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讲卤素考点二卤素的检验与性质(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讲卤素考点二卤素的检验与性质(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讲 卤素
学习目标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卤素的检验方法。
4.掌握卤素的制备方法。
考点二 卤素的检验及性质
知识点一 卤素的检验
1.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
(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2Fe+3Br2===2FeBr3,但I2与Fe反应生成FeI2。
(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2+H2===2HX(X代表F、Cl、Br、I,下同)。
(3)都能与水反应:X2+H2OHX+HXO(F2例外)。
(4)都能与碱溶液反应:X2+2NaOH===NaX+NaXO+H2O(F2、I2例外)。
2.卤素单质的递变性
性质 F2 Cl2 Br2 I2 规律
颜色 淡黄绿色 黄绿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逐渐加深
状态 气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熔、沸点逐渐升高
氧化性 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 逐渐减弱
简单离子(X-)的还原性 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强 逐渐增强
3.性质的特殊性
氟 ①无正价,非金属性最强,F-的还原性最弱;
②2F2+2H2O===4HF+O2,与H2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③氢氟酸是弱酸,能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溴 ①Br2是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②Br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溴不能用橡胶塞
碘 ①淀粉遇I2变蓝色;
②I2加热时易升华;
③I2易溶于有机溶剂
4.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生成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
有机层呈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蓝色溶液,表明有I-
判断
(1)向无色溶液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通过溶液的颜色判断是否含有I-(×)
错因:I-不溶于CCl4。
(2)卤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错因:HF的水溶液是弱酸。
(3)类比Fe与Cl2的反应判断Fe与I2反应时生成FeI3(×)
错因:Fe与I2反应生成FeI2。
(4)浓H2SO4能干燥HCl,所以浓H2SO4也能干燥HBr、HI(×)
错因:浓H2SO4能氧化HBr、HI。
(5)加碘盐能使淀粉变蓝(×)
错因:加碘盐中含KIO3,淀粉遇I2变蓝。
练习
1.氰[(CN)2]的结构简式为N≡C—C≡N,其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
(1)写出(CN)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N)2在常温下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KBr、KI、KCN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N)2+2NaOH===NaCN+NaCNO+H2O(3)2I-+Cl2===I2+2Cl-
2.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卤素互化物,它们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
(1)ICl3与水反应的产物可能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ICl在常温下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填“是”或“否”)。
答案 (1)HCl、HIO2(2)ICl+2OH-===Cl-+IO-+H2O 否
题组练习
题组一 卤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1.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 
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 
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 
④某溶液与淀粉-KI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 
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 
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卤素离子中,I-的还原性最强,故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KI,①错误;卤化银中除AgF外均有感光性,③错误;能与淀粉-KI溶液反应出现蓝色现象的,除氯水或溴水外,还可以是碘水等,④错误。
2.(2020·内江质检)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淡黄色沉淀
答案 D
解析 还原性:I->Fe2+>Br-,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Br-可能被氧化,A、B正确;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所以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C正确;若Br-全部被氧化生成Br2,则萃取后加入硝酸银,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错误。
题组二 卤素离子的检验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水久置过程中,氯水的氧化性增强,酸性减弱
B.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
C.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
答案 B
4.(2020·晋中模拟)鉴别NaCl溶液、NaBr溶液、NaI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4 ③溴水、苯 ④硝酸、AgNO3溶液 ⑤氯水、苯 ⑥CCl4、淀粉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无法鉴别三种溶液,③无法鉴别NaCl和NaBr溶液,⑥无法鉴别三种溶液。
题组三 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实验探究
5.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答案 (1) (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 A中滴加浓盐酸后,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生成黄绿色气体Cl2,在A、B、C中分别发生反应:Cl2+2KI===2KCl+I2、Cl2+2NaBr===2NaCl+Br2、Cl2+2NaBr===2NaCl+Br2,由于B、C中生成了Br2而使溶液变为黄色,打开活塞b,C中生成的Br2在D中发生反应:Br2+2KI===2KBr+I2。实验过程Ⅲ,当B中黄色溶液继续通入过量Cl2时,溶液变为红棕色,以此为对照,说明C中黄色溶液无Cl2,从而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知识点二 提取卤素单质的化工流程
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
海水―→粗盐饱和食盐水
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2.海水提取溴
(1)工艺流程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Br+Cl2===Br2+2NaCl;
②B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3.海带中提取碘
(1)工艺流程
H2O Cl2
↓↓
海带―→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I-===I2+2Cl-。
练习
1.(2020·顺义区模拟)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H2O2===I2+2OH-
B.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
D.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答案 C
解析 反应为酸性环境,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2H++H2O2===I2+2H2O,故A错误;四氯化碳比水的密度大,在下层,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B错误;操作Z的名称是过滤,故D错误。
2.(2020·武汉调研)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试剂可用Na2SO3饱和溶液
B.步骤Ⅲ的离子反应:2Br-+Cl2===2Cl-+Br2
C.工业上每获得1molBr2,需要消耗Cl244.8L
D.步骤Ⅳ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馏
答案 C
解析 Na2SO3+Br2+H2O===Na2SO4+2HBr,A正确;步骤Ⅲ根据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的强,利用置换反应制取Br2,B正确;反应Ⅰ和反应Ⅲ均使用到Cl2,故制取1molBr2消耗2mol氯气,但未标明氯气所处的温度和压强,C错误;从浓溴水中提取溴,可利用有机溶剂(如苯)萃取溴,然后分液得到溴的有机溶液,再经蒸馏可得纯净的溴,D正确。
3.海水是宝贵的资源宝库,目前氯碱工业、海水提镁、海水提溴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工业原料。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由海水晒制的粗盐中含有Ca2+、Mg2+、SO等离子,为除去这些离子,所加试剂及其先后顺序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MgCl2的过程中涉及反应:MgCl2·6H2OMgCl2+6H2O,该反应要在HCl气氛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Br2,吹出后用SO2吸收,写出用SO2吸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判断Cl2、Br2、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4)也有工艺是在吹出Br2后用碳酸钠溶液吸收,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同时有CO2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再用H2SO4处理得到Br2,之后加入CCl4进行Br2的萃取,最终用________法得到单质Br2。
答案 (1)BaCl2、NaOH、Na2CO3、HCl(只要Na2CO3在BaCl2之后加,HCl最后加皆可) (2)①2NaCl+2H2OCl2↑+H2↑+2NaOH ②防止MgCl2水解
(3)Br2+SO2+2H2O===2Br-+4H++SO Cl2>Br2>SO2 (4)3Br2+3CO===5Br-+BrO+3CO2↑ 蒸馏
解析 (1)SO、Ca2+、Mg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Ca2+和过量的Ba2+,盐酸能除去过量的CO和OH-,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最后加入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为BaCl2、NaOH、Na2CO3、HCl。
(2)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②氯化镁在水中易发生水解,为抑制其水解,氯化镁晶体应在氯化氢气流中脱水。
(3)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Br2,吹出后用SO2吸收Br2,Br2转化为Br-,再用Cl2置换,第一次吹出的Br2浓度太低,分离浪费原料,SO2吸收主要起到富集溴的作用;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Cl2+2Br-===Br2+2Cl-中,氧化性:Cl2>Br2,在反应SO2+2H2O+Br2===H2SO4+2HBr中,氧化性:Br2>SO2,故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SO2。
(4)吹出Br2后用碳酸钠溶液吸收,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同时有CO2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r2+3CO===5Br-+BrO+3CO2↑,最后再用H2SO4处理得到Br2,加入CCl4进行Br2的萃取,最后通过蒸馏操作分离得到单质溴。
4.海水中溴含量约为65mg·L-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
(3)实验室分离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乙醇 B.四氯化碳 C.烧碱溶液 D.苯
答案 (1) 富集(或浓缩)溴元素 (2) C (3)BD
解析 (1)步骤Ⅰ中获得游离态的溴的含量较低,步骤Ⅱ又将之转化为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富集溴。(2)溴易挥发,步骤Ⅱ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就是利用了溴的挥发性,故选C。(3)萃取剂的选取标准: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乙醇易溶于水,所以不能作萃取剂,故A错误;四氯化碳符合萃取剂选取标准,所以能作萃取剂,故B正确;烧碱溶液和溴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作萃取剂,故C错误;苯符合萃取剂选取标准,所以能作萃取剂,故D正确。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