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ZJ版八上§3.4动物的行为(2)课后练习姓名1、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不一定越多2、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地震后,国家地震局立即派出专业救援队和搜救犬参与救援。专业搜救犬能够利用蛛丝马迹及时发现废墟中的幸存人员,从获得的途径看搜救犬的这种行为属于(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取食行为D.社会行为3、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不需后天学习B.海豚表演做算术题,属后天学习行为C.大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食物,属先天性行为D.动物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C.大山雀偷喝牛奶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5、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中( )A.生来就有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D.能伴随动物一生6、下列有关“老马识途”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B.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C.与遗传因素无关,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D.与失去幼鸟的小鸟喂鱼一样,是马的本能7、印度曾经有过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扑咬。此时,留在家里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入房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乳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的、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齿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试根据这一报道分析:(1)母狼哺乳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是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母狼体内的___________所决定的。(2)“狼孩”的表现说明:正常人的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行为。8、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玻璃板的高度低于水面,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章鱼看见食物时,只会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食,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碰撞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食。请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___________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2)上述实验证明,章鱼等___________(选填“低等”或“高等”)动物也可以形成_________行为。参考答案1、C2、A3、C4、C5、C6、B7、(1)先天性遗传物质(2)后天学习8、(1)后天学习生活经验学习(2)低等后天学习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清风明月(共25张PPT)浙教版八上§3.4动物的行为(2)-----后天性行为复习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2、动物常见的行为有哪些?3、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除了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一、动物的后天性行为现象:把老鼠放入迷宫里,它会到处乱窜,多次进入死胡同,过了很久才碰巧找到出口。经多次训练后,再把它放入迷宫,老鼠很快找到了出口。视频:老鼠走迷宫问题:(1)训练前后老鼠走迷宫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2)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有过类似老鼠走迷宫的行为吗?请举例说明。训练前后小白鼠走迷宫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多次“学习”后形成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过类似的行为,如初学写字、做某些习题等,刚开始不会,后来逐渐地学会了。1、后天性行为: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后天学习行为。例如,我们在教室里听课、记笔记等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视频:后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2、动物后天学习行为:模仿在自然状态下,动物(尤其是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往往表现出复杂的学习行为。例如,幼狮向母狮学习捕食技能时,往往先模仿母狮的动作,动作正确时它能得到母狮的鼓励或能捕捉到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它就能掌握捕食的技能。视频:小狗的后天学习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你能说说训兽员是怎样使动物听他的话进行各种表演的?表演动作固定给食物吃表演动作给食物吃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3、后天学习行为特征①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③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④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资料若干年前在英格兰,发现一只大山雀有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的盖,它偷饮了牛奶,后来过了不久,其他地区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饮牛奶,这显然是当这只大山雀在进行偷饮牛奶的活动时,被其他的大山雀细心地观察过,然后它们也模仿学会了偷奶的本领。山雀饮奶在畜牧生产实践中,人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使家畜形成一些人们希望出现的行为,以便对家畜进行饲养和管理,从而提高饲养场的生产性能和工作效率。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吗?如动物的定时喂食、宠物的定点排便、使唤动物的口令。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比较动物先天性行为动物后天的学习行为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需要后天的训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完成。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是否本能是否训练神经参与行为意义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我们来看一些动物的图片,并判断一下它们的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三、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对动物的行为分类也适用于人类,人类也有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不仅人类具有,许多动物也具有。但动物只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人的学习行为更加复杂。人不仅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并能以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例如,人们在看见美味食品的文字介绍时,就会分泌唾液(流口水)。这都是因为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对语文、文字产生反射,这是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吃梅流唾液: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流唾液:后天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谈梅流唾液:后天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影响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精神因素有哪些?具体表现的症状怎样?我们应当如何应对?(1)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精神因素有哪些,通过调查判断其中有哪些因素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重要影响。(2)你决定进行调查的精神因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人对你的评价;心情、情绪;生活、情感、工作等上的压力;(3.撰写报告与交流:调查完成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1)调查目的,即本次调查需要查清的问题。(2)调查的对象,说明计划调查的对象和数量与实际调查的对象和数量。(3)调查的方法与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4)调查的结果,主要是整理所获得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分析。(5)结论,即本次调查最后形成的结论。(6)参考资料,需要列出那些对调查有帮助的书籍资料。课堂小结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比较4、人类特有的后天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2、动物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等行为5、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1、后天性学习行为课堂小练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动物的( )A.逃避敌害B.寻找食物C.寻求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D课堂小练2、一只失去了雏鸡的母鸡,把一只小鸭当作自己的雏鸡,对它给予照料。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后天学习行为C.节律行为D.防御行为A课堂小练3、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后天形成的B.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C.比本能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D.不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D课堂小练4、下列行为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强光刺激,立即闭目B.因气候炎热而出汗C.食物入口,分泌唾液D.看见美味食品的文字介绍而分泌唾液D课堂小练5、训练八哥“说话”?时,食物刺激应(?????? )??????A.八哥说话前 B.八哥说话后C.训鸟结束后 D.任何时候?B课堂小练6、家鸽、蚯蚓、青蛙、鲫鱼和草履虫是同学们已经了解和熟悉的动物,它们都有学习行为,按照其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排序,正确的是??(?)A.??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B.?草履虫---蚯蚓---青蛙---鲫鱼---家鸽?C.草履虫---青蛙---蚯蚓---鲫鱼---家鸽?????D.草履虫---鲫鱼---青蛙---蚯蚓---家鸽A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ZJ版八上§3.4动物的行为(2)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逐步形成的,是由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需要______________的参与。2、学习行为不仅人类具有,许多动物也具有,但动物只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______________作出反应,而人类还能运用______________进行学习,也就是对抽象的刺激作出反应。二、知识点运用: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D.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2、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母鸡生蛋B.蜘蛛结网C.蜜蜂酿蜜D.小狗算数3、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寻找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4、人的学习行为与动物的学习行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5、英国科学家珍妮长期在野外观察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这种行为从功能上被称为行为;此外珍妮还发现,黑猩猩能用草根从白蚁窝中钩出白蚁,从行为的发生上(即获得途径)来看,黑猩猩这种行为属于行为。6、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_______的作用。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______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参考答案:一、知识点部分:1、生活经验和学习大脑皮层2、具体的刺激语言、文字二、知识点运用:1、C2、C3、D4、人不仅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等信号作出反应外,还能对以抽象的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5、(1)社会(2)后天学习6、(1)(2)信息(3)高等遗传物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ZJ版八上3.4动物的行为(2).pptx ZJ版八上3.4动物的行为(2)课后小练.doc ZJ版八上3.4动物的行为(2)预学案.doc 动物的后天性行为.wmv 小狗的后天学习行为.mp4 老鼠走迷宫.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