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全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阶段性素质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九上·平湖月考)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2.(2019九上·平湖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D.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3.(2019九上·平湖月考)在《凡尔赛条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D.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4.(2019九上·平湖月考)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被尊称为“国父”。“他”是( )A.谭嗣同 B.梁启超 C.毛泽东 D.孙中山5.(2019九上·平湖月考)某地新建了一座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6.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A.颁布了新经济政策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7.(2019九上·平湖月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卖国和复辟帝制不得人心8.(2019九上·平湖月考)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能够使用的传递方式中最快捷的是( )A.乘飞机 B.发电报 C.坐火车 D.乘轮船9.(2019九上·平湖月考)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曾有过“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的论断。下列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B.俄共(布)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C.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政策D.联共(布)十四大制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10.(2019九上·平湖月考)以下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 ②使印度获得了独立③使印度走上富强繁荣之路 ④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2019九上·平湖月考)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那么“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12.(2019九上·平湖月考)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降对仗、不用典、不必俗字俗语。”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13.(2019九上·平湖月考)中国为了寻找发展道路进行的重大探索的正确排序是( )①戊戌变法 ②新文化运动 ③洋务运动 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4.(2019九上·平湖月考)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图: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材料二:“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1)材料图片表明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其各自的核心。(2)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直接导致哪次战争的爆发 战争的导火线和整个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搭建起来的?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15.(2019九上·平湖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参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人民的革命情绪继续高涨。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材料三斯大林在《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中写道:“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材料二中李大钊为何说这场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材料三表明,当时苏联实施怎样的农业决策?可能带来什么问题?16.(2019九上·平湖月考)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片截取了几十年动荡变迁的史实,从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中提示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白鹿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鹿三:皇粮被抢了。嘉轩:被谁抢了?鹿三:当兵的。子霖:皇帝都没了,皇粮交给谁呀,清家完了!嘉轩:新皇帝年号叫啥?子霖:叫大总统,年号民国。(1)对话中的“皇帝都没了”指的是哪位皇帝?“清家”指的是哪个朝代?(2)对话中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谁?他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材料反映了这次革命有何重要意义?(4)这场革命过后中国并没有获得独立和富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格局。德国、美国、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中以经济实力来说,德国最强,但是殖民地排名与他的经济实力不符合(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最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国家是德国。【点评】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格局。2.【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故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ABD三项都不是题干结论的依据,不符合题意;C项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是题干结论的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3.【答案】C【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进行了分割,德国战前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被英法日瓜分,这最能体现会议的分赃性质。ABD三项都不是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是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的内容及性质,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4.【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于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全国范围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同时也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被尊称为“国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孙中山的功绩。5.【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城,取得了首义胜利。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武昌应该是题干描述的地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武昌起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6.【答案】C【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解析】【分析】“试验”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了现实。A项颁布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不符合题意;B项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C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次“试验”的结果,符合题意;D项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实践性试验”,结合十月革命的结果解答即可。7.【答案】D【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解析】【分析】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极,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了《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打倒中华民国的叛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ABC三项都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卖国和复辟帝制不得人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8.【答案】B【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社会生活中的变化。当时还没有飞机,故A项不行,坐火车和乘轮船虽然可以传递信息,但是绝对不如发电报来的快,而且飞机的发明是1903年。故正确答案选B。【点评】知道清朝末年社会生活中的变化。9.【答案】B【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解析】【分析】据“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曾有过‘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的论断。”及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俄共(布)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体现了题干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史实。10.【答案】D【知识点】印度的觉醒【解析】【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重要的有四次。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的领袖,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并没有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和统一。①④描述正确。D项①④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11.【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可与爱国主义联系。ABC三项都不是“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项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精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12.【答案】B【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白话写作。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主张白话写作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3.【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①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②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③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④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正确排序是③①④②。B项③①④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以来四次重大探索,要求具备准确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14.【答案】(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英国、德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是列强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3)巴黎和会。会议签订的合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暂时确定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和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却掩盖着更复杂的矛盾。【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一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了解。一战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核心是德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核心是英国。(2)本题考查巴黎一战相关知识。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夫妇(右图)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3)本题考查巴黎和会相关知识及对凡尔赛体系作用的理解。经过四年多的战争,一战终于走向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也正是在这次由英法美意四巨头掌控的和会上,世界秩序划定,而原本德国在战前取得中国山东胶州湾的权益也成为中日争执的焦点。帝国主义根本不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竟无理地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和矛盾虽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却掩藏着复杂的矛盾,暗藏着更深的危机。 故答案为:(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英国、德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是列强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3)巴黎和会。会议签订的合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暂时确定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和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却掩盖着更复杂的矛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5.【答案】(1)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制定农业集体化的政策,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就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解析】【分析】(1)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十月革命资产阶级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所以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材料三中的“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表明,当时苏联制定农业集体化的政策,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就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故答案为:(1)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制定农业集体化的政策,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就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农业集体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农业集体化的相关史实。16.【答案】(1)溥仪(宣统帝),清朝(2)孙中山 三民主义(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分析材料得知,此对话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所以,当时的皇帝是溥仪(宣统帝)。辛亥革命前是清朝,“清家”指的是清朝。(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相关知识。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性质及意义的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故答案为:(1)溥仪(宣统帝),清朝。(2)孙中山;三民主义。(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1 /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全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阶段性素质检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九上·平湖月考)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答案】A【知识点】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格局。德国、美国、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中以经济实力来说,德国最强,但是殖民地排名与他的经济实力不符合(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最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国家是德国。【点评】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格局。2.(2019九上·平湖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D.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故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ABD三项都不是题干结论的依据,不符合题意;C项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是题干结论的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3.(2019九上·平湖月考)在《凡尔赛条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D.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答案】C【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进行了分割,德国战前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被英法日瓜分,这最能体现会议的分赃性质。ABD三项都不是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是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和会的内容及性质,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4.(2019九上·平湖月考)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被尊称为“国父”。“他”是( )A.谭嗣同 B.梁启超 C.毛泽东 D.孙中山【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于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全国范围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同时也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被尊称为“国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孙中山的功绩。5.(2019九上·平湖月考)某地新建了一座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城,取得了首义胜利。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武昌应该是题干描述的地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武昌起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6.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A.颁布了新经济政策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答案】C【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解析】【分析】“试验”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了现实。A项颁布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不符合题意;B项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C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次“试验”的结果,符合题意;D项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实践性试验”,结合十月革命的结果解答即可。7.(2019九上·平湖月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卖国和复辟帝制不得人心【答案】D【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解析】【分析】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极,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了《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打倒中华民国的叛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ABC三项都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卖国和复辟帝制不得人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8.(2019九上·平湖月考)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能够使用的传递方式中最快捷的是( )A.乘飞机 B.发电报 C.坐火车 D.乘轮船【答案】B【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社会生活中的变化。当时还没有飞机,故A项不行,坐火车和乘轮船虽然可以传递信息,但是绝对不如发电报来的快,而且飞机的发明是1903年。故正确答案选B。【点评】知道清朝末年社会生活中的变化。9.(2019九上·平湖月考)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曾有过“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的论断。下列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B.俄共(布)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C.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政策D.联共(布)十四大制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答案】B【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解析】【分析】据“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曾有过‘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的论断。”及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俄共(布)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体现了题干思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史实。10.(2019九上·平湖月考)以下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 ②使印度获得了独立③使印度走上富强繁荣之路 ④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知识点】印度的觉醒【解析】【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重要的有四次。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的领袖,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并没有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和统一。①④描述正确。D项①④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11.(2019九上·平湖月考)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那么“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可与爱国主义联系。ABC三项都不是“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项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精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12.(2019九上·平湖月考)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降对仗、不用典、不必俗字俗语。”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答案】B【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白话写作。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主张白话写作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3.(2019九上·平湖月考)中国为了寻找发展道路进行的重大探索的正确排序是( )①戊戌变法 ②新文化运动 ③洋务运动 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①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②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③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④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正确排序是③①④②。B项③①④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以来四次重大探索,要求具备准确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二、非选择题14.(2019九上·平湖月考)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图: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材料二:“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1)材料图片表明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其各自的核心。(2)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直接导致哪次战争的爆发 战争的导火线和整个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搭建起来的?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答案】(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英国、德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是列强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3)巴黎和会。会议签订的合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暂时确定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和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却掩盖着更复杂的矛盾。【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一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了解。一战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核心是德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核心是英国。(2)本题考查巴黎一战相关知识。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夫妇(右图)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3)本题考查巴黎和会相关知识及对凡尔赛体系作用的理解。经过四年多的战争,一战终于走向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也正是在这次由英法美意四巨头掌控的和会上,世界秩序划定,而原本德国在战前取得中国山东胶州湾的权益也成为中日争执的焦点。帝国主义根本不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竟无理地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和矛盾虽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却掩藏着复杂的矛盾,暗藏着更深的危机。 故答案为:(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英国、德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是列强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3)巴黎和会。会议签订的合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暂时确定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和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却掩盖着更复杂的矛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5.(2019九上·平湖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参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人民的革命情绪继续高涨。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材料三斯大林在《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中写道:“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材料二中李大钊为何说这场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材料三表明,当时苏联实施怎样的农业决策?可能带来什么问题?【答案】(1)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制定农业集体化的政策,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就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解析】【分析】(1)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十月革命资产阶级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所以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材料三中的“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表明,当时苏联制定农业集体化的政策,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就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故答案为:(1)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制定农业集体化的政策,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就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农业集体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农业集体化的相关史实。16.(2019九上·平湖月考)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片截取了几十年动荡变迁的史实,从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中提示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白鹿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鹿三:皇粮被抢了。嘉轩:被谁抢了?鹿三:当兵的。子霖:皇帝都没了,皇粮交给谁呀,清家完了!嘉轩:新皇帝年号叫啥?子霖:叫大总统,年号民国。(1)对话中的“皇帝都没了”指的是哪位皇帝?“清家”指的是哪个朝代?(2)对话中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谁?他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材料反映了这次革命有何重要意义?(4)这场革命过后中国并没有获得独立和富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溥仪(宣统帝),清朝(2)孙中山 三民主义(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分析材料得知,此对话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所以,当时的皇帝是溥仪(宣统帝)。辛亥革命前是清朝,“清家”指的是清朝。(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相关知识。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性质及意义的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故答案为:(1)溥仪(宣统帝),清朝。(2)孙中山;三民主义。(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全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阶段性素质检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全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阶段性素质检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