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作品内涵及作者感情。 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3.把握哲理散文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读经验,思考、回味作者的思想,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4.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1课时 《永久的生命》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抓住文中关键性的句子,深入领会文章的观点。 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3.思考延伸,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学们,我们有缘相识在这深秋的季节。“自古文人多悲秋”、“自古逢秋悲寂寥”,看到荒凉、萧瑟的秋景,我们也会感时悲秋,但是,我们不必悲伤、不必忧郁,因为生命是永恒的。今天,我们来感悟《永久的生命》。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1.作者简介: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三.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臼 齿 (jiū) 茸 毛(rónɡ) 蔓 延(màn) 凋 谢(diāo) 洗 涤(dí) 2.解释下列词语。 臼齿: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 茸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 :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 :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四.初读课文,感受生命的存在? 1.通读课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讲解哲理散文的特点) 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2.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 明确: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久,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就个体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 五.再读课文,领略生命的奇迹 1.怎么理解第二段中“生命自身”的不朽?? 明确:以小草、小牛犊为例,从外在现象论说生命的神奇和不朽。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一句中“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明确:“分开来”指生命离开肉体,“合起来”指生命在下一代延续。 小结:“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六.悟读课文,思考生命的真谛 1.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明确: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2.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明确: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 3.你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 ,因为 。 七.总结课文? 夕阳逝去,带来美丽的星夜;枯叶飘落,迎来晶莹的飞雪。辉煌或许不再,却能带来昔日的奋进,让拼搏重来;成功也许远去,却能洗去浮躁的外表;让生命重获一种充实的丰盈。?让我们共同在这铺满鲜花和荆棘的青春中前行,在乌云和太阳并存的天空下展翅翱翔,让我们的生命灿烂如花! 课后记: 附:板书设计二、 短暂的 (无奈) 永久的生命 永久不朽 (乐观) 欲扬先抑 高唱凯歌 (赞美)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