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6张PPT)第1课时 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 物质的分离提纯1.具有安全意识,能规范使用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2.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性质会选择物质的分离方法。3.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4.认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主要途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一、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课时对点练二、物质的分离提纯——过滤与蒸发内容索引三、物质的分离提纯——蒸馏、萃取和分液1.进入实验室之前的准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做好_____和_________,熟悉实验所需的_____,掌握仪器、药品_____使用的要领,理解、掌握_________,熟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一、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预习实验准备药品安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操作要求2.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应___________,实验操作要规范。取用药品前须仔细核对所需药品与试剂瓶上的标签是否一致,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取用。仔细观察_________,如实记录,认真处理_________,分析_________,写好_________。同组实验的同学之间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遇到突发状况时,应_________,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及时报告老师。在实验中应注意_________,减少实验排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3.实验后实验后应将药品和所用仪器收拾干净,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集中注意力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沉着冷静环境保护废气废液固体废物(1)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学生应提前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中若有有毒气体,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3)实验用品的使用要规范,比如用胶头滴管取液体时要悬垂( )(4)实验安全是重中之重,比如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以免发生爆炸( )判断正误√√√√1.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B.实验剩余的药品有的可以放回原瓶C.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体验√解析 实验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再放回原瓶,但有的试剂(如金属钠)可以放回;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易造成火灾。2.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该先关掉电闸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会造成二次伤害。√返回二、物质的分离提纯——过滤与蒸发1.分离和提纯(1)分离: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并恢复到原状态,得到比较纯的物质。(2)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把其余杂质通过某些方法都除去,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2.过滤(1)原理:过滤是分离___________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将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分离。(2)过滤实验仪器与操作过滤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填写图中序号所示仪器的名称。固体和液体玻璃棒烧杯漏斗(3)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①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__;②二低:滤纸边缘略_________边缘;液体的液面略_________的边缘;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靠到_______上;玻璃棒的底端应轻靠到______________一侧;漏斗颈的末端尖嘴应靠到_____的内壁上。漏斗内壁低于漏斗低于滤纸玻璃棒漏斗三层滤纸烧杯3.结晶(1)定义:在溶液中,溶质形成晶体的过程。(2)原理:利用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固体之间的分离提纯。(3)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此法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的分离;②冷却结晶:把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的饱和溶液,将其温度降低,使其析出晶体的过程,此法主要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如KNO3。(4)蒸发结晶仪器与操作蒸发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填写图中序号所示仪器的名称。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5)在进行蒸发结晶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由于_________造成液滴飞溅;②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_________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③热的蒸发皿应用________取下,不能直接放在________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一定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_______上。玻璃棒局部过热少量液体坩埚钳实验台石棉网(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多余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润湿贴紧,不留气泡( )(2)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4)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的目的是防止固体迸溅( )(5)“……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采用了重结晶法( )判断正误√××√√1.实验室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现从反应后剩余的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分离,回收这两种物质,需要使用哪些分离方法?请简述实验方案。深度思考提示 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实验方案:2.请参照溶解度曲线,设计实验方案提纯混有少量KCl的KNO3。提示 实验方案:返回1.蒸馏(1)定义:将液态物质加热至_____,使之_____,然后将蒸气重新冷凝为_____的操作过程称为蒸馏。运用蒸馏,可以分离_____相差较大的_____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水等液体中_______________的杂质。三、物质的分离提纯——蒸馏、萃取和分液沸点汽化液体沸点液体难挥发或不挥发(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装置图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图,请填写图中序号所示仪器的名称。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3)实验注意事项①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_______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③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_____________。④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_____进,从_____出。⑤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_______。⑥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由下到上、由左到右防止液体暴沸下口上口石棉网(4)蒸馏操作简记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2.萃取和分液(1)萃取和分液的原理①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_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剂称为_______。②分液是利用分液漏斗把__________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分液操作一般与萃取结合使用。溶解度萃取剂互不相溶(2)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四氯化碳玻璃塞活塞水四氯化碳橙红烧杯壁上口(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洗涤并检漏。②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_________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③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尖嘴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防止_________。④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_________流出。⑤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_________。(4)萃取操作简记口诀萃取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分液漏斗液体飞溅上层液体下层液体归纳总结(1)蒸馏时若忘加碎瓷片,则应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补加( )(2)蒸馏时,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 )(3)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可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 )(5)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以此法提取青蒿素属于萃取( )判断正误√×√×√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右:深度思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题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操作: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③______。过滤萃取解析 从实验流程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2)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解析 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为氯化钾溶液。紫红(或紫)氯化钾(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分液、蒸馏解析 对F中的两种液体进行分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碘。(4)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除泥三角、玻璃棒外)_________(填序号)。①试管 ②瓷坩埚 ③坩埚钳 ④蒸发皿 ⑤酒精灯②③⑤解析 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到泥三角、坩埚、坩埚钳、酒精灯和玻璃棒。返回解析 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过滤C.蒸馏D.蒸发√1235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462.(2019·莆田一中月考)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二氧化锰D.碳酸钾、氯化钙12354解析 硝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不溶于水;碳酸钾和氯化钙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氯化钾。√6解析 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苯等)应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若用苯(密度比水小)作萃取剂,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加入碘水和萃取剂振荡后,需静置分层再分液。3.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液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D.若用苯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1235464.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溴和四氯化碳B.溴和苯C.水和植物油D.水和乙醇√12354解析 溴易溶于四氯化碳、苯,水和乙醇互溶,植物油不溶于水。65.蒸馏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蒸发皿B.冷凝管C.蒸馏烧瓶D.酒精灯12354√解析 蒸馏实验操作用到的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612354返回6.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1)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2)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3)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4)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5)___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6ECDAB课时对点练123456789题组一 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1.(2019·云南石屏一中期末)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的物质中,标签贴错的是A组 基础对点练选项ABCD化学式或名称NaOH汽油KClO3乙醇危险警告标签????√解析 乙醇属于易燃物,不属于剧毒品,应贴易燃液体的标签,故D错误。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123456789解析 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避免因酒精的挥发而使灯芯上的水分过多,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3.(2019·无锡期末)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下一步应采取的操作及原因是A.先熄灭酒精灯,以节约燃料B.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C.先撤酒精灯,再撤导气管,防止水倒吸D.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纯净√123456789解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完毕,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内的水可能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B正确。题组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4.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食盐和蔗糖C.泥沙和食盐D.铜粉和铝粉123456789解析 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溶液中分离出去的一种实验方法。酒精和水都为液体且二者互溶;食盐和蔗糖都能溶于水;铜粉和铝粉都为难溶于水的物质。√5.(2019·腾冲市八中期末)如图是关于蒸发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9A.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再放酒精灯B.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D.蒸发的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全部固体析出,没有水分√解析 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放酒精灯,再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A错误;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用垫上石棉网,B错误;蒸发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蒸干,应在析出大量固体时用余热使其蒸干,D错误。123456789解析 乙酸乙酯与水不互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最简便。1234567896.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解析 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完后,关闭活塞,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入另一容器中。7.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饱和碘水和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后,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123456789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2)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收集完蒸馏水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停冷凝水?____________。蒸馏烧瓶冷凝管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没有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却水进出口位置反了先撤酒精灯解析 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最重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①仪器的连接顺序;②温度计的位置;③冷却水的流向(进出口位置);④防暴沸的措施。123456789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字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____;123456789解析 碳酸钙不溶于水,而碳酸钠易溶于水,加水后过滤、干燥即可除去杂质碳酸钠。C(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____;123456789解析 利用高温分解法,使碳酸钙分解除去并生成氧化钙。(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___;E解析 氯化钾和碳酸钾均易溶于水,可加入稍过量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D(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炭粉_____;123456789解析 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采用降温结晶法分离除杂。(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_____。B解析 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炭粉不溶于水,故可加适量水、过滤、蒸发,得到纯净的氯化钠。F解析 过滤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蒸发需要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则用于过滤或蒸发分离物质的仪器为①③⑤。1~5题是单项选择题,6~7题是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仪器用于过滤或蒸发分离物质的是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发皿 ④天平 ⑤烧杯 ⑥研钵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①③⑥√B组 综合强化练1234567892.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溴化钠,常用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可得到氯化钠溶液。下列分析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B.苯层在上层或四氯化碳层在下层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D.氯气单质置换出了溴单质√123456789解析 由2NaBr+Cl2===2NaCl+Br2可知,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有单质溴生成;用苯或四氯化碳可萃取反应后溶液中的溴,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层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层在下层。酒精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1234567893.(2019·天津市武清区检测)需要分离下列两种混合物,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a.汽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b.水与丙酮的混合物已知:丙酮是一种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约为56℃。12345678A.④③B.②④C.②①D.①③√9解析 汽油中混入了大量的水,两者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即②,丙酮可与水混溶,沸点约为56℃,分离水与丙酮可采取蒸馏法即④,答案选B。1234567894.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可以从溶液中分离得到可溶性固体溶质B.将待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且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只需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选用分液法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植物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12345678解析 过滤时,要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9123456785.(2019·江西省高安中学检测)现有三组混合液:①CCl4和水;②苯(沸点:80.1℃)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二者是性质非常相似的一对互溶液体);③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是A.分液、萃取、蒸馏B.蒸馏、萃取、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萃取、蒸馏、分液√解析 ①CCl4和水互不相溶,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②苯(沸点:80.1℃)和甲苯(沸点:110.6℃)是互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③向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采用萃取法。9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12345678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水和乙醇分液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硝酸钾固体中的杂质氯化钠重结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沸点为117.5℃)中的乙醚(沸点为34.6℃)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912345678解析 乙醇与水相互溶解,不能用作萃取剂,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差别很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硝酸钾。9123456787.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A.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C.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D.自来水中的杂质(蒸馏)√解析 植物油和自来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其混合物可用分液法分离;碘最适合用萃取法分离;碳酸钙(不溶于水)和氯化钙(易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分离得到两种物质;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9√123456788.蒸馏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常用方法,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都可以制取蒸馏水。(1)图Ⅰ中加热A时要加垫石棉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A、B、C分别是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蒸馏烧瓶在加热时要加垫石棉网,目的是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912345678(2)图Ⅰ中冷却水的流向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确冷凝效果不好,应下进上出解析 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解析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要放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912345678(4)图Ⅱ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图Ⅰ完全相同。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烧杯中还应盛有的物质是______。冰水解析 图Ⅱ中玻璃导管较长,作用是使水蒸气冷凝;烧杯中加冰水冷凝效果更好。9冷凝水蒸气9.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12345678(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2)步骤③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有机溶剂中不可作为溶剂G的有________(填字母)。A.酒精 B.四氯化碳 C.乙酸 D.汽油 E.苯H2O漏斗烧杯玻璃棒AC9(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分液。(5)步骤⑤中,若选用(3)中的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为溶剂G,分液时,应先把溶液____(填“E”或“F”)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排出,之后,再把另一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12345678萃取四氯化碳F9答案 (或汽油 E)(或苯 E)解析 海藻灼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灰烬等;步骤③操作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步骤⑤操作为萃取,若选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时,下层液体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为水层,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12345678返回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碘的萃取.wmv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 物质的分离提纯.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