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保定市祖冲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 31—40每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纯合子的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
C.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2
2.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种
D.孟德尔利用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征
3.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子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4.采用以下哪一种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5.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
A.33% B.50% C.67% D.100%
6.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 )
A. 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 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7.下列对t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tRNA能转运它
C. 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D. t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8.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细胞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9.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男两女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10. 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 (  )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C.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1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雌雄蝇交配产生F2代,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
12.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亲代两种配子结合产生的F1基因型是YyRr
B.F1产生四种配子,其数量比为1:1:1:1
C.F1配子随机相遇自由结合产生F2
D.F1测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1:1:1
13.番茄的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
A.3/8或5/8 B.9/16或5/16 C.7/8或5/8 D.3/8
14.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35% B.29% C.28% D.21%
15.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进行一段时间(适时)后离心,检测到具有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16.由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其他组成应是( )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
1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18.已知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UA,则此t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
A. 天冬氨酸(GAU) B. 亮氨酸(CUA) C组氨酸(CAU) D.缬氨酸(GUA)
19.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
20.四只小桶内各放有20个等大的小球(红黄各10只),Ⅰ、Ⅱ、Ⅲ号小桶内红球标注字母A,黄球标注字母a,Ⅳ号小桶内红球标注字母B,黄球标注字母b,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他们每次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的小桶,重复多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配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
C.甲乙同学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Aa、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1/2
D.乙同学的实验可以模拟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2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子粒。原因是( )
A.甜食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显性的相对性 D.环境引起的变异
23.对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的数量比是9:3:3:1
C.水毛茛的水面、水下的叶的形态有差异,说明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24.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既有R型细菌的菌落,又有S型细菌的菌落;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只有R型细菌的菌落。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
A.S型细菌有毒而R型细菌无毒
B.DNA是转化因子而蛋白质和多糖不是转化因子
C.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遗传物质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
25.关于生物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的杂交试验研究中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
B.艾弗里等人在做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式,应用了构建模型的方法
D.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6.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
D.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27.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 )
A.(2n-1)M B. M(1/2q-1)
C.(2n-1)M(1-2q)/2q D.(2n-1)M/2nq
2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DNA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有可能传给子代
B.保证 DNA复制准确进行的关键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DNA复制是子女有许多性状与父母相像的缘故
D. DNA复制使子女的许多性状与其父母性状相像
29.大量事实表明,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作出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C.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30.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受精作用的实质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后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线粒体大部分来自精子的尾部
D.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四个精子,四种类型
31.右图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碱基种类数、核苷酸种类数依次为(   )
A.RNA复制、4种、4种  B.DNA的转录、4种、4种
C.DNA复制、5种、5种  D.RNA的转录、5种、8种
32.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 (   )
A.利用的模板都相同   B.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C.所利用的酶都相同   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3.下列关于对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以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 B.以核糖体RNA作为遗传信息模板
C.以转运RNA为氨基酸运输工具 D.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34.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占30%,其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U为35%,则信使RNA上的碱基A为 ( )
A、25% B、35% C、40% D、30%
35.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 )
①人类的白化病  ②囊性纤维病  ③苯丙酮尿症  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 ②④   B.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36.某一多肽链共有99个氨基酸,则合成该肽链的信使RNA中的碱基数至少有( )
A、300 B、306 C、295 D、594
37.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38.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B.基因在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上是互不干扰的
C. 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D. 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39.49.下列有关细胞质基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中
C.细胞质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D.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子代
40.观赏植物藏报春,在20~25 ℃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 ℃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色的,这说明 (  )
A.基因完全决定性状
B.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
C.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41.下图的四个家系,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的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25%
4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种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
4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分子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异常精子形成的原因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极
44.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染色体组成来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是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45.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46.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含有腺嘌呤2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47.某基因有192个脱氧核苷酸,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链应脱掉的水分子为( )
A.191 B.95 C.31 D.32
48.DNA分子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 )
A.贮存和表达 B.传递和表达 C. 转录和翻译 D. 贮存和传递
49.a、b、c、d是某雄性哺乳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四种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表示细胞、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Ⅱ到Ⅲ时期的细胞中
C.Ⅱ时期的细胞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
D.Ⅳ时期的细胞变形后可形成精子
50.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可表示DNA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51.(10分)右图是基因型MmNn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
细胞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
(2)图中细胞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__
个DNA分子,有___对同源染色体。
(3)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M与M、n与n的分离发生在___ ____时期,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时期。
52.(10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位于2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 a和R、r)控制,下图是小鼠的一个遗传系谱,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Ⅲ6的基因型是aaRr的概率为_________。如果Ⅲ3与Ⅲ5杂交,产下灰色雄鼠的概率为_________。
(2)Ⅲ7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欲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最好让Ⅲ7与Ⅲ代中______号个体杂交。
53. (10分) 已知甲、乙、丙三种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的遗传方式分别用下图表示:
(1)对三种类型的病毒分别举例:甲、乙、丙依次是__ _ __。
(供选答案:A. HIV病毒 B. 噬菌体 C. 烟草花叶病毒)
(2)图中1、8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_过程,7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过程,3、10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过程,此过程所必需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
54. (10分)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
通过 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
(2)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5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
(3)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用PCR技术扩增他血液中的( )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蛋白 D.病毒核酸
答案
选择题(31—40每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B B A A C C D C B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C C C B B D C D B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D D B A A A B C A D B B C D B
题号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C D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51.(1)初级精母细胞 (2) 4 0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2. (1) AaRr 1 1/8 (2) AARr或AaRr 2
53.(1)BCA (2)转录 逆转录 复制 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54.(1)氢 解旋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1/16 (3)D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慢生活”流行
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
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
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缘堞 缘:向上爬,攀援
B.乘之,俘杀相藉 藉:抚慰
C.各以百骑行前,卒与虏遇 卒:通“猝”,猝然,突然
D.岂死者有知,冀此赐乎 冀:希望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薛万均作战勇猛的一项是
①邀半度击之,大败其众 ②万均兄弟横击之
③既而贼果斩师都降 ④万均单骑驰突
⑤万均直前斩其将 ⑥万均麾军进,智盛惧,乃降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万均本是敦煌人,而且是隋朝官员的后代,但后来他同弟弟跟罗艺一起归顺了唐朝,并和罗艺迎击过窦建德入侵范阳的十万军队。
B.柴绍出讨梁师都时,命薛万均为副帅,万彻也随同出征。离朔方数十里地时,突厥兵马突然而至,唐军退却,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薛氏兄弟却扭转了战局。
C.随同李靖抵达青海征讨吐谷浑时,薛万均所向披靡,还鼓励诸将说贼寇是容易对付的,并第二次驰马杀回敌阵,斩杀敌兵几千人,勇冠三军。
D.有人控告薛万均,虽经魏征劝说,太宗没有追究他,但已心存怨怒,以致后来为一点小事,把他囚禁。薛万均忧愤而亡后,太宗却又非常悲痛。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
(2)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11分)
【双调】水仙子 寻梅
乔吉9、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3)-------------,-------------,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
(4)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 。(李清照-声声慢)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熬 鹰
杨 坤
这是一只刚刚成年的苍鹰,嘴尖锐而弯曲,披一袭铁灰色毛羽,带有钩爪的四趾苍劲有力,但鹰腿却被一条特意打造的细铁链拴住——猎人第一天将它捉来,就在隐秘的处所开始对它的磨炼,在鹰的周围布上绳网,绳网的外面,故意摆放着鲜嫩的羊肉和清水,苍鹰对此不屑一顾。在荆棘中不慎撞入猎人的机关,被冰冷的铁链铐住的瞬间,苍鹰就表现出暴烈悍野的气质。两只遒劲的鹰爪不停地抓挠,将铁链哗哗抖响,但仍被死死扣住。雄鹰发出一阵阵愤怒的戾啸,啸声苍凉、悲壮,戾气直达云霄,表现出一个强悍灵魂对重返自由的渴望。但猎手在网外冷笑着,于是雄鹰更加愤怒,一次次飞起,向他扑击,想用铁喙啄他,用利爪撕裂他,但一次次都被铁链拽回,石块般重重摔倒在地上。徒劳的扑击中,雄鹰的体力在一点点耗去。
夜幕降临,大地沉入无边的暗夜,深秋的风,带着砭骨的寒意吹来。猎手,拾来枯枝,在场地边生起一堆火,不断添加的枯柴使火不断噼啪爆响。火光下,雄鹰的两只眼血红,怒视着不怀好意的猎手;猎手的眼睛也是血红的,和它对峙着,谁也不愿处于下风。人与禽,两双眼睛就这么交锋、对峙,直到第二天的黎明。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染上雄鹰的苍羽时,它更加愤急躁了,它依稀回忆起从前的辉煌:在傍晚或清晨明净的天宇里翱翔,时而鼓风振翼,像一支利箭射入远天;时而舒爪展翅,在平稳的气流上悠然滑翔。草泽间偶然性闪现的兔子或树林间飞过的雀鸟,都逃不过它犀利的眼睛,闪电般地扑击之后,是一次肥美的大餐——它隐约觉出腹中的饥饿,猎手也殷勤地将羊肉捧到眼前。但雄鹰只凶猛地“炸”开门扇般的翅膀,粗壮的毛羽激射到猎手的脸上、身上,锥心刺痛。猎手看到,鹰对鲜嫩的羊肉置之不理,只用铁喙去啄击铁链,“啪,啪,啪!”迸出火花,发出爆响,但铁链依然,只是鹰喙已鲜血淋漓,鹰仿佛不知疼痛,一如既往地啄击着。鲜血,一点点滴下来,滴下来,洇湿了爪下的黄土、岩石。
又是一夜对峙。
两天两夜,猎人仗着强壮的体能和桀骜不驯的鹰对峙。对峙的过程就是人驯服鹰的过程,对鹰施加威压,一点点磨灭它的野性,打消它的自信,使它产生对人的敬畏心理。猎人看到,夜深后,在无边黑夜的包围下,苍鹰的戾气一点点消散,但猎手不敢松懈,稍一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当第三天阳光普照时,鹰嘴已结满黑硬的血痂,瘀血甚至堵塞了鼻孔。它不时乏力地甩甩头,蹭蹭喙,眼中集结的怒气消散殆尽,疲弱的身躯仿佛再也拖不动沉重的铁链,蕴满黄金光泽的眼睛不时半眯,随时都会睡去。猎人手里拿了一根棍子,不停地撩拨它。无可忍耐之下,苍鹰的气又一下子凝聚,但已没有了锐气。猎手看到,雄鹰,从体力到意志,都濒临崩溃。
漫漫白日过尽,漠漠寒夜降临。在猎手精心安排的场地外面,响起阵阵野物的嚎叫,野狼嚎声粗蛮,充满歹毒,而豺狗尖利的咻音则充满嗜血的欲望。雄鹰,拢紧身上的毛羽,将身体畏畏缩缩移向火堆。天风阵阵,大野广袤,雄鹰感到自己孤独、无助。野物的嚎叫又逼近了,鹰身上开始有了明显的颤栗。猎人,适时现身,他清楚地看见,鹰眼里戾气消尽,闪过一丝乞怜。猎人走进绳网,将鹰抱入怀中,抚摸鹰的头部,它不再挣扎、啄击。手指从头顶滑下,顺着修长的脖颈,抚上宽阔的背脊,鹰温顺地舒展开身体,连眼睛也透出温良、驯顺。这时再将鲜嫩的羊肉托上掌心,鹰便顺畅地一块块叼下……一只鹰熬成了!猎手体能快熬尽,把鹰交给帮手后便翻身倒下,睡上三天三夜才能恢复元气。
当这只鹰再次出现时,不是蹲踞在猎手的肘、肩上,就是在猎手的头顶上低飞、盘旋,待到远方的猎物闪现,不待指令便会迅猛出击……猎人开剥猎物时,会大度地将肠子、肝肺等扔给它……一个自由、桀骜的灵魂,从此消失。
(选自《短篇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熬鹰场景的描写,表现了猎人坚韧顽强的意志。最后一段,写猎人用猎物的内脏喂鹰,则表现了猎人对鹰的关爱与呵护。
B.人熬鹰,鹰也在熬人。猎人在熬鹰的过程中整体计划,斗智斗勇,按步骤一点一点熬掉鹰的戾气。在熬鹰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C.熬鹰的过程貌似平静实则惊心动魄。小说通过两个强者的一系列的较量,向读者展示了熬鹰这一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的过程,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D.一只鹰熬成了,它最终成了猎人捕猎的工具,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可是当猎鹰看到远方猎物闪现时,不待指令便会迅猛出击,这又表现了它的桀骜和自信。
E.小说通过写人与鹰的对峙,表达了强者的较量既是体力的较量,也是智慧和意志的较量。这场较量中猎人凭借聪明才智最终战胜雄鹰,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震撼。
(2)小说塑造了猎人和雄鹰两个艺术形象,请选择其一,概括该艺术形象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3)请概括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4)有人认为,在这场人与鹰的精神和意志的较量中,猎人是最终的赢家;也有人认为,这场较量根本没有赢家。你怎么看?请说明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一生倾其全力捐资兴学;抗战时期,倡导南洋华侨为抗日捐赠,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嘉庚,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民国 14年(1925年),他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百万富翁。他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以尽国民天职。故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遗子孙财产。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民国 14年(1925年),他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虽身居异邦,却心怀乡国,立志竞争义务,尽国民天职,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
B.经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陈嘉庚在家乡建立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集美学村”,并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
C.1921年陈嘉庚认捐创办了厦门大学,并独力维持了16年,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陷入艰难境遇,他毅然卖掉大厦,支持厦大。
D.陈嘉庚斥巨资办学兴教与个人艰苦朴素自奉菲薄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他的住宅又小又暗,虽然影响到办理公事,他也怡然自得。
E.本文通过记述陈嘉庚倾尽毕生热诚捐资兴学以及倡导华侨为国捐献的事迹,赞扬了他为祖国所做的重要贡献。毛主席赞誉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2)为什么说陈嘉庚是一位教育事业家?请简要分析。(6分)
(3)作为教育家,陈嘉庚有哪些教育主张或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6分)
(4)陈嘉庚“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遗子孙财产”。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高尚义举,有些人却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有悖人之常情。你的看法呢?(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引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B. 这些村办企业虽几经努力,但终因产品“差强人意”而被市场淘汰。
C.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首都华盛顿地方法院6月23日就白宫和国会因2006年8名联邦检察官被解职风波而发生的争执召开审前听证会,白宫和国会各自派出法律代表”对簿公堂”。
D.他告诉记者:“我希望到使馆来表达,我们与中国人民息息相关,这次灾难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对这些家庭的痛苦’感同身受’。”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B.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C.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D.“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 数量有限,是 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围绕影像的美学表现,电影界长期存在着“影戏美学”和“影像美学”之争。 , , , 。 , 。我们所能见到的著名范例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太空旅行:2001》后半段太空船所见到的太空奇景。
①注重对电影作品中形象的观赏感觉
②催生了诗电影、散文电影,甚至哲理电影的出现
③这种观点导致了电影故事的淡化、情节的消失
④影像美学反对戏剧式电影
⑤戏剧冲突与矛盾放置在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地位
⑥而要求以影像为本
A.④⑥①⑤③② B.③②①⑤④⑥ C.③⑤②①④⑥ D.④③①⑥⑤②
16(5分)下面是长江中学科技创新社社长写给该校校长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贵校科技创新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自己动手修家电”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社员的66篇大作,是我社社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请您务必于百忙之中抽时间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如果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不要推托我们的不情之请。
祝您工作顺利!
长江中学科技创新社
2012.03.16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了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因只需很少的水便可存活,从而得以逃生。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感悟,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④不少800字。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1—2题。
1. 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的明确规定。( )
A.国体 B.政体 C.政治体制 D.经济制度
2.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辩证关系的是( )
A. 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B.“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
C.对人民实行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D.人民民主专政肩负着对人民实行民主与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双重任务
3. 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监督权
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政治自由
4. 2011年5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自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的3.31万件案件。与这些案件有关的569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有的被处以刑罚。国家之所以对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人员处以刑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 B.我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C.我国在保障人民民主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
A.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B.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与作用
6. 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差额选举 ④等额选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 2012年3月3日至14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代表,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8.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②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是我国的政体
④拥有依法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⑤各级人大都有立法权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②③ D. ①④
9. 到3月9日大会规定的议案截止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489件,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议案有477件,监督方面的议案有8件,其他方面的议案有4件;3月14日,大会审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表明人大代表拥有(  )。
①提案权 ②决定权 ③立法权 ④审议表决权 ⑤质询权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②③ D. ①④
10. 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提请大会审议表决。这表明(  )。
①政府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②人大和政府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一切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 ⑤人大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大会上表达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和意志,能直言针砭,推动改革。这就要求( )。
①选民要珍惜选举权,审慎理性投票 ②人大代表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③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④人大代表的产生必须实行直接选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13. 温总理是这样评价自己9年来的工作:我懂得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应尽的责任。我为能做人民的公仆而为人民办些实事而感到欣慰。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它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这表明(  )。
①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②政府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 ④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⑤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14.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谈到:“群众许多批评的意见值得我们深思,而政府重视和决定的许多重大问题,经常是从群众‘拍砖’里头得到的。我甚至考虑,把一些经常批评政府的代表人士请到中南海,面对面地听取他们意见。”这体现了( )
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
统外部监督的是( )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审计部门的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
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3月15日,央视2012年“3·15晚会”如期举办,晚会以“共筑诚信,有你有我”为主题。央视曝光了麦当劳、家乐福等一批知名企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引起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是公民通过何种渠道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社会公示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18. 面对经济生活中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我国政府必须依法履行相应政府职能( )
①政治职能,惩治违法犯罪分子 ②经济职能,进行公共服务
③文化职能,共筑诚信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 下列问题中,你认为政府必须解决的是( )
①某大型超市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②李师傅的儿子高中毕业找不到工作
③某食品公司非法使用有害添加剂 ④小王购买商品房要办理产权登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 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等,进
一步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这一变化,下列最合适的是(  )
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B.决策的科学性得以真正实现
C.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D.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不断增多
21.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下列不属于政府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流通中所需的人民币 B.工商行政管理局给企业办理登记
C.卫生部严格执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D.消费者协会帮助消费者维权
22. 温家宝在回顾2011年经济工作中说,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这体现国务院履行了( )
A.经济调节职能 B.社会管理职能 C.市场监管职能 D.公共服务职能
23. 针对自去年以来,在四川藏区发生了几起年轻僧人自焚的事件。温家宝总理指出:西藏和四川省藏区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印度达兰萨拉设立的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不管是达赖喇嘛直接操控还是间接影响,都是政教合一的,其目的就是要把西藏和藏区从祖国分离出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和原则是坚定的。我们尊重西藏同胞的宗教信仰自由,他们的信仰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僧人(  )。
①有自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 温家宝说:“要坚定不移地实行村民自治,并且保护村民直选的合法权利。现在农村村委会许多实践证明,农民通过直选村委会是成功的。从去年开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开展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涉及全国59万个村委会近6亿有选举权的村民,选举产生230多万名村委会干部。”本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通过村民直选,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这反映了(  )。
①村民通过选举基层政权机关,参与民主管理
②村委会干部村民选,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③全体村民通过直接差额的方式选举村委会
④村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 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
A.开设热线电话 B.建立信访部门
27. 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亿人,10年增加7390万人。人口普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为了保证普查数据能如实反映实际情况,需要( )
A.人大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B.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人民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力 D.国家扩大公民的权利
2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会议指出,坚定不移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并适时会同监察部对省、市人民政府稳定物价工作进行考核,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将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这启示我们(  )。
①有权必有责  ②用权要受监督
③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④要加强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 针对去年和近期发生了“7 18”、“ “2·28”暴力恐怖事件,全国人大代表、新疆自治区书记张春贤说:“新疆对暴力恐怖分子不能施仁政,希望大家能理解。今后发生一起,坚决打击一起,发生一件,解决一件,绝不能让他们的屠刀对准我们的妇幼儿童,对准我们的人民,对准我们无辜的群众。”新疆对暴力恐怖分子不能施仁政是因为(  )。
①我国也具有专政职能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②只有实施专政才能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③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④要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①④
30.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这表明(  )。
①社会组织将被行政化 ②弱化政府职能,把社会管理权力下放到社会组织 
③部分社会组织将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便民利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③ B. ②④ C.②③ D.③④
31. 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全国人大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表明 ( )
①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②我国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④“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 我国的重大问题,都是先由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然后由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最后由全国人大作出决定。这说明( )
A.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其执行机关
B.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决定的
C.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接受中共中央的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D.中共中央领导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
33. 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上述材料说明( )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
②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③全国人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全国人大依法行使最高监督权和最高决定权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34.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分组认真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18日全体会议上获高票通过,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国务院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决定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有本质的区别。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一府两院”去贯彻执行
③作为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都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是互相监督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6. 我国政府与司法机关存在相互监督的关系,但我国宪法和法律同时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等的干涉。宪法和法律对“一府两院”的关系作出这一规定的意义是( )
①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司法的公正
②有利于摆脱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③有利于消弱政府的职能,突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④有利于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7. 近几年来,各个民主党派都能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心工作,进行考察与调研,并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下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②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许多政策性建议,在落实扶贫经济项目、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 )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39. “一支桨中止了和另一支桨的协作,这只船便只能在湖中绕圈子,而不能直达彼岸。”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必须( )
A.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B.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C.加强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D.调动各民族群众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
40.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7月1日启动,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至此,无论是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还是城镇非从业居民,抑或公务员、农民,各类人群有望全面享受养老保险的福利待遇。这一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在不断地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41.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 )
①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②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③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
④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 “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和千千万万母亲、妻子之心,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之前小车和无数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党员干部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D.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作为政协委员绝不能“挂名不议政”,更不能“要荣誉不要责任”。据此回答43—44题。
43.政协是舞台,强调的是( )
A.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B.人民政协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人民政协是联系广泛的权力机关 D.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44.委员是演员,强调的是( )
A.政协委员具有人民代表的同等权力 B.政协委员是政协职能的履行者
C.政协委员是各民主党派的代表 D.政协委员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
45.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下列属于其职能的是( )
A.批准2012年中央预算 B.建议更加关心新生代农民工
C.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 D.决定政协委员陈竺担任卫生部部长
46.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 )
A.有利于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 B.有利于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水平
C.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党内腐败的思想根源 D.能够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47. 当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我国宗教在社会发展中都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宗教在我国能起到积极作用,是因为( )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我国的宗教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③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我国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8. 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现有60余座学经班,学经僧人约6000人。活佛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尊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恢复了各教派各类型宗教节日40余个。这表明,在我国( )
A.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B.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原则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9.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 B.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50. 下列表述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
A.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B.在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公共场所宣传宗教教义 D.张某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
51. 胡锦涛主席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之所以强调“抓团结稳定”,其原因在于( )
①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坚持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④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52. 2011年1月28日,中国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发表了《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提出坚持爱国爱教、主张和平包容、弘扬和谐理念、发挥积极作用等主张,呼吁广大信众践行和谐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这主要表明,在我国( )
A.国家鼓励群众信仰宗教 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遵守宪法和法律 D.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53.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民主的一致性
B.我国宪法和法律是一切党政及其他国家机关活动的基本准则
C.国家一切机关都要坚持依法行政,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其权力
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同内行使职权
54.目前中国有八大民主党派,共有党员60多万人,其中17.6万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万人担任县级以上领导职务。这反映了( )
①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②坚持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方针政策的制定
④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5. 2011年,19省市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正式启动,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新一轮援疆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实施对口援疆
①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要求 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④有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7.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前,中共中央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这一决定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决策中行使最高决定权
C.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组织上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9. 上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编制、修改和完善的简要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②我国人民民主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 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0.2011年7月19日,西藏迎来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解错误的是(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31. 吴邦国委员长3月9日下午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摘选):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4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件,决定提请本次大会审议4件,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检查4部法律实施情况,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5件,还决定和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行使职权的?(6分)
32. 2011年4月25日,全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消息公布,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参与和讨论,并创下首日收到超10万条意见的记录。5月31日,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结束,征求意见数超过23万条,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充分体现了公民对国家立法活动的有序参与。
(1)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活动主要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何种方式?国家立法征求公民意见的《政治生活》依据是什么?(8分)
(2)谈谈公民应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8分)
34. 目前中国中小型微型企业为3350万户,多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型企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1年以来,受融资难,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外需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中小型微型企业普遍遭遇发展困难。为帮助中小型微型企业渡过难关,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决定帮助中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为此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安排中小企业发展基金150亿元,三年内免征部分证照类行政类事业收费。
结合材料分析支持中小型微型企业体现<政治生活>哪些道理?(10分)第Ⅰ卷(共100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三节,满分20 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John’s elder brother do
A. An engineer. B. A teacher. C. A doctor.
2.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A. In a shop. B. At home. C. In a bookstore.
3.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Look for a hotel. B. Have his watch repaired. C. Meet someone at the hotel.
4. Who is speaking to Robert
A. His boss. B. His colleague. C. His teacher.
5. When does the store open
A. At 8:00 am. B. At 8:30 am. C. At 9:00 a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10:10. B. At 10:20. C. At 10:30.
7.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To a restaurant. B. To Alice’s home. C. To Sally’s home.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Have his shoes mended.
B. Buy a pair of new shoes.
C. Go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9. How far is it to the supermarket from here
A. Six blocks away. B. Five blocks away. C. Two blocks away.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How many trains are there to Warwick this morning
A. One. B. Two. C. Four.
11. How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go to the Warwick Castle
A. By bus. B. By bike. C. On foot.
12.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pay for her tickets
A. £40. B. £33.50. C. £27.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at’s the man doing when the woman comes to him
A. Sleeping. B. Reading a book. C. Talking with Prof. Grant.
1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campground. B. In a library. C. In a classroom.
15. What seems to be the man’s problem
A. He can’t sleep at night. B. He can’t find a quiet place to study.
C. He can’t find a topic for his paper.
16. Where did the man probably go last summer
A. To Mexico. B. To Russia. C. To China.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y couldn’t the speaker see the sun
A. It was cloudy. B. It was getting late. C. The sky was full of smoke.
18.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s husband
A. He was abroad. B. He was in town. C. He was in the garden.
19. How long had the wind been blowing before the speaker left
A. Two days. B. Three days. C. Four days.
20. How did the speaker leave at last
A. By train. B. By car. C. By air.
25. Would you please keep silent The weather report ________ and I want to listen.
A. is broadcasted B. is being broadcast
C. has been broadcasted D. had been broadcast
26. I lived at a time _______ there was no TV, radio or cinema.
A. where B. which C. when D. that
27. Mary decided to hold a family party to _______ her parents’ silver wedding.
A. celebrate B. memorize C. congratulate D. welcome
28. An idea suddenly came to J.K. Rolling _______ she could write a book about people living in the magic world.
A. if B. when C. that D. which
29. All of us found_______ necessary to learn English well.
A. this B. that C. it D. what
30. The field research will take Joan and Paul about five months; it will be a long time _______ we meet them again.
A. after B. before C. since D. when
31. Li Ming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________ he were an English boy.
A. so that B. even if C. now that D. as though
32. His theory, ________ my opinions were based, proved right at last.
A. on which B. on what C. on that D. on whose
33. Listen! Do you hear someone ________ for help
A. call B. calling C. to call D. called
34. ________ 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 she told me, was her family.
A. It B. What C. This D. As
35. —Is it OK if I have another cup of coffee
—Of course, ________.
A. no problem B. don’t worry
C. no hurry D. help yourself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36. A. unfair B. real C. hard D. interesting
37. A. repaired B. visited C. cleaned D. approached
38. A. happy B. nervous C. ashamed D. surprised
39. A. seldom B. already C. always D. still
40. A. cost B. saved C. paid D. spent
41. A. set up B. raised up C. picked up D. grew up
42. A. meal B. rest C. drink D. bath
43. A. buy B. collect C. share D. pack
44. A. changed B. regretted C. disappeared D. refused
45. A. turned B. gone C. remained D. happened
46. A. good B. best C. bad D. worst
47. A. forgotten B. punished C. blamed D. doubted
48. A. missed B. left C. arrived D. called
49. A. shock B. notice C. knock D. noise
50. A. followed B. lay C. existed D. stood
51. A. like B. influence C. support D. remember
52. A. awful B. delicious C. expensive D. salty
53. A. before B. if C. because D. though
54. A. teacher B. friend C. mom D. sister
55. A. thanked B. watched C. praised D. invite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56-70每小题2分,71-75每小题1分,满分3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 work at a Care Center where most of the people are elderly. About a year and a half ago a 59-year-old lady came to us who had cancer. She had to have her right leg amputated(切除)and she didn’t have a family to take care of her after the operation.
This lady was a quiet lady who mostly stayed alone. But in the afternoons, when she was feeling well, she would go to visit the other people in the Care Center. She would visit a lady who was blind and read to her. She would go into the room of a young girl with severe cerebral palsy(脑瘫)and sing to her. In her quiet and gentle way, she would go about the Care Center doing goods.
She passed away last Wednesday and after her passing, stories are coming forward of her quiet acts of kindness in her own hour of sorrow.
We never know what impact we have upon others. She had every reason to be bitter, to be angry, or to be swallowed up in her own grief. But she wasn’t. She didn’t have a family and probably felt forgotten, but her small and quiet acts of service made an impact upon the entire Care Center.
Each of us feels better than before for having known her. We have pledged(发誓)to be more aware of the service that we can offer to others.
56. Why did the old lady live in the Care Center
A. Because she wanted to prove her importance.
B. Because she felt very lonely at home.
C. Because she was suffering a very serious illness.
D. Because she was invited by many patients there.
57. What did the old lady do in the Care Center
A. She tried her best to comfort the other patients.
B. She practiced her singing here and there.
C. She was there waiting to be cured of her cancer.
D. She would do nothing but keep silent.
58. The underlined word “impact”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ay most probably mean “______”.
A. result B. condition C. effect D. situation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Old though she was, she proved better loved.
B. Lost in grief, passing away in love.
C. Better known for one’s kindness.
D. Deep in trouble, but great in help.
B
During my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I used to compare my mom with my best friend Tiffany’s mom.
Tiffany’s mom always gave her lots of money to buy the most fashionable clothes and favorite food. Her mom allowed her to do anything she liked. I really admired Tiffany. My mom didn’t give me much pocket money and she always told me that I should behave myself. I was annoyed with her.
Whenever I didn’t get what I wanted, I would complain(抱怨) to my mom, Tiffany’s mom would give her that! I wish she were my mom. Every time, my mom would calmly say “poor Tiffany”. I couldn’t understand her. “She shouldn’t be feeling sorry for Tiffany!” I thought. “She should be feeling sorry for me.”
One day, I couldn’t help saying to mom, “Poor Tiffany Lucky Tiffany! She gets everything she wants! Why do you feel sorry for her ” I burst into tears.
My mom sat down next to me and said softly. “Yes, I do feel sorry for her. I have been teaching you a lesson that she will never be taught.”
I looked up at her.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
Mom said with care, “One day she will really want something. Maybe she’ll find out that she can’t have it. Her mother won’t always be around to give her money, and what’s more, money can’t buy everything.”
She continued, “I have taught you valuable lessons by not giving you everything you want. You’ll know how to look for bargains and save money, but she won’t. You’ll understand that you need to work hard to get the things that you want but she won’t. I thought that Tiffany was spoiled by her mother. When Tiffany is a grown woman, she’ll wake up one day and she will be wishing that she had a mom like the one you’ve got. Life lesson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modern clothes and delicious food.”
It took some time, but finally I understood my mom’s words. Now I am a happy and successful woman.
60. During the writer’s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she __________.
A. went to school with Tiffany every day.
B. wished that her mom was as good as Tiffany’s.
C. usually compared her lessons with Tiffany’s
D. sometimes gave lots of money to Tiffany.
61. Why did the writer’s mom always say “Poor Tiffany”
A. She thought that Tiffany was spoiled by her mother.
B. She wanted to tell a lie to comfort the writer.
C. She felt sorry for Tiffany because Tiffany was poor.
D. She told the writer this and wanted her to help Tiffany.
62. 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writer’s mother
A. She was so poor that she couldn’t give the writer much money.
B. She cared for other people’s children more than her own.
C. She thought that life lessons were as important as money.
D. She was strict and taught the writer to be independent.
63.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The writer’s mother didn’t like Tiffany in the past.
B. Tiffany is not as successful as the writer now.
C. The writer is thankful to her mother now.
D. Tiffany’s mother took the writer’s mother’s advice.
C
Kids Wall Art
Large wall posters for kids. Your kids will love these cool posters by artist Carla Daly. Your kids will enjoy decorating their bedroom walls with these posters and their friends will think they are the coolest!
64. Jane, who would like to buy a poster with the size of 45×75cm, will probably buy _______.
A. ABC Wall Art B. City Slickers
C. Skateboard Park D. Kids World Map
65. David plans to buy two posters. He should at least take ________ with him.
A. $ 13.3. B. $ 14. C. $ 15.3. D. $ 12.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Kids can find two cool giraffes on Skateboard Park.
B. Kids can just learn some English letters on ABC Wall Art.
C. Kids can get some geography knowledge on Kids World Map.
D. Kids can enjoy fun zebra children’s wall art on City Slickers.
D
In the United States, 30 percent of the adult(成年人)population has a “weight problem”. To many people, the cause is clear: We eat too much. But scientific evidence does little to support this idea. Going back to the America of 1910, we find that people were slimmer than today, yet they ate more food. In those days people worked harder physically, walked more, used machines much less, and didn't watch television.
Several modern studies, moreover, have shown that fatter people don't eat more on average than thinner people. In fact, some investigations (researches), such as a 1970 study of 3,545 London office workers, report that, on balance, fat people eat less than slimmer people.
Studies show that slim people are more active than fat people. A study by a research group at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ound the following interesting facts.
The more the men ran, the greater loss of body fat.
The more they ran, the greater their increase in food intake(吸收)。
Thus those who ran the most ate the most, yet lost greatest amount of body fat.
67.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suppose there are 500 adult Americans, about how many of them will have weight problems
A. 150 B. 100 C. 50 D. 30
68. Is there scientific evidence to support eating too much is the cause of a “weight problem”
A. Yes, there is plenty of evidence.
B. There is hardly any scientific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C. Of course,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o show this is true.
D. We don't know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is not given.
69. In comparison(比较)with the adult American population today, the Americans of 1910____.
A. had more weight problems
B. ate less food but had more activities
C. ate less food and had less physical exercises
D. ate more food and had more physical activities
70. What have modern med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s reported to us
A. Thin people run less, but have greater increase in food intake.
B. Fat people eat more food than slim people but are less active.
C. Fat people eat more food than slim people and are more active.
D. Fat people eat less food and are less active.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aking good notes is a time-saving skill that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n several ways. 71 Second, your notes are excellent materials to refer to when you are studying for a test. Third, note-taking offers variety to your study time and helps you to hold your interest.
You will want to take notes during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while reading a textbook or doing research for a report.72 Whenever or however you take notes, keep in mind that note-taking is a selective process.73
The following methods may work best for you.
·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facts and ideas in it.
·Carefully read the text and watch for words that can show m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facts.
·Write your notes in your own words.
· 74
·Note any questions or ideas you may have about what was said or written.
As you take notes, you may want to use your own shorthand (速记). When you do, be 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your symbols and that you use them all the time. 75
A. Use words, not complete sentences.
B. There are three practical note-taking methods.
C. You must write your notes on separate paper.
D. Otherwis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ad your notes later.
E. You will also want to develop your own method for taking notes.
F. That means you must first decide what is important enough to include in your notes.
G. First, the simple act of writing something down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
第Ⅱ卷(共50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四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There is nothing more natural than a child's __________(信任;相信) in his parents.
I must __________(道歉) for calling you so late.
Finally, he __________(咨询;请教) the workers to understand the technical problems.
We will have our meeting here, if you __________(许可;允许) us.
It is obvious that smoking is ___________(有害的) to health.
It is a ___________(传统) that women get married in long white dresses in that area.
These trees afford a pleasant ____________(荫;阴凉处)..
He said he much ____________(遗憾;懊悔) not being able to help.
He works in the ____________(附近的;不远的) police station.
Our school is ____________(支持) by the government.
第二节 完成句子(共5小题,每空0.5分,满分5分)
根据所给汉语及英语句子填空,每空只填一词。
86. 我觉得在结冰的小道上走路要保持身体平衡是相当困难的。
I found it hard to _________ _________ on the icy path.
87. 我们应当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We should _________ __________ to improve our teaching.
这是本有趣的书,我们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The book _________ __________ we learned a lot is very interesting.
他被他的妻子所原谅的消息使我们很吃惊。
The news _________he was _________ by his wife surprised us.
和他辩论没有用处。
It is no use _________ _________ him.
第三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作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第四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李明,你发现部分同学每次遇到重要考试,都会出现一些焦虑症状。请你用英语写一封信,向某学生英文报编辑反映该问题。信的内容应包括下列要点:
* 焦虑症状:头晕、乏力、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 建议:1.考前制定好合适的复习计划
2.考试期间正常作息
3.睡前洗热水澡、喝热牛奶等有助于睡眠
* 注意:1.词数:100个左右。开头已给出,不计词数;
2.不要逐句翻译,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 参考词汇:头晕—dizzy(adj.)
Dear editor,
I am Li Ming, a student of Senior One.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some symptoms of anxiety among us students before exam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力材料】
(Text 1)
W: Is John the oldest child in his family
M: No, he has an elder brother who’s an engineer. He also has an elder sister who’s married and has children.
(Text 2)
W: We do need another bookshelf in this room. But the problem is finding space for it.
M: How about moving the old table to the kitchen
(Text 3)
M: That’s my watch alarm. I have an appointment back at the hotel at eleven already
W: Is it 11:00 already
M: No, no. Actually, it’s 10:30. I set my watch ahead by half an hour.
(Text 4)
W: This is the fourth time you’ve been late this week, Robert.
M: I’m sorry.
W: You’ll have to arrive on time, or you will fail the final exam.
M: I won’t be late again, I promise.
(Text 5)
W: Where are you going
M: To do my Christmas shopping.
W: Why are you going so early The store doesn’t open until 8:30.
M: But it’s already 8:00 am now.
(Text 6)
M: Oh, it’s already half past ten now. I haven’t finished my homework yet.
W: Don’t worry. The clock on the wall is twenty minutes fast.
M: Great! Please tell Alice to wait for me at 11 o’clock.
W: Where are you going
M: We’re going to Sally’s birthday party.
W: When will it be
M: It will be at 12 o’clock at the Rose Restaurant.
(Text 7)
M: Excuse me, madam. I’m wondering if you could tell me where I can get my shoes repaired.
W: There’s a shoe repair place on Fifth Street.
M: Thank you! How far is it to that store
W: Not very far and it’s not difficult to find. Just keep walking and after two blocks you will see a supermarket on your left. The store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M: Oh, thank you very much.
W: You’re welcome. Don’t worry — you can’t miss it.
(Text 8)
M: 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W: Is there a train to Warwick this morning
M: Yes. One train arrives at 10:05 and leaves at 10:10. Another comes at 11:00 sharp and leaves ten minutes later.
W: How much dose the ticket cost
M: A single ticket is £13.50 and a return is £20.
W: You mean we can return on the same train?
M: Oh, no, you can return either this afternoon or tomorrow. There are lots of trains coming here from Warwick.
W: Oh, I understand. Do I need to take a bus if I want to visit the Warwick Castle
M: No, you needn’t. The Warwick Castle is not far away from the railway station.
W: Thank you very much. I want two return tickets.
(Text 9)
W: Wake up, Eric! Time to rise and shine.
M: Ah … Oh, hi, Jane! I must have fallen asleep while I was reading.
W: You and everyone else. It looks more like a campground than a library.
M: Well, the dorm’s too noisy to study in and I guess this place is very quiet.
W: Have you had any luck finding a topic for your paper
M: No. Prof. Grant told us to write anything about life.
W: Well, why not write about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of Mexico You seem to be interested in that part of the world.
M: I am, but there is too much material to cover. I’ll be writing forever, and Grant only wants five to seven pages…
W: But you’ve been there and you said it’s a lot of interesting relics.
M: Well, that’s not a bad idea. You’re right, I brought many books and things back with me last summer. That would be great resource material.
(Text 10)
The first thing I did when I woke up in the morning was watch the TV news. I could see that the situation was bad, and they showed a map where the fires were burning. Outside in the garden, I couldn’t see the sun, as the sky was full of smoke. I decided to leave. My son was staying in town and my husband was abroad so it was up to me to decide what to do. I packed a suitcase of clothes. I took my passport and my bankbook and all the money I had. Out in the garden the sky was getting blacker, and the wind, which had been blowing hard for two days, was getting stronger. I could now hear the sound of the fire only a mile or two away. I got into my car and drove down the road. The smoke was thick. Animals were running across the road, trying to escape the fire. Five miles down the road I came to a long bridge over the river. Once on the other side, I knew I was safe.第Ⅰ卷 (共60分)
一 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右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美国、巴拿马 B.德国、丹麦
C.阿根廷、意大利 D.韩国、日本
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3-4题。
3.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  B.1.6% C.4%  D.3%
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 无法判断
材料: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约为13.39亿人,年均增长率为0.57%。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突破13%。回答5-6题。
5.由材料可知,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6.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7.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8.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9.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10.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呈负增长
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D.人口死亡率低
11.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
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2-13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之内
12.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消费水平影响 B.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消费水平无关
14.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右图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表示拉力因素,“-”表示推力因素,“0”表示无关因素。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所示2000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  )
①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大致相等 
②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 
③图中人口迁出的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④图中人口迁入的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改善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增加交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根据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近年来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日趋增多。读图回答17-18题。
17.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山东、北京、新疆 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上海、浙江 D.江苏、浙江、山东
18.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政策因素 D.经济因素
读下列材料,完成19-21题。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19.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
20.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交通 C.自然要素 D.宗教
21.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C.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22.该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黄冈 B.红安 C.武汉 D.大冶
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C.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完成24-25题。
24.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
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读“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右图四处交通通达性最高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7.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
读下面地理漫画图,回答28-29题。
28.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29.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国土面积 1.4×104 km2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国土面积 1.4×104 km2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国土面积 1.4×104 km2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33.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土壤
34.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
A.广阔的市场 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传统的耕作经验
读图完成35-36题。
35.B所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城郊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36.关于A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
B.劳动力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 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7-38题。
农作物 甲 乙 丙
单位面积市场价格(元) 600 1000 1400
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元) 200 400 600
37. 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38. 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
A.E、F B.F、G C.E、H D.F、H
39.与其它两种作物相比,单位面积作物Z( )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40.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对该种功能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2)AB为 区,对应地租水平线___ __(字母)
原因是 。
(3)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顺序是 。
(4)示意图表明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是          ;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何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的差别。
42.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
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3分)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3分)
(3)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6分)
(3)简述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6分)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ABC中,已知,则( )
A. B. C. D.
2.已知点,则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3. 若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是{x| -< x <},则a + b的值为( )
A.-10 B. -14 C. 10 D .14
4.直线l将圆x2+y2-2x-4y=0平分,且与直线x+2y=0垂直,则直线l的方程为
A.y=2x B.y=2x-2
C.y=-x+ D.y=x+
5.不等式对一切R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在中,已知a、b和锐角A,要使三角形有两解,则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a=bsinA B. bsinA>a C.bsinA7.等比数列{an}中,,前 3项之和, 则公比q的值为( )
A.1 B.- C.1或- D.-1或
8.若钝角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且最大边长与最小边长的比值为m,则m的范围是( )
A.(1,2) B.(2,+∞) C.[3,+∞ D.(3,+∞)
9. 如右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
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A1B1=2,
AA1=4,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6+ B.24+
C.24+2 D.32
11.已知为等差数列, 为其前n项的和,若则 ( )
A. B. C. D.
12. 对于任意实数a、b、c、d,命题①;② ③;④;⑤.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第Ⅱ卷(90分)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外接圆的方程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圆经过点A(2,-3)和B(-2,-5)。
(1)若圆的面积最小,求圆的方程;
(2)若圆心在直线x-2y-3=0上,求圆的方程。
18. (本题满分12分)
若不等式的解集是,求不等式的解集.
19.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1)求; (2)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
20.已知圆C经过点A(-2,0),B(0,2),且圆心C在直线y=x上,又直线l:y=kx+1与圆C相交于P、Q两点.
(1)求圆C的方程;(2)过点(0,1)作直线l1与l垂直,且直线l1与圆C交于M、N两点,求四边形PMQN面积的最大值.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a、b、c为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
且,
(1) 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 (2)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22.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成等差数列.又数列此数列的前n项的和Sn()对所有大于1的正整数n都有
(1)求数列的第n+1项;
(2)若的等比中项,且Tn为{bn}的前n项和,求Tn.
A
B
A1
B1
C
C1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保定市祖冲之中学2011-2012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
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发展
C.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D.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3.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4.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5.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6.“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A.青铜器 B.丝绸 C.铁器 D.瓷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草市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②汉朝和唐朝前期对“市”的时间和规模都有限制③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④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缓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10.创办于1907年的宁波“正大火柴厂”,百年内两度宣布倒闭。1913年后,该厂由在日本逗留多年,经办过多种行业,商业经验丰富的徐蕙生开办,逐步走上正轨。以下对“正大火柴厂”走上正轨的客观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清政府采取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
B.宁波已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徐蕙生本人有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
1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12.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猛。其特点主要是( )
A.面粉、棉纺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14.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②日本全面侵华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 B.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C.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挠和限制 D.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双重作用
16.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
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20.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安徽和四川两个省率先实行 B.其中心是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C.其做法是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 D.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1.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主要是指本次全会( )
A.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B.明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
A. 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B.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C. 都坚持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D.都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
23.1978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
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方式 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4.《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
A. 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25.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 ④中共十七大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①②
26.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30.“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主要是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联系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3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
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此最确切的解释应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32.17世纪英国通过三次战争耗尽了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模式。英荷战争的导火线是( )
A.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B.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C.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 D.1776年的《布列斯特和约》[来源:
33.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
A.全部上缴国家 B.必须限量交易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D.只能政府收购
35.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
A.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
B.美国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美国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
36.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没能突破斯大林体制的长期束缚
C.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 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7.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降低美国市场的轮胎价格 B.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规则
C.有利于稳定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D.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的发展进程
38.有人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票的时代”,如粮票、布票、糖票、油票、煤票等。当今社会是“卡的时代”,如超市卡、银联卡、贵宾卡等。票与卡见证了我国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39.假如你是16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你深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第一个将下列什么产品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 )
A.亚洲的丝绸 B.非洲的黄金 C.美洲的烟草 D.澳洲的瓷器
40. 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 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题( 共2题,计40分)
41.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6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部原因。(8分)
(3)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4分)
42.(20分)货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比去年初膨胀了27%。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政府处境继续恶化,行政上仍旧无能,这仍属于基本趋势。现在,中央政府(国民政府)犹如病入膏肓之人,衰弱不堪。”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纸币“交子”出现的历史作用。除了纸币“交子”以外,宋代商业经济和城市繁荣超过前代水平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2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46—1948年国统区产生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8分)第Ⅰ卷(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答者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受恒力作用的物体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引力大造成的
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造成的
C.苹果与地球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等大的,但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物体以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即时速度大小为
C. 运动的时间为 D. 运动的位移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恒定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恒定
5、把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为零 B.重力做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做功为零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A.甲的线速度大 B.甲的角速度大
C.甲的向心加速度大 D.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
8、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公转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人造地球卫星在地表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知地球的半径及地表的g
9、起重机用钢绳吊着质量为m的重物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一段时间t,重物速度等于v 。在这段时间内,钢绳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
A. B.m g v C. D.
10、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质量为1.2t,在某一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可以定位在北京正上方太空,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
B.它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
C.若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t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比“亚洲一号”卫星的轨道半径小
D.若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t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亚洲一号”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
13、质量为 的汽车,以速率 通过半径为 r 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A. B. C. D.
14、设飞机在飞行中所受空气阻力与它的速率成正比,当飞机以速率v水平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若飞机以速率3v水平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A.3P B.9P C.18P D.27P
15、速度为v的子弹,恰好可穿透一块固定的木板,如果子弹速度为2v,子弹穿透木板时所受阻力与射入的深度成正比,则可穿透同样的叠放的固定木板
A.2块 B.3块 C.4块 D.8块
16、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及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第Ⅱ卷(5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7、右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所描绘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抛出点不一定在O点,A、B、C三点的坐标为A(x1=10 cm,y1=5cm)、B(x2=25cm,y2=20cm)、C(x3=40cm,y3=45cm).则
(1)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时间是 s(g=10m/s2)
(2)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18、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 Hz)。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次数 1 2 3 4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W 2W
小车速度 1.0 1.415
1.0 2.0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的边角处有一轻质光滑的定滑轮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K分别与物块A、B相连,A、B的质量分别为mA、mB.
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水平恒力F拉物块A,
使物块B上升.已知当B上升距离为h时,B的速度为v.
求此过程中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为g.
21、(9分)已知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8∶1,半径之比2∶1,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5,用一根绳在地球表面上水平拖一个箱子,箱子能获得10m/s2的最大加速度。将此箱子和绳子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水平拖木箱,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地表g=10m/s2)
22、(9分)如图所示,长为R的轻质杆(质量不计),一端系一质量为的小球(球大小不计),绕杆的另一端O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最低点时,杆对球的拉力大小为1.5,求:
① 小球最低点时的线速度大小?
②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③小球以多大的线速度运动,通过最高处时杆对球不施力?
F
A
B
K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7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9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年2月新华网报道,加拿大开发出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99 43Tc的简单方法。下列关于 99 43T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99 B.电子数是43
C.中子数是99 D.质量数是43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和SO3互为同分异构体 B.126C与136C 互为同素异形体
C.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D.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HCl MgCl2 NH4Cl B. H2O Na2O CO2
C.NH3 H2O CO2 D. CaCl2 NaOH H2O
6.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加热金属铝使之熔化 B.液氨受热蒸发
C.加热碘化氢气体使之分解 D.加热硅晶体使之熔化
7.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热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8.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A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稀盐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1.1999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恶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则其六氯代物有( )
A.15种 B.11种 C.10种 D.5种
12.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NaH2S>PH3
C.酸性强弱 H2SiO3Na>CO2
13.下列分子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H2C==CHCH3 B.
C. H2C==CHCl D.乙烷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少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15..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 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K^S*5U.C
A.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16.如图所示是可逆反应X2+3Y2 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只有正向反应
B.t2时反应达到限度
C.t2-t3时,反应停止
D. t2-t3时,v(Y2)=v(Z)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mol·(L·s)-1]表示,且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v(B)=3v(A), 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18.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溶解; 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则四块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a>c>d>b B.c>a>b>d
C.a>c>b>d D.c>a>d>b
19.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和,在120℃时1L该混和烃与11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为12L。下列各组混和烃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3H8 C2H2 B.CH4 C3H6 C.C2H4 C3H4 D.C2H2 C3H6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3分)
三、填空题
20.(10分)某同学用铁、铜作为电极,稀硫酸作为电解液组成
原电池,如图所示,完成下列空格。
(1)正极是    (填“铜极”或“铁极”),
现象是: ,电极反应是:    ,
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电流从 经导线流到 (填“铜极”或“铁极”)。
(3)若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况下为4.48L,则反应过程中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溶解的铁质量为 g。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至少回答两种) 。
22.(9分)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 水和67.2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加入Fe粉后,A与液溴反应生成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A与H2反应生成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O2和3 mol SO2使之反应生成SO3气体:2SO2+ O22SO3 ,2 min时,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1.6 mol,则:
(1)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O2)= ; v(SO3)= 。
(2)2min时,SO2的浓度为
(3)若2min时测得上述反应放出Q 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4.(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2 ①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⑨
(1)①②⑥⑦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
(2)表中氧化性最强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4)⑥⑦两种元素中,离子半径较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
(5)④⑧⑨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 > > (填化学式);
(6)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某元素的同位素,它的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 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
(1)Z值和A值;
(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写出XCl2的电子式。
稀硫酸
—CH3
Cu
Fe
稀硫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