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发现被遗忘的学习动机中学生生涯规划系列之什么叫动机?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俗话说,就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想法。动机分为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这种活动使个体获得满足。外在动机是由个体所从事的活动以外的刺激诱发而产生的动机,只能给个体带来直接满足,但可以得到另外一种或几种效应(刺激)。受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来源是个人的好奇心和需要;受外在动机激发的行为,来源是外在奖赏和报酬。寓言故事《孩子们为什么而玩》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玩耍,一连吵闹了几天。老人嫌太闹,希望孩子们小声一点儿或去别的地方玩,但是,孩子们却越来越兴奋,吵闹得更厉害了。老人实在忍受不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一天,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拿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诧异,不过有意外收获,也非常高兴,满意而归。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吵闹,老人出来又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们虽然觉得有些少,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给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玩得有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为他而玩了。思考:孩子们为什么在老人奖赏他们前后差别如此之大,选择自己愤然离开?因为他们刚开始是为自己而玩,为自己的快乐而玩,是源自内在的需要和动机。老人有规律地奖赏孩子以后,他们就不再是为自己而“玩”,而是为了老人而玩,奖励的减少自然就和孩子们玩的投入相关联。最终,孩子们忘了自己内在的需要,而沦为被奖励操纵的工具。假想实验:【活动要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今天放学后,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你的书包神奇地消失了,你来到一个地方,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想要什么很快就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只有一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就是不可能看到任何一本书,也不可能再继续上学。讨论与分享:1、设想一下,如果这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你可能会有哪些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2、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培养内在学习动机?了解你的学科兴趣1、想一想,你是怎样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的?2、讨论一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怎样把外在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排名学科原因备注123……弄假成真法:第一步:放松心情,面带微笑;第二步:自我确认,大声的暗示自己。分享你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我们学习的动力,它能够激励和引导我们去学习。有的人学习动机是对学科本身感兴趣;有的人是为了争口气,证明给别人看;有的人是为了父母的期望而学习……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岁大的孩子作了一个实验……外部奖励使人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受到外部力量的控制,因而降低自信度,而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如何培养学习的内在动机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对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象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促使我们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小步骤自我激励。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通过不断地小进步提高学习的信心,并不断给自己适当的奖赏。从生活中的爱好出发,培养学习兴趣。如喜欢汽车、爱看科幻小说,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去发现,了解与爱好相关的知识,如工程、汽车构造原理,自然方面的奥秘。把所学应用于实际,获得即时的反馈。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带来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是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如学了物理可以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想象成功,刺激需要。比如,可以通过想象学业成功的场景或成果,刺激自己渴望成功的需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成目标的心像训练调整坐姿,闭上眼睛,想象大脑中有个电视屏幕,你打开屏幕的开关,你看到20年后的自己……你看到20年后自己的目标实现了……你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你的发型,你的面部表情……你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语调……你与什么人打交道……你看到别人对你羡慕的表情……你听到别人赞美你的声音……你的感觉……你清楚的按到了20年后自己的一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