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9张PPT)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 变化的探究1.学会等离子的检验方法。2.会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3.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确定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4.发展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探究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一、物质的检验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课时对点练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内容索引1.物质检验的方法(1)特征反应法一、物质的检验二氧化碳烧焦羽毛蓝色(2)仪器分析法碳、氢、氧、氮某些原子团金属元素特别提示特征反应检验法多用于验证性检验,即特征反应法更多的是验证是否存在该物质;而仪器分析法常用来研究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其结构。2.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所选物质被检验的离子所用试剂实验操作或现象NH4Cl溶液(NH4)2SO4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_的气体NH4Cl溶液KCl溶液Cl-___________、稀硝酸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_________(NH4)2SO4溶液K2SO4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加氯化钡溶液产生_________变蓝色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l+NaOH__________________;NH4Cl+AgNO3===____________________;(NH4)2SO4+BaCl2===___________________。NaCl+H2O+NH3↑AgCl↓+NH4NO3BaSO4↓+2NH4Cl3.焰色反应(1)定义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2)操作盐酸原火焰颜色相同试样火焰的颜色盐酸无色(3)几种金属的焰色①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____色。②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呈____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4)应用①检验_________的存在,如鉴别NaCl和KCl溶液。②利用焰色反应制节日烟花。黄紫金属元素(1)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2)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3)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4)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判断正误××××(5)检验时,红色石蕊试纸需要先湿润( )(6)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可以用盐酸清洗铂丝,但不可以用硫酸( )(7)对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未看到紫色,证明无K+( )√√×(1)该方案是否严谨?________。(2)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严谨的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度思考不严谨如果该溶液中含有Ag+而不含,溶液中的Ag+与Cl-反应生成的氯化银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2.有5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1)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5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检出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种固体全部溶解,4支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1支试管中得到蓝色溶液CuSO4(或无水硫酸铜)(2)分别取未检出的溶液,向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的溶液,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第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支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3)鉴别余下未检出物质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Cl2+CuSO4===BaSO4↓+CuCl22NaOH+CuSO4===Cu(OH)2↓+Na2SO4BaCl2NaOH分别另取少量未检出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若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该物质是(NH4)2SO4,另一瓶为Na2SO4解析 将BaCl2、NaOH、Na2SO4、(NH4)2SO4、CuSO4(无水)这五种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溶解,这五种物质都能溶于水,且CuSO4溶于水后形成蓝色溶液,其他四种物质溶于水都形成无色溶液,由此可检验出CuSO4;再将CuSO4溶液滴加到其余四种物质的溶液中:BaCl2+CuSO4===BaSO4↓(白)+CuCl2,2NaOH+CuSO4===Cu(OH)2↓(蓝)+Na2SO4,Na2SO4+CuSO4(不反应),(NH4)2SO4+CuSO4(不反应),从而又可检验出BaCl2和NaOH。剩余的为Na2SO4、(NH4)2SO4,可利用浓NaOH溶液再检验出(NH4)2SO4,因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返回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1.设计实验探究铝的性质实验操作主要现象结论打磨铝片,观察打磨后为_____色铝是_____色金属,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未打磨的铝片铝片内部熔融但不下滴表层有一层Al2O3,且熔点高于Al单质银白银白4Al+3O2===2Al2O3?铝片均溶解,且均有气泡产生Al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方法总结]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提示:控制单一变量)实验序号实验方案现象结论①?气泡产生较慢①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_____②温度越高,H2O2分解速率_____③加催化剂,H2O2分解速率_____②?气泡产生非常慢③?气泡产生较快④?气泡产生非常快越快越快加快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一般思路归纳总结(1)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主要方法( )(2)确定要研究的化学问题之后,提出假设,假设是有化学原理作为依据的,不是凭空臆测( )(3)将CO2通入水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CO2的水溶液显酸性( )(4)铝虽然是金属,但它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放出H2( )判断正误√√√√草木灰是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含有碳酸钾,可用作肥料。现有一份草木灰样品,请设计实验检验其中含有碳酸钾。理解应用解析 本题考查了和K+的检验方法,实验证实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主要是证明和K+的存在,根据钙的碳酸盐为沉淀,且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且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解答。答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将草木灰样品溶于蒸馏水中液体浑浊-(2)将(1)得到的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澄清滤液-(3)将滤液加热浓缩--(4)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溶液中含K+(5)取适量溶液于一个小烧杯中,倒入足量的CaCl2溶液,过滤取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在烧杯口盖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产生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含,草木灰中含K2CO3返回1.下列溶液中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可能含有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一定含有C.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一定含有Cl-D.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一定含有Ba2+√1235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46123546解析 A项,原溶液中含有均会出现题述现象;B项,原溶液中可能含有或Ag+;C项,含Cl-、等的溶液均可与AgNO3溶液中的Ag+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项,含Ca2+、Ba2+、Mg2+的溶液均可与Na2CO3溶液中的反应生成能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D.该物质中不含钾元素12354解析 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的反应。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既可能是金属钠,也可能是钠的化合物,B正确。√6解析 检验氯离子的试剂是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3.检验实验室存放的蒸馏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是A.硝酸银溶液B.稀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D.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1235464.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先加稀硫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加入氯化钡溶液C.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D.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则过滤,滤液中再加氯化钡溶液√12354解析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的方法: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过滤),再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65.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A.用稀硫酸鉴别银和铝两种金属B.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C.用二氧化碳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碳酸钠溶液12354√解析 用稀硫酸能鉴别银(不溶解,无气体产生)和铝(能溶解,产生气体);用硝酸银溶液不能鉴别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用二氧化碳不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和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612346.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①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根据上述现象判断:(1)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Cl和K2CO3KNO3Ag++Cl-===AgCl↓、2Ag++===Ag2CO3↓、Ag2CO3+2H+===2Ag++H2O+CO2↑5612354解析 三种物质溶于水均得到无色溶液,且相互之间不反应;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可能含KCl、K2CO3或两者中的一种;滴加稀HNO3,沉淀量减少说明固体中含有K2CO3,沉淀不完全消失说明固体中含有KCl。返回6课时对点练12345678910题组一 常见物质的检验1.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A组 基础对点练1112345678910解析 可能有等的干扰,A错误;加入盐酸,引入Cl-,B、C错误;硝酸酸化排除等其他离子的干扰,加硝酸银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即为AgCl,由此说明原溶液中有Cl-,D正确。11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用的方法是A.取样,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B.取样,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C.取样,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D.取样,滴加稀硫酸,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12345678910113.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12345678910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判断的依据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或焰色反应反应中有气体产生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气体法B.——沉淀法C.Na+——显色法D.Cl-——气体法√解析 Cl-常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即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由题给信息可知,为沉淀法。114.检验铵盐时,可将少许待测物放入试管中,然后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试管口检验B.加水溶解,加入酸溶液观察现象C.加入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溶液D.加入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12345678910√11解析 铵盐受热分解生成氨气的同时,往往也会生成酸性气体,如NH4Cl、NH4HCO3等,挥发性酸、不稳定酸的铵盐易分解;铵盐遇酸无明显变化;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有OH-,不能证明生成了氨分子;若加热,生成的氨气逸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说明有氨分子生成。12345678910115.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COCl2(光气)和氯化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A.水B.AgNO3溶液C.NaOH溶液D.KI溶液√12345678910解析 氯仿氧化后生成COCl2(光气)和HCl,因此,用AgNO3溶液检验HCl中Cl-的存在即可判断氯仿是否变质。11解析 首先通过物理方法,观察颜色,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4溶液;然后再用CuSO4溶液作试剂,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NO3)2溶液;接下来再用Ba(NO3)2溶液作试剂可鉴别出Na2SO4溶液,最后剩下的为KCl溶液。123456789106.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A.④③①⑤②B.④①⑤③②C.①⑤③④②D.③④①⑤②√11题组二 焰色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钠元素B.某物质的焰色反应不显紫色(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该物质中肯定没有钾元素C.焰色反应不能用于物质的鉴别D.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12345678910解析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时,钠元素的黄光会干扰钾的紫光,可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光;焰色反应常被用于物质的鉴别。11解析 铜丝在灼烧时有颜色,不能用铜丝代替铂丝,A项错误;实验结束后,用盐酸洗净铂丝,C项错误;焰色反应是指金属元素在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不是化学性质,D项错误。8.(2020·大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铜丝代替铂丝进行实验B.观察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C.实验结束后,要用碳酸钠溶液洗净铂丝D.焰色反应是指金属在加热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是物质的化学性质12345678910√119.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1234567891011解析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B正确;K的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其他元素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错误;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NaCl与Na2CO3固体的焰色反应都为黄色,无法利用焰色反应来区分,D错误。1234567891011A.在第①步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粗盐溶解B.第⑤步操作是过滤C.在第②③④⑥步通过加入化学试剂除杂,加入试剂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D.除去MgCl2的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题组三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10.(2019·湖北沙市中学月考)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345678910解析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要放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Na2CO3要在BaCl2的后面加,C错误。1112345678911.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CuCl2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HNO3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观察四瓶溶液的颜色,蓝色溶液为CuCl2溶液,其他三瓶为无色透明溶液;(2)将三种无色透明溶液分别取少量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uCl2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的为Ba(OH)2溶液;(3)将剩余两种未区分的溶液分别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H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HNO3溶液101112345678910解析 区分溶液先观察溶液的颜色等特征,含Cu2+的溶液为蓝色,含Fe3+的溶液为黄色,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等;再根据两两反应的现象,如沉淀、气体等加以区分。111.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B组 综合强化练1234567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B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Cl-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解析 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BaCO3或AgCl,A项错误;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紫色火焰,故检验K+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C项错误;NH3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的浓度较低,滴加稀NaOH溶液且不加热,则生成NH3·H2O而不放出氨气,D项错误。12345672.下列各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A.HCl、AgNO3、Na2CO3、NaOHB.NH4Cl、AgNO3、CaCl2、HNO3C.(NH4)2SO4、Na2SO4、NaCl、NH4ClD.MgCl2、Na2SO4、NaCl、NH4Cl√1234567解析 对各组溶液,分别采用两两混合法进行鉴别。以A组为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表示产生气体、“↓”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物,括号内是气体或沉淀的颜色;“—”表示无明显现象)。1234567?HClAgNO3Na2CO3NaOHHCl?↓(白)↑(无)—AgNO3↓(白)?↓(白)↓(褐)Na2CO3↑(无)↓(白)?—NaOH—↓(褐)—?由此可鉴别出AgNO3溶液和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可用“滴加顺序法”加以鉴别;1234567B项,NH4Cl和CaCl2遇AgNO3均产生白色沉淀,遇HNO3均无现象,可以鉴别出AgNO3和HNO3,但无法鉴别出NH4Cl和CaCl2。C项和D项,任意2种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3.鉴别NaCl的方法及现象都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呈黄色,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焰色反应呈紫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焰色反应呈紫色,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234567解析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氯离子的检验应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能用盐酸酸化。4.为证明某晶体中含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若试管口上蘸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变蓝,则可证明晶体中含有结晶水B.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红,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C.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适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D.取少量晶体溶于水,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证明晶体中无K+√123456712345675.(不定项)某溶液可能含有、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溶液的离子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硝酸钡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B.一定有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是否存在√1234567解析 向①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但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为原溶液中已经加入了稀盐酸。6.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K2CO3、H2SO4(稀)、K2SO4、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不用其他试剂,对这些溶液进行鉴别实验,实验记录见下表:1234567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①A、D混合有气体放出②B、C混合有沉淀析出③B、D混合有沉淀析出④A、B混合后再滴入稀HNO3有沉淀析出根据以上实验,推断四种溶液的成分:A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D_______。H2SO4Ba(NO3)2K2SO4K2CO31234567解析 从实验现象可知:B应为Ba(NO3)2,与A、C、D混合都有沉淀析出。据④推知:A中应含,因BaSO4沉淀不溶于HNO3,又根据①可证明:A应为H2SO4,D为K2CO3,所以C是K2SO4。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①A、D混合有气体放出②B、C混合有沉淀析出③B、D混合有沉淀析出④A、B混合后再滴入稀HNO3有沉淀析出12345677.某溶液中含有MgSO4和Na2SO4两种溶质,选择适当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或固体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滴加过量的______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均存在。稀盐酸BaCl2(其他答案合理也可)12345671234567解析 过滤完毕,过滤器中的固体表面总是残留部分母液溶质离子,用蒸馏水在原过滤器中冲洗即可。(2)如何洗涤MgCO3沉淀?答案 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解析 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时,实际上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是否含有母液中的溶质离子,此题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达到目的。1234567(3)如何检验MgCO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答案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答案合理也可)。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氯离子的检验.wmv 焰色反应.wmv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wmv 铵根离子的检验.wmv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