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解析版含2021中考真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解析版含2021中考真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_1.4_???é????????é?????_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21?湘西州)小明在学校举行的体育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8秒,小明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6.7m/s B.12.5m/s C.7.1m/s D.7.3m/s
2.(2021?济宁)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3.(2021?兰州)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4.(2021春?岳麓区校级期末)10月的体育节运动会上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6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8m/s B.9m/s C.9.2m/s D.10m/s
二.填空题(共4小题)
5.(2021?大连)同学们到植物园游玩,在园中步行1200m用了20min,他们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m/s。经过花丛时,同学们闻到阵阵花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
6.(2021?铜仁市)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7.(2021?遂宁)5月22日,以“中流击水,百年龙腾”为主题的中国龙舟大赛四川遂宁站的比赛在美丽的观音湖举行。在一场小组赛中,四个龙舟队沿200米赛道由北向南争先划行。当安居区龙舟队奋力超越旁边队伍时,以安居区龙舟队为参照物,旁边的队伍向    (选填“南”或“北”)运动;最终安居区龙舟队以40秒的成绩取得小组第一名,则该队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8.(2020?大庆)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   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9.(2021?丹东)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AB段距离sAB=   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   m/s。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表示)。
10.(2020?枣庄)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1.(2021?永州模拟)好好家门口到永州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9km,周末,好好从家门口的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15min到达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与同学汇合。求:
(1)公共汽车从好好家门口的公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车站的平均速度v1是多少km/h?合多少m/s?
(2)新世纪广场到植物园的公交路线全长27km,则好好和同学从新世纪广场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植物园公车站需要用多少分钟(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v2与v1相同)?
12.(2021春?长沙月考)国庆假期,小明爸爸驾车和一家人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标示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问:
(1)若小明爸爸驾车从标示牌到上桥用时30min,则汽车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若从标志牌到上桥用了24min,请问小明爸爸是否违反了交通规则?
13.(2020秋?沈河区期末)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方向在一条平直道路上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求:
(1)甲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
(2)经过6s的时间,甲、乙两个物体的距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解答】解:百米全程用时:t=t1+t2=6s+8s=14s;
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7.1m/s。
故选:C。
2.【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在甲出发3s后才出发,所以甲乙不是同时出发的,故A错误;
BD、由图可知第24s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24s后两物体的s﹣t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故BD错误;
C、第4s~第19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57m﹣12m=45m,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第2s末,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
B、4s 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2 m/s;乙的速度为v′===4m/s,
甲乙都向东匀速运动,v′>v,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5运动,故C错误;
D、由图知:前4s内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都是8m,时间都是 4s,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运动员的路程s=16m+30m=46m,
运动员的运动时间t=5s,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9.2m/s;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5.【解答】解:路程s=1200m,时间t=20min=1200s,
故他们步行的平均速度v===1m/s;
经过花丛时,同学们闻到阵阵花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1;做无规则运动。
6.【解答】解:由图可知,OA段和BC段的s﹣t图像为一条斜线,表明OA段和BC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由图可知,在0~5s内OA的路程为2.5m,在BC段的10~15s内,通过的路程要小于2.5m,运动时间相同,OA段的路程大,则OA段的速度大;
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v===0.25m/s。
故答案为:大于;0.25。
7.【解答】解:在一场小组赛中,四个龙舟队沿200米赛道由北向南争先划行。当安居区龙舟队奋力超越旁边队伍时,以安居区龙舟队为参照物,旁边的队伍向北运动;
安居区龙舟队以40秒的成绩取得小组第一名,则该队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5m/s。
故答案为:北;5。
8.【解答】解:
(1)由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0.1cm,则小球从A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为:s=8.00cm;
(3)小球从A点到E点运动的时间为:t=0.2s×4=0.8s;
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vAE===10cm/s=0.1m/s。
故答案为:加速;8.00;0.10。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9.【解答】解:(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
(2)根据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cm,则
AB间的长度:sAB=40.0cm;AC间的长度:sAC=90.0cm;
AC段所用的时间:tAC=3s;
AC段的平均速度:vAC===30cm/s=0.3m/s;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短,而路程不变,由v=可得,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4)小车在斜面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直线运动,
A.图中v﹣t图象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速度大小不变,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v﹣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图中s﹣t图象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小车位置相对于O点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由v=可知,前半程所用时间:t1=,后前半程所用时间:t2=,
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
故答案为:(1)v=;(2)40.0;0.3;(3)偏大;(4)B;(5)。
10.【解答】解:(1)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 cm,
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vBC===0.75m/s;
AC段的距离:
sAC=sAB+sBC=5cm+15cm=20cm=0.2m,
AC段所用的时间:
tAC=tAB+tBC=0.2s+0.2s=0.4s,
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vAC===0.5m/s;
(3)由(1)知图中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图A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不符合题意;
图B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图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题意;
图D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C。
(4)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时间tAD中点未到达路程sAD中点,则v1<v2。
故答案为:(1)加速;(2)0.75;0.50;(3)C;(4)<。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1.【解答】解:
(1)公共汽车从好好家门口的公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车站的平均速度:
v1===36km/h;
36km/h=36×m/s=10m/s;
(2)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v2与v1相同,
由v=可得,从新世纪广场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植物园公车站需要的时间:
t2===0.75h=45min。
答:(1)公共汽车从好好家门口的公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车站的平均速度v1是36km/h,合10m/s;
(2)新世纪广场到植物园的公交路线全长27km,则好好和同学从新世纪广场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植物园公车站需要用45分钟。
12.【解答】解:(1)由标示牌可知,标示牌所在的位置到上桥的路程s=18km,所用的时间t=30min=0.5h,
则汽车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36km/h;
(2)由标示牌可知,该路段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40km/h,
则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的时间t′===0.45h=27min,
因为27min>24min,
所以,小明爸爸违反了交通规则。
答:(1)汽车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36km/h;
(2)小明爸爸违反了交通规则。
13.【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甲物体4s所走的路程为2m,甲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v1===0.5m/s;
(2)由图甲可知甲物体6s所走的路程为6m,由乙图可知乙做匀速运动,乙的速度为4m/s,乙6s所走路程为:s2=v2t2=4m/s×6s=24m,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方向运动,经过6s的时间,甲、乙两个物体的距离为:s=s2﹣s0=24m﹣6m=18m。
答:(1)甲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0.5m/s;
(2)经过6s的时间,甲、乙两个物体的距离为18m
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