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37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37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课题
1.2走向共同富裕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共享发展的分析理解能力。知识目标:知道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局面,了解主要矛盾,理解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措施和意义,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重点
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发展理念。
难点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发展新常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自主预习题目:1、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什么?3、我国改革的性质和总目标。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5、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做法。6、我国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7、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应该怎样做?二、课件播放视频“共同富裕的理解”,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谈谈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自主预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课件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本课主题,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引出本课主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讲授新课
一、改革进行时
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历程,教师讲解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课件播放视频“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我国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教师讲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课件展示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教师讲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教师扩展讲解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含义。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我国发展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可以从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交通、治安、环保等方面考虑)教师讲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教师讲解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课件展示国家电网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相关案例材料,教师提问: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教师讲解针对新常态措施。课件展示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相关材料,教师讲解我们要落实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教师提问: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教师讲解改革创新精神是什么。教师讲解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涵(范围)是什么?二、共享发展成果课件展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之间的关系,知识拓展:什么是共同富裕,教师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课件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相关讲话,教师提问:为什么总书记特别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教师讲解吸金品牌发展观的共享理念。教师讲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含义并请同学们回答:根据你的理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师讲解共享发展成果的主体、内容和途径以及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课件播放视频“共享发展成果”,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如何共享发展成果?教师讲解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交流探讨思考并回答问题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内容和重要性通过视频了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我们理解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板书
1.2走向共同富裕一、改革进行时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涵(范围)是什么?二、共享发展成果1.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2.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1.2走向共同富裕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什么?
3、我国改革的性质和总目标。
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5、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做法。
6、我国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7、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应该怎样做?
自主预习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谈谈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第一目
改革进行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计137次提到“改革”一词。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宣示。
改革开放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观看视频,说说我国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
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了精神、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多样性的需要。
不平衡: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
之间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应对主要矛盾的对策:
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新知讲解
中国经济
增速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年份
中国GDP年度增长率
2019
6.1%
2018
6.6%
2017
6.9%
2016
6.7%
2015
6.9%
2014
7.3%
2013
7.76%
2012
7.86%
2011
9.54%
2010
10.64%
2009
9.4%
2008
9.65%
2007
14.23%
中国从2015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低于7%,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

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新发展理念:
五个方面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拓展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我国发展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可以从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交通、治安、环保等方面考虑)
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
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贫困人口数量庞大,部分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
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
……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针对新常态
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现状:目前我国还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多管齐下、综合施治,全面兴产业、强基础、优服务、补短板,有利于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
三农问题
改革创新精神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
锐意进取
勤于探索
勇于实践
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奏响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中国精神
小拓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合作探究
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③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乡村振兴战略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涵(范围)是什么?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内涵(范围):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第二目
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成果
知识拓展: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
=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课堂探究:
为什么总书记特别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安徽牢记总书记嘱托,全面落实民生优先的指示要求,切实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走向共同富裕
习近平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强调“必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他还把“共享”上升到社会制度的本质的高度,认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都反复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发展观的“共享”理念
谁来共享发展的成果?
全体人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淮南子·氾论训》
(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逾200次。当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党始终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个党领导13亿多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必将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根据你的理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的主体:全民
共享的内容:全面共享
共享的途径:全民共建
1、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补充)
观看视频,说说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2、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①总的措施: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这体现了(  )
①脱贫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我国坚定不移的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
课堂练习
2.(2020?济南)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坚定扩大对外开放”。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
3.40年后再出发,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神州大地上的奋进强音,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改革开放“双引擎”动力更加澎湃。誓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只要改革开放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表述太绝对
B
4.(2020?扬州)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动出击,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有利于(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消除民族发展差距
③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民族团结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民族发展的差距可以缩小,但不能消除
D
走向共同富裕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对策)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经济发展现状)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2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涵(范围)是什么?
二、共享发展成果
1.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2.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课后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练习
选择题
1.下面对共享发展理念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全民共享,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共享
②是全面共享,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③是同时享有,引导全体人民同时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④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地处深山的某村己发展成为主打“梦开始的地方”网红品牌村,走出了“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该材料反映了(

①合理利用网络,赋能乡村振兴
②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经济发展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某校初三学生想用下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贴切的标题是(

A.中国只需要改革开放
B.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C.掘弃经验才能有进步
D.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
4.2021年2月25日,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崭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表明( 
 )
A.我国基本上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B.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移,中国进入新时代
C.党和政府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D.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实现同步富裕
5.对精准扶贫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动后富的一个过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知识归类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
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的根本目的——满足对人民生活的美好向往
D.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
7.“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两句古语主旨的有(  )
①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②努力增加社会财富,实现同等富裕 
③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引进先进技术 
④政府推进“厕所革命”,打造宜居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展开了讨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面临新矛盾和新挑战,需要开启全面深化改革 
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无从前进 
③全面改革开放就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④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需要继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下面几位同学的看法,你赞同(

A.小奇:实现同步富裕,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B.小迅:坚持协调发展,各地区一定能同时迈入现代化
C.小音:正视发展现实,区域不平衡的挑战已无法解决
D.小优:体现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简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决胜脱贫攻坚
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材料二
2020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区9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标志着宁夏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宁夏告别绝对贫困,乃至我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现实意义?
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改革涉及范固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请你列举两例。
(2)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请回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思想?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DBCC
6-10
CDADC
简答题
1.(1)①我国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⑤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⑦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等。
(2)“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宁夏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意义:①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④有利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改善民生;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⑥有利于改变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2.(1)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