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运动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运动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2017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
我们的地球模型
1.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2.地球的结构从外向内地壳(厚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
3.地球表面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其中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约占29%。
4.地球是一个球体。
5.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公转。同时,地球还在自转。
6.地球形成的时间相当古老,它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0亿年。
7.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8.观察常用的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指示东西方向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是经线。
第二课
昼夜交替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2.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3.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
4.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四种假设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5.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结合其他事实我们发现: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三课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1.托勒密的“地心说”观点。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的运动:地球处于宇宙中心。地球相对于宇宙而言,只是一个点,而且静止不动
(3)其他天体的运动: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2.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
(1)球的形状: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的运动: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3)其他天体的运动::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3.哥白尼搭建了一个小型天文台,设计了观测仪器,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测,最终他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名著《天体运行论》
4.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1)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是倾斜的。
(2)反光的小圆片的作用:方便我们研究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昼夜变化情况。
(3)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自转半周前小圆片处于白昼,自转半周后小圆片处于黑夜。
5.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6.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第四课
谁迎来黎明
1.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2.大家手拉手做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
红色纸片模拟太阳
围成一圈的同学模拟地球
按某种方向转动模拟地球的自转
贴有地名的同学模拟不同的地区
先看到红纸片模拟先迎来黎明
3.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的运动方向是向后。
4.观察者坐在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的景物围着观察者转动,且景物转动的方向与转椅转动的方向相反。
5.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6.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第五课
影长的四季变化
1.日影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关。
2.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3.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4.根据圭面上表的日影长度,人们就可以确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5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的变化规律
(1)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
(2)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长。
(3)从夏至到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长。
(4)从冬至到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短。
(5)春分与秋分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一样长。
(6)在连续测量到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或最长之间的时间是一年。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同一地方,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时夜最长、昼最短,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
(2)同一地方,从夏至到冬至,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从冬至到夏至,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7.太阳高度角(太阳仰角):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第六课
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1.地球的公转
(1)公转是指一个天体围绕另一个天体转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2.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3.四季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
(1)“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3)同一时间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而同一时间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是一个定值。
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模拟
塑料小球模拟地球;塑料小球上的线模拟赤道;圆盘模拟地球公转轨道;塑料小球倾斜模拟地轴倾斜。
第7课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
2.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1)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
(2)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
(3)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
(4)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昙花和夜来香也会随昼夜交替而变化。
3.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2)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蛇、蛙、熊等。
(3)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