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全国通用(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节日(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全国通用(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放鞭炮
贴春联
吃饺子
拜新年
元宵节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
吃元宵
看花灯
上巳节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水边宴饮
郊外春游
寒食节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
寒食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祭祀
踏青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
吃粽子
赛龙舟
七夕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七夕节本名乞巧节,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鹊桥相会
中元节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中元节习俗。
放花灯
祭祖
鬼节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吃月饼
赏月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登高
赏菊
寒衣节
下元节
冬至节
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吃饺子
腊八节
祭灶节
除夕节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吃饺子
放鞭炮
古诗词欣赏
李白
歌曲欣赏:
中国传统节日歌
洛阳牡丹有国色,西湖桂子有天香
中华传统有八节,八节源远更流长
正月伊始是春节,烟花换着春花放
火红春联除夕贴,守岁接福庆吉祥
正月十五是元宵,火树银花耀大唐
又吃汤圆又观灯,情人幽会到天光
三月之初清明节,细雨纷纷野茫茫
后人追远去扫墓,翻山越岭感恩忙
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万古有牌坊
处处汩罗龙舟渡,艾香棕香满城乡
七月初七乞巧节,鹊桥织女会牛郎
谁拈针线齐乞巧,人间姐妹拜月娘
八月十五中秋节,明月清辉照四方
月圆饼圆人思圆,两岸何时共一堂
九月初九重阳节,冲天香阵菊花黄
头插茱萸登高去,寿星放歌霸王腔
冬月下旬冬至节,丰收锣鼓震天响
千门万户设家宴,醉成八仙乐无疆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