垦荒,发展经济(3)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4)战争;和平交往。 特征:农牧文化逐渐交融;民族政权并立。【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澶渊之盟的史实。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宋辽协议中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史称“澶渊之盟”。宋辽订立的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依据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辽和西夏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3)结合所学可知,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4)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两种交往方式是战争和和平交往。辽宋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同时,北宋是汉人建立的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王朝,而辽和西夏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因此又体现出农牧(民族)文化的交融。故答案为:(1)澶渊之盟。评述: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仿效汉字笔画创制本民族文字; 鼓励垦荒,发展经济。(3)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4)战争;和平交往。 特征:农牧文化逐渐交融;民族政权并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和战的相关史实。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史实。24.(2021七下·诸暨期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一个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有哪些。(3)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材料二中所述事件产生的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答案】(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2)曲辕犁;筒车。(3)藏族。影响: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人民的的勤劳与智慧等等。【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是: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实际上是在感叹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反映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包括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以民为本的思想,重视任用贤才,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实现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等 。故答案为:(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2)曲辕犁;筒车。(3)藏族。影响: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人民的的勤劳与智慧等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则材料为依托,考查贞观之治、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等知识。25.(2021七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1)阅读上图,你能得到隋朝大运河的哪些信息?(2)假如隋炀帝从洛阳出来,到杭州“南巡”,要经过哪几段运河?(3)有人对大运河的开通持肯定态度,也有人持否定态度,你的观点呢?说明理由。【答案】(1)如大运河的中心、河段、起点、终点、沟通的水系等。(任答三点即可) 信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经过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3)示例:我认为对大河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图片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所以从材料图片能得到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河段、起点、终点、沟通的水系等信息。(2)读《隋朝大运河》图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如果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余杭“南巡”,他依次要经过的运河河段应该是: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两方面加以说明。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故答案为:(1)如大运河的中心、河段、起点、终点、沟通的水系等。(2)经过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3)示例:我认为对大河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